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江山、吴志云: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呼唤——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系列篇之二(组图)
2020-10-20 18:04:40
作者:江山、吴志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相关链接:

    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正名——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系列篇之一(组图)

    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呼唤——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系列篇之二(组图)  

    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把脉”——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系列篇之三(组图)

著名中医专家、中国古代医圣张仲景56代传人张泰源在中红网举办的振兴中医座谈会上讲话。(中红网金梅摄)

著名中医专家、中国古代医圣张仲景56代传人张泰源(右一)在中红网举办的振兴中医座谈会上讲话,左为中国萧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萧军研究会华夏道医委员会原会长萧鸣。(中红网金梅摄)

王元慎司长(右二)向中医专家张泰源(左二)赠送书法作品,右一为胡永丰少将,左一为萧鸣会长。(中红网金梅摄)

    中红网、振兴中医云平台2020年10月20日电(江山、吴志云)

    张泰源教授简介:张泰源,出生于1937年,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的第56代传人。现任联合国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机老干部健康专业委员会高级保健医师;北京中机红威肿瘤医学研究院教授;国际肿瘤医学院院士;在肿瘤医学方面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1963年被陕西医大聘为客座教授并在该校教授经络学、药理学、心理治疗学。他出访世界20余国,宣讲中医学,传播中医文化。曾任韩、印等国红十字会国际医院副院长等职;1999年先后任北京创新东方医学研究中心同济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宏圣同康肿瘤技术研究院副院长。2011年被中华高科技战略委员会评为医疗学部委员;2013年任《中国老干部健康服务指南》副主编,同时授予“共和国名医专家”荣誉称号。

    2020年9月16日和9月27日,中红网请到了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就当前中医振兴、中医食疗、中医治未病、中医师资培训教育、中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张泰源教授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的真知灼见,赢得了与会者的共鸣。——记者手记

    一、医院不能成为挣钱的工具

    病人才是最好的医生。——张泰源语录

    张泰源教授从事中医几十年,不但有丰富的中医师承学养,而且有丰硕的临床经验。

    张教授认为:中医理论相对讲是很复杂的一门学术,其中有许多东西老百姓是不知道的。比如,中医和西医,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中国有30000多家医院;印度与中国的人口差不多,却只有400多家医院;医院数量之比,中国比印度多了几十倍。我曾经在印度住了一年,我观察到去印度医院看病的人很少;而我们中国有3万多家医院还是人满为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医院还是看不好老百姓的病?我总觉得这是医院本身的“毛病”!我们现在的医院,不是研究学问、研究怎么看好患者的病;而是研究怎么从患者身上挣钱,不是治病,而是治钱。印度的经济这么落后,可人家医院的想法不是这样,医院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让病人越少越好。

    作为一名正宗的中医,张教授对中国医院目前的现状是不满意的。他说:他不同意医院把病人当作挣钱的工具,因为这是极端错误的,是在把医院和医生的名誉搞坏了。有些医院和医生把自己看得过高,觉得自己是几等几级医院,是什么专家名医;其实,他们应该知道“病人才是最好的医生”的道理。对于张教授的这个观点,有许多医院的院长不认同,不同意他的这个说法,说他的这句话不对。但是张教授坚持自己的观点:“病生在病人身上,医生能否代替病人害病?能否代替病人吃药?都不能!只有病人自己吃这个药才能治病。所以,作为医院、医生,应该首先尊重病人。只有让病人自己重视了,医生才能轻松。如果能做到不药而愈,则是最好的医疗。其实,有些病就是不需要吃药就会好的,你只要告诉他怎么治疗的方法。但医院和医生不会这么去做,而是让病人对医院和医生产生依赖性,一进到医院就把自己的什么都交给他们了,觉得只有医院和医生能掌握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病好与不好,无可奈何,一切拜托。”张教授在几十年的行医过程中,总是先把病人的尊严提起来,应该尊重病人,应该在医患之间建立互信,从而收到“未治先愈”、“不药而愈”的先期效果。所以他认为:“病人才是最好的医生。”

    二、追求医疗的最高境界

    “三通两平一稳定”是我的“真经”。——张泰源语录

    如何花最少的钱、用很少的药,医治好很多的病?这是张泰源教授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在“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初病、下医治已病”上,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张教授认为:所谓“上医治未病”,就是病还没有得、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就可以通过“号脉”得知你将会得什么病?甚至一二个月后会得什么病?然后用“食疗”的方法来解决未病,能把未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是很好很理想吗!但现在的医院不是这样的,如果都成了未病已治,医院的钱从哪儿挣?所以医院总是想办法让人去看病治病,让病人觉得是真病而且病得不轻,非治不可。实际上,上医治未病,就是用食疗的方法,药食同源,用好食疗,照样可以不得病。比如,蒲公英就是一味能治好病的中药,就可以当菜吃。起码还有一二千种中药,都可以当菜吃;如果能经常食用,就能做到没病、未病。

    张教授认为:所谓“中医治初病”,就是通过“手疗”(推拿、艾灸)等方法,对病患进行治疗。这种“手疗”方法,最重要的是对人体没有伤害,主要特点是省钱。用中医“手疗”治初病,应该成为值得推广的疗法。

    张教授认为:所谓“下医治已病”,就是用“药疗”。尽管这是迫不得已的疗法,但中医和西医在理念和方法手段运用上还是截然不同。现在许多医院都是热衷于用“药疗”,因为只有用大量的“药疗”才能获取巨额的诊疗药费,最终还是归结到“治病又治钱”这个怪圈之中。而中医的“药疗”,无论是诊疗费还是药费,都是很少的,甚至只需西医“药疗”的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但遗憾的是,许多病人的生命被医院和医生掌控着,只能任其摆布,有的花了许多冤枉钱也没有治好病。所以,张教授大力倡导“上医治未病”,推广“中医治初病”,慎用“下医治已病”。

    在讲到行医的经验总结时,张教授如数家珍:几十年的临床医疗,我除了在中医理论上不断认识和深化,在治疗方法上也注重总结和提高。比如“三通两平一稳定”,他自认为就是“真经”——

    所谓“三通”,就是指经络通、肠胃通、气血通。

    一是经络通。经络通,无病痛。人体有十二个经络,加上动脉、静脉,共十四个经络。经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只有保持全身经络的畅通,就不会有病,特别是痛风病,经络一通就没有了。大部分得病,都是因为经络不通。二是肠胃通。肠胃不通,就解不下大便,产生便秘现象。看上去这是小病,但长时间便秘不治疗,就会形成大病。三是气血通。气血通,能长寿;人活100岁,必须气血通。

    张教授说,现在很多人到医院看病,根本不检查“三通”,而是只检查某一个部位,不去管其他的部位,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你得病的真正原因根本找不出来,想治好病就是很难的。有些医生看病,不从根本上去找到解决的方法,而是简单的采用“以毒攻毒”,把病情强压下去,结果产生更大的毛病,病越治越重,越治寿命越短。为什么许多人住院很长时间,钱不花光人不去太平间,钱都花光了,人也被治死了,就是因为没有把真正的病因找出来。如果经常保持“三通”,病的原因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病也就能治好了。

    所谓“两平”,一是阴阳平,二是心理平。张教授说,要治好病,做到“两平”相当重要。中医讲究阴阳平衡,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人体每个器官都有一个阴一个阳;肺作为“金”,肝作为“木”,肾作为“水”,心作为“火”,脾胃作为“土”。如:脾是阴,胃是阳,阴阳相配相结合相平;如果不配合,病就来了。如,肾属于水,也有阴阳;肝胆、心脏都有阴阳。心脏有病,属于火;火能克金,肺就会与心脏配合不好,整个脏器都会受到牵连,所以不能只治心脏疾病。中医治病用药,讲究阴阳平衡,五行之间平衡,哪个地方缺什么,就调动给它,调正平衡了,就可以了。有些人胃不好,经常胃疼,你如果光治胃,那就不行,因为胃属于“土”,就要加强肾气的补足。至于“心理平”,就是病人的心理一定要达到平衡;如果心理不平衡,要想袪根彻治是很难的。病人要懂得:治病不是医生一个人的行为,要主动配合好医生才能治好病。所以说,最好的医生是病人自己。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就是这个道理。中医还讲究“四诊八纲”,但最重要的还是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一定要做到相互之间的了解,全面治疗。因此,张教授在开药方时,很注意哪些中药相生相克,哪些需要加进去。

    所谓“一稳定”,就是情绪稳定。病人看病如果情绪不稳定,病是治不好的;只有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包括医生对病例的分析,不能急躁情绪。如果不了解这些,情绪很不稳定,就达不到医患之间的配合,就看不好病。

    张教授说:“现在去医院看病,或者到诊所去问诊,如果都能真正做到“三通两平一稳定”,病因发现得越早,医患之间配合得越好,病就好得越快。所以,我在给病人治疗时,一定是先让他知晓这些道理,主动让他配合,病就治得越快。”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笔杆:云南中医奇人徐大成和他的调癌产品艾氪新(组图)
·下一篇:江山、吴志云: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把脉”——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系列篇之三(组图)
·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把脉”——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系列篇之三(组图)
·江山、吴志云: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把脉”——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系列篇之三(
·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呼唤——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系列篇之二(组图)
·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正名——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系列篇之一(组图)
·中红头条-江山、吴志云: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正名——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授系列篇之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把脉”——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
江山、吴志云: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把脉”——访著
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呼唤——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
江山、吴志云: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呼唤——访著名中
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正名——访著名中医大师张泰源教
中红头条-江山、吴志云:传中医真谛 为中医正名——
云南中医奇人徐大成和他的调癌产品艾氪新(组图)
红笔杆:云南中医奇人徐大成和他的调癌产品艾氪新(
洪荣昌:让人费解的错别字——银币篇(组图)
特稿:让人费解的错别字——银币篇(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