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莫列义:董必武早年革命活动传略——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021-07-05 15:08:26
作者:莫列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当年的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只有毛泽东与董必武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此时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站在毛泽东旁,举世瞩目。

    一、一个连看都不能看的政府是注定要灭亡的

    董必武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志向远大,不为功名,愿意为改造社会、拯救人民献力。

    1903年5、6月间,董必武先后参加黄安县、黄州府的科举考试,榜上有名、荣中秀才。家人为之高兴。乡亲为之欢欣,并按习俗在县城东门放鞭炮迎接。董必武却认为满清社会的秀才,“没什么了不起”。在返回黄安时,他故意避开乡亲邻里,绕道回家,并要父亲拒收礼物,并向亲友、邻里郑重说明,他的所做所为,深得乡亲们的赞扬。

    功名对董必武不算什么,骨气他却十分看重。他反抗社会的不合理,血气方刚、铁骨铮铮。

    在黄州府的应试考场,董必武亲眼所见,一位名叫饶汉莞的考生进场时,因拒绝门卫搜身,被门卫用高跟皮靴猛踢并殴打致死。他无比愤怒,参加了黄州考场风潮,参加封锁龙门、包围贡院的斗争,与省抚台派来的军队针锋相对,是不屈不挠的硬骨头。

    同年8月,董必武到省城武昌应乡试,因路过抚台衙门口,好奇观看,被门口衙役以穿着破旧,“窥探官衙”的罪名,抓住一顿殴打。他认为“一个连看都不能看的政府是注定要灭亡的”,“从此恨死当官人”。他愤而弃考,骨气凛然。

    这一年秋天,董必武弃文习武,“投笔从戎日,潜怀救国心”,报考武昌新办的湖北省普通中学堂(相当陆军中等学校)。他笔试文章得到认可,但面试却因面相黑瘦,又穿着一件老气旧长衫,被考官以“年岁太大”为由,不予录取。他再次骨子里愤然,返回黄安。

    董必武对封建社会的功名不动心,对黑暗压迫势力敢于抗争,体现了一个新青年愤世嫉俗的血性和刚正不阿的骨气。

    二、刘静庵为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满清晚期,在成千上万的青年中, 董必武不仅有骨气,而且有觉悟,较早接受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参加民主革命实践活动。

    董必武在1905年春夏间,经阮毓崧介绍,报考武昌湖北省文普通中学堂,被录取。他住在武昌戈马营司衙巷,每天课余必去日知会在美国教会圣公会附设的阅报室。他在那里阅读新书刊和报纸,并结识了刘静庵。刘静庵是革命组织日知会的主要负责人,广集国内外各种进步报纸、杂志和新书籍,供人阅览;并组织星期日演讲会,筹办"江汉公学"、"东游预备科"、"明新公学"等,开展革命教育,宣传反清的民主主义主张。在刘静庵指导下,他读过康有为提倡维新运动的书和梁启超主办的《新民丛刊》,对改革朝政、变法图强主张感到新鲜;读过《猛回头》、《革命军》和《警示钟》,对民主主义思想有所领悟;还读过《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进步书籍,对清军残暴屠戮人民时间的罪行极为痛恨,对明末烈士史可法、黄淳跃等从容殉国深为敬佩。他对刘静庵的“革命思想颇为赞同”,逐步了解孙中山、章太炎为代表的革命派的主张,摈弃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决心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奋斗。

    在刘静庵影响下,董必武倾向革命,积极参加革命实践活动。1906年,他赞成和同情同学们的革命活动,如宋教仁、田桐等参加的科学补习所的革命活动,查光佛等同学参加的日知会活动。是年十二月,萍乡、浏阳、醴陵反清起义失败。学校的革命党人逃离。他一面在校读书,一面密切关注革命党人的动向。1907年 1月,刘静庵不幸被捕入狱,身受酷刑、绝不屈服,被誉为“铁汉”。他得到消息,极为敬仰,以刘静庵为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1909年,学校把原规定的公费学习改为自费、把学制五年改为八年,他敢于出头,不怕开除,被同学们推举为领导人。他表示:不干则已,要干就要破釜沉舟干到底。他带领同学们与学校论理,答复不完满,又到省提学衙门请愿。经过一个多月斗争,终于取得胜利。他的出色表现,赢得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

    三、 把从事革命工作当作职业

    辛亥革命前后,董必武作为那个时期的优秀知识分子,与清王朝功名待遇彻底决裂,以革命工作为职业,成为民主主义革命者。

    1910年10月。他以全校最优异成绩,列为最优等五名之中的第一名。湖广总督瑞澂在给宣统皇帝的奏折中,保奏董必武为“拔贡”(经朝考合格,可任京官、知县等职)。他不求“功名”,毅然返乡教书。

    是年11月,24岁的董必武迎娶了本县高桥区黄家田村的黄俊贞。黄俊贞以嫁给革命青年为荣。婚后生活很贫苦,每天吃两顿饭,还要掺杂白菜、萝卜、红苕、野菜等。他们精神生活很丰富。教学之余,他教妻子革命知识,妻子把丈夫思想转述给好友亲朋。黄俊贞成为他的革命伴侣。

    1911年6月12日,董必武得知,刘静庵在狱中经受酷刑,带着伤痛和未酬之志英勇牺牲,时年36岁。他极其悲痛,决心继承刘静庵遗志,将民主革命进行到底。黄俊贞对此坚决支持。

    在革命大潮来临之时,董必武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准备应对严峻考验。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武昌起义第三天,董必武闻讯,愤然剪去头上辫子,表示和清廷势不两立。黄俊贞首先支持丈夫,成为董家第一个放脚剪发的女人。当天他告别妻子及亲人,连夜赶到武汉,投身辛亥革命。

    董必武到达武昌,在革命军政府军务部担任秘书,战斗在最前线。10月16日以后,清军反扑汉口,革命军展开汉口保卫战。他在刘家庙的第一粮台,专办运输粮秣械弹等接济事宜,动员市民群众向前线起义部队送饭送水,支援起义军在刘家庙、三道桥等地的作战。11月下旬,革命军失守汉口、汉阳,退守武昌。他和潘怡如等战友随军行动,日夜不停地安抚武昌城内外的军民,协助巩固沿江一带的战线。他在血与火的战斗中,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亲眼看见革命军队和人民群众的民族精神和伟大力量。他后来回忆:“革命军和清军作战的英勇,以及武汉市民男女老幼对革命军的帮助,那种自动馈粮食,送子弹,抬伤员,踊跃欢欣的情形,是难以笔墨和口舌来形容的。守藩库和官钱局的是学生军,真是秋毫无犯。妇女投身革命者虽不多而能努力看护伤兵。参加革命队伍者都抱着推翻清朝政府争取革命胜利的一颗纯洁的心。这自然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

    清朝政府被推翻后,董必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以民主精神从政议政。

    是年12月,武昌军政府改组,经同邑刘兰松推荐,董必武和张国恩、姚汝婴等到军政府理财部任秘书官。期间,他和张国恩等参加了同盟会,重建同盟会湖北支部,并被推选为同盟会湖北支部评议部评议员。他还以理财部特派员的身份赴黄冈为军政府筹募了捐款。在调查黄冈知事贪污案中,他认真取证和核查,他证实黄冈知事把钱都用在建立革命队伍开支上,使诬告案得到公平处理。

    辛亥革命是董必武一生最值得回忆的经历。他说“从那时起,我就始终把从事革命工作当做职业了。”

    四、中国非实行民主不可

    在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董必武毫不畏惧,坚定站在孙中山民主力量一边,与封建专制进行了坚决斗争。

    1912年4月,袁世凯上台后,武汉军政府改为湖北军政府,所属各部均改为司,理财部改称财政司。一批旧官僚进入财政司,排挤民主力量。董必武被派往一地方税局任职,因缺乏民主,他拒绝赴任。9月,他被任命为军政府财务司总务科(课)科长,以民主思想理政。

    是年12月,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湖北省议会举行第一次选举。董必武本人没有参加竞选,但是推行民主选举。在黄安南、北、中三个选区,他组织领导黄安地区竞选,使革命党人张国恩、赵光弼和一个黄姓革命军人等当选为省议会议员。

    湖北军政府倒向袁世凯,在湖北培植亲信、扼杀民主、杀害革命党人。一批旧官僚在年底进入湖北军政府。1913年2月,董必武被湖北军政府借故调离,委任为宜昌川盐局协理,对此他极为不满。3月25日,他借母亲病故返黄安奔丧,干脆请假回家探亲。他得知袁世凯暗杀了宋教仁后,拒绝赴任,以示愤怒。他对袁世凯专制独裁深恶痛绝,同时对黎元洪的助纣为虐十分反感。他认为“中国非实行民主不可”。成为“最坚决拥护反对袁世凯的分子”。

    袁世凯登台后,政治上大搞独裁、专制统治;经济上出卖中国利益、大量借债;军事上打压孙中山民主势力。为反击袁世凯的暴行,同年7月,孙中山发动讨袁战争。董必武积极参与策动湖北军队的反袁活动,配合全国反袁斗争。在袁世凯武装进攻下,讨袁战争失败,孙中山等人流亡国外。黎元洪屠杀数千革命党人,詹大悲等也被迫逃往日本。董必武只能暂避一时,到湖北省立第一师范教英文,准备再战。

    五、在失败后不要灰心短气

    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的共和梦被粉碎。董必武认为失败原因是,革命党内缺乏人才。他决心到日本留学,寻找革命人才,重走救国路。

    1914年1月,董必武远渡日本,考入东京私立日本大学法科。他一面攻读法律,一面寻求革命。

    是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把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就任总理。7月8日,中华革命党召开成立大会,公布《中华革命党总章》。总章规定中华革命党“以实行民权、民生两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董必武和张国恩对这一章程进行了多次研读,希望参加这一组织。

    经居正介绍,董必武和张国恩一起谒见孙中山。他在1938年3月11日的回忆中还记得:“先生着现在所谓中山装的青衣服,容貌美秀而文静,如我们平素所看的像片一样”。孙中山用革命真理的力量征服了他。孙中山说:“中国革命的出路,惟有实行三民主义的革命”。他特别鼓励他们两位“在失败后不要灰心短气,要再接再厉地努力去干,革命不是侥幸可以成功的,只要我们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错误,想出好的办法来,继续革命,胜利的前途是有把握的。”

    在孙中山的引导下,他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民主共和的思想,坚定紧跟孙中山干革命的信念,成为孙中山的忠实信徒。

    六、以谋民族和人民幸福“为心”

    董必武参加了中华革命党在日本组织的革命活动,目的是为了谋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幸福。为此,他不怕坐牢,更不怕掉脑袋。

    1914年年秋,孙中山推进反封建专制革命,在东京讨论制定《革命方略》,并发布了《告同胞书》,号令讨袁。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招全国反对。为策动军队反袁,6月孙中山派遣董必武回国行动。他在上海与潘怡如取得联系;商量策反计划;到武汉后,因北洋军阀政府监视甚严,便潜回黄安从事革命活动。是年夏,他冒着生命危险,秘密来往于黄安与武汉之间,策动反袁。在驻扎武昌南湖的炮兵团长李愈友处,他见到在四川省武胜县当知事的友人姚汝婴的来信,当即和张国恩联名去信,揭露北洋军阀“衮衮诸公”的反动统治,申诉人民“沉郁惨淡”,被压榨的“不能出痛苦之声”;他们指出,若“以此为基,而建国其上,喻以累卵,尤觉不切”;“教育确为救亡之第一筞。”他们表示要以谋民族和人民幸福“为心”,采取“我尽所以善之”的态度,下定“做得一分是一分”的决心,为重新改造中国而奋斗。为此,他被黄安县当局逮捕,罪名是在日本奉孙中山之命回鄂策动李愈友起事反袁。他在黄安坐牢三个月,做好杀头的后事准备。在妻子黄俊贞及家人的周旋下,由陈逵九等具保获释。

    出狱后,董必武于是年9月读到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后名《新青年》),通过这本杂志他认识了陈独秀,坚定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继续反袁。是年冬他再次被捕,在黄安坐牢,直到袁世凯死后,他才被释放。他继续赴武汉从事民主革命活动。湖北省议会恢复后,詹大悲被省议会以多数票推选为议长,他被推荐为秘书长。军阀王占元唆使顽固派议员,阻扰反对詹的议员资格,专制占上风,使詹大悲议长不能就职。董必武不甘心,开始第二次日本之行。

    七、孙中山的路子不对头

    从1917至1919年,是董必武思想转变重要时期。

    1917年2月11日 董必武赴日本,参加东京私立日本大学法科毕业考试。在日期间,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书籍。4月,他由日本返回武汉,和张国恩合办律师事务所,成为湖北有名的律师。

    在8月董必武皆姚汝婴赴四川途中,他面对三峡美丽景色和逆水行舟险阻,激发对国家前途的感慨。时逢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廖仲恺等发动护法运动,他们到成都后响应护法运动,设法与孙中山取得联系以参加护法运动。1918年春他在成都得知俄国十月革命消息后,非常高兴,写信给在日本的友人,索取资料,为深入研究俄国十月革命作准备。1918年3月,董必武接到任务,去利川县蔡济民的部队工作,共谋护法斗争。他的工作使这支武装得到统一。蔡济民部队三千人为保卫孙中山组建的广东政府而战,沉重打击北洋军阀。在利川期间,他经常在县教堂中借阅英文报纸,阅读报上有关十月革命的新闻,对十月革命的胜利深感敬佩,人民革命思想开始在头脑中酝酿。
1919年1月中旬,董必武赴四川万县筹集护法战争军饷。1月27日靖国军杨春芳、唐克明两部勾结川军方化南部,夜袭蔡济民军总司令部并枪杀蔡济民。他得知消息返回利川,处理蔡济民善后事宜。在了解到谋害蔡济民的密电及真相后,他被公推为鄂西靖国军代表赴武昌转上海,向社会及孙中山报告这一突发事件及请求严惩凶犯。他于2月中旬抵达武昌,21日在《大汉报》发表《鄂西靖国军总司令蔡济民利川被害始末记》。他抵达上海,首先致孙中山的一封亲笔信,想“面陈一切,并请示办法。”并就蔡案向各方申诉。5月17日,他和苏成章、姚汝婴等十人联名再次在报纸上发表公电,向广东护法政府、上海孙总裁及云南、四川等联军总司令部呼吁,要求惩办祸首,为蔡济民昭雪。他晋见了孙中山,会见了章太炎等人士,报告了蔡济民情况。此事,孙中山因没有掌握自己的军队而无能为力;虽就蔡济民被害一事,多次致函致电护法将领,得到的是口头声讨,并无行动;章太炎等人虽慷慨陈词,却没有实力;有实力的四川、湖北等地方势力则力求自保,不肯出力。此时他对孙中山依靠和利用军阀的策略产生怀疑。

    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五四运动的爆发,《新青年》和《新潮》杂志风行全国,与陈潭秋的思想交流,董必武深受影响。他“阅读了所有能找得到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并饶有兴味地研究了有关凡尔赛会议的问题。”开始考虑是否能找到革命的新策略和新方法。

    恰好李汉俊从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深受河上肇影响、读过不少马列著作的李汉俊,向董必武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情况,还把从日本带回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介绍十月革命的书刊给董必武,使董必武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浓厚兴趣。董必武确认在部队中秘密工作是无用的。需要的倒是为人民运动奠定基础。按孙中山做法,做军界领导人的工作,可是他们没有革命的觉悟而经常叛变。他的结论是:一九一一年的革命或多或少地是一个军阀主义的运动,尽管也得到了普通士兵的有力支持。他确认革命要有真正的群众基础。

    在实践中,董必武认识到,必须抛弃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走俄国道路,由此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八、私立武汉中学“我是创议人之一”

    董必武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认为办报纸、办学校是唤醒群众、接近群众最有效的方法。

    1919年秋,董必武回到武汉,首先考虑的是办报,终因资金困难没有办成。他就和陈潭秋等商量,决定办一所中学。他在《私立武汉中学简记》中说: 私立武汉中学“是几个抱有革命宗旨的人创议办起来的一所中学,我是创议人之一。”董必武对于诸如校址校舍确定、办校经费筹集、教师聘用、办学章程拟定等一系列难题,倾注大量心血,一一解决。如,在办学经费上,大家商议由创办人募集解决。董必武的同学、同乡雷大同从广东回家路过武昌,赞同董必武办学,愿出资 120元; 其他创办人各捐 20元。为凑足20元,董必武于数九寒天典当了自己身上的皮袍。没有校舍,就利用属于政府教育局的两间房。一些教师,不仅没有薪水,甚至还要筹款支持学校。为谋取所需资金,他还在一所女子中学任课。

    学校领导由董事会负责。大家推选董必武任董事长,他不同意,认为自己是当地著名的革命党人,出任董事长不利于办学,他提议董事长一职由湖北省议会议员、著名教育家郭肇明出任,校长由中华大学教授刘觉民担任。

    董必武实际主持教务。他坚持招生不分性别,实行男女同校;坚持讲授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使该校成为第一所讲授白话文的学校。对于办学目的,他曾说: “我们的着眼点是要建设武汉中学这个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开展革命活动。”他特别重视讲义的编选和讲授,选用一些时事题目作文章,强调学校应帮助学生阅读报纸书刊,启发学生迎接五四运动带来的新思潮。该校学生谢甫生后来回忆说: 当董老在课堂上以铿锵的语调朗诵秋瑾的爱国诗篇时,充分表达了这位女英雄敢于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当时他在教育界已颇有名气,讲课又受欢迎,常被湖北女子师范、湖北省立中学和一些政府办的学校聘请去授课。董必武还邀约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来校讲学。如聘任黄负生、刘子通、钱介磐、陈荫林、李汉俊等人来校执教。他和陈潭秋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经常主动找学生们谈心,引导他们阅读进步书刊。学生们都把他们视作自己的导师和学习的榜样。他还从恽代英的利群书社及其他渠道引进《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新青年》、《共产党》、《湘江评论》、《觉悟》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提供给师生们阅读; 他与陈潭秋一起指导学生们创办《武汉中学周刊》,为学生们编写《政治问题》读本,让学生们发表反帝爱国文章。

    董必武使武汉中学成了革命大熔炉,许多师生从这里走上了革命道路。武汉中学,不仅为党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青年,而且成了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场所,他们经常聚集在这里,研究商讨工作。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的成员黄负生、刘子通、施洋等也常在这里畅谈读书的心得体会,后来他们大都成了共产党员。武汉中学中有5人参加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土地革命时期的黄麻起义中,指挥部的 10 名成员里有4名是该校的毕业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盛成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抉择与起点——小岗村改革速写
·下一篇:赵林:观杰烈士纪念馆揭牌仪式在上虞区章镇镇隆重举行(组图)
·特稿:董必武早年革命活动传略——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特稿:苏鄂红军娃手拉手 千里同抗疫心连心——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携手湖北红安
·李军、倪文涛:苏鄂红军娃手拉手 千里同抗疫心连心——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携
·特稿:苏鄂红军娃手拉手 千里同抗疫心连心——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携手湖北红
·沈宪权:董必武与何子述烈士一家人(组图)
·特稿:董必武与何子述烈士一家人(组图)
·傅金玉:我们心目中的董必武(组图)
·特稿:我们心目中的董必武(组图)
·董海昊:董老不朽
·董绍新:稳踏层云几万里——董必武出席创建联合国大会要事记(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胡遵远:辉煌鄂豫皖 英雄大别山——深刻理解大别山精
特稿:辉煌鄂豫皖 英雄大别山——深刻理解大别山精神
廖运明: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新时期整
特稿:落实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新时期整顿
江南月:大江西流牌洲湾
特稿:大江西流牌洲湾
邹蕾:满江红·建党百年颂
特稿:满江红·建党百年颂
张富:得力其尔民族学校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
特稿:得力其尔民族学校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