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山,字述美,1908年出生于金寨县斑竹园镇倒马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五人,再山居长。由于他忠厚纯朴,聪明好学,被其父亲视为门庭有望之才,尽管家境贫寒,但不惜借债给他读书。不久,博得刘姓家族的器重,由族众捐资相助深造。约在1924年毕业于笔架山农校,并在学校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又考取了武汉中华大学。1926年春,由党组织安排,提前离校返乡,开展革命活动。他先以办学为阵地,将家乡原刘氏祠私塾改建为“儿童乐园”的新式小学,并任校长。不久,又兼课于附近的简家坳小学。1928年春荒,再山带领群众首先到其叔父又是刘姓户长、地主绅士刘作芝家,开仓分粮,吓得刘作芝从后门逃走。倒马河一带流传着顺口溜:“侄子办农会,叔子要跑反;粮食被均了,还得要问斩;不是逃得快,头颅分两半。”(《金寨文史》周祥壁:“永远活在苏区人民心中的两位革命战士”,第976页)
1926年8月至9月,禅堂(白沙河)和太平山党支部成立。禅堂支部书记汪少襄,党员有刘再山、徐义达、刘盛朝(早)、赵瑞祥等;……在发展党组织的同时,共青团组织也有较大的发展,仅斑竹园一带即建立了小河、桥口、简家坳、吴家店等支部,有团员20多人。(《金寨县革命史》第30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3月)
刘述刚参加革命的引路人、堂兄刘盛早在1932年秋,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英勇牺牲后。其家乡刘家大湾参加红军的刘姓子弟后来绝大多数为革命英勇牺牲,成为革命烈士的有刘作涛、刘作元、刘作炳、刘作寿、刘述黄、刘作永、刘述从、刘述汉、刘述炎、刘述秀、刘述信、刘述金、刘述思、刘述山、刘述福、刘永汉、刘永登、刘永信、刘述华、刘述俊等……。
2015年老红军刘述刚墓地迁移至金寨红军烈士陵园
高山养育了刘氏子弟追求革命的胆气,也塑造了刘氏子弟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不屈志气。倒马河也因刘述刚及刘氏子弟的革命事迹而载入史册。人们传说中的黄花寨主和仙女则渐渐被人们所淡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