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李振国:我愿天天牵着你的手(组图)
2019-06-04 13:57:38
作者:李振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战斗英雄安忠文

战斗英雄安忠文

安忠文和妻子高礼妹

安忠文和妻子高礼妹在麻栗坡烈士陵园

安忠文和战友在老山主峰唱响《祖国,我永远是你的兵》

去往老山的路上

老山

老山

安忠文家一角

安忠文和妻子高礼姝在家中

安忠文家的院落

作者和安忠文合影

作者同战功荣立者在老山

作者在边境口岸

    中红网北京2019年6月4日电(李振国)

    清晨,初升的太阳把霞光撒满院子。

    屋后竹林里,传来声声清脆的鸟鸣,院子里雄鸡“勾!勾!勾!”地啼叫着。

    金沙江畔一座普通民居院落,果蔬繁茂,花团锦簇,芳香四溢。

    6时,安忠文走到院子中间,伸伸腰,搬来一把椅子,坐在上面。

    手指拨弄着吉他,一只脚踏地打着拍节,悠扬的歌声飘向四方。 

    “你把生命定格在沾满硝烟的土地,我把青春凝固成鲜血书写的记忆。

    “亲爱的战友,三十年的沧桑岁月,昔日血染的风采遗失在昨天的梦里,生命和梦想已化成你远去的踪迹。你用英灵擦去了妈妈苦涩的眼泪,我用双手耕耘着家乡贫瘠的土地。

    “亲爱的战友,三十年的沧桑岁月,鲜血和汗水染红了南疆洁白的玫瑰,战士的悲壮是刻在心灵深处的丰碑。军功章的光辉已慢慢逝去,人们是否依然把你想起;深情的呼唤和呐喊,期待唤醒你沉睡的归期。

    “在疲惫和迷惘的风雨中,战友我们灵魂永相依;幸福与苦难不是我们的追忆,军人的信念是我们今生的唯一”!           

    一曲《英雄无痕》弹唱过后,安忠文来到游泳池,20米多长的泳道里,畅游了二、三十个来回。

    7时,高礼姝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放到院子中间的饭桌上,夫妻共进早餐。

    共和国二级战斗英雄、一等战功荣立者、一级伤残军人安忠文,一天幸福的生活拉开了帷幕。

    (一)

    家乡出了英雄,英雄的事迹震撼着她……出于为家乡自豪,出于对军人崇拜……豆蔻年华的高礼姝,心中默默记住了英雄的名字——安忠文                                                      

    高礼姝知道安忠文,是个偶然。

    30多年过去了,至今谈起,坐在我面前的高礼姝,依然记忆犹新。

    大山妹子高礼姝,从小生活在群峦叠嶂的山沟里。   

    四周都是山,翻过一座山,还是一座山。翻过屋前的那座山,是云南华坪。小时候,高礼姝经常和姐妹们结伴,去云南赶集。

    高礼姝是长女,有1个弟弟、2个妹妹。为了全家人糊口,为了吃饱饭,父母拼命地开荒种地。高礼姝也拼命地帮着爸爸妈妈干农活。

    高礼姝童年的记忆里,几乎天天都在做农活,除了上学,整天在庄稼地里忙活着。

    修建二滩水库,成了移民,高礼姝全家搬迁到同属攀枝花市盐边县的另一个地方——益民乡的山里,从一个山沟搬到了另一个山沟。

    1986年春节,为了让孩子们高兴,为了让全家人欢欢乐乐地渡过节日,妈妈炸了许多玉米花,外面用糖浆裹粘着。怕沾上灰不干净,放在楼上,用当大队长的爸爸拿回家的报纸罩着。

    这天,高礼姝爬到楼上,掀开报纸,抓玉米花的时候,无意间撇了一眼上面的报纸。

    这是一张《盐边日报》,“滚雷英雄安忠文”,醒目的标题映入她的眼帘。

    高礼姝从小崇拜军人。她有个表哥当过兵,有一次探亲的时候,穿着崭新的军装到她家走亲戚,特别威武。伙伴们投来了羡慕的眼光,高礼姝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怀着对军人崇敬的心情和好奇心理,高礼姝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

    “龙头山下育人才,者阴山上出英雄”!

    读着,读着,高礼姝心头一亮。

    自言自语道: “我们盐边的深山里,也出了个英雄”!

    同高礼姝一样,安忠文出生在攀枝花市盐边县龙头山脚下的益家山寨。

    安忠文是彝族,他的彝族名字叫诺尔乌且(音)。

    安忠文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有4个妺妹。

    作为独生子的安忠文,是可以不用服役参军的。

    初中毕业后,安忠文瞒着家人,偷偷报名,参加了体检。

    双双都是老共产党员的父母,最终支持了安忠文。

    1981年,安忠文应征入伍来到原昆明军区驻云南大理某部队服役。

    在部队里,安忠文表现出色,很快当了班长,第三年,随部队参加了边境自卫战斗。

    30多年前,一场恶战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打响,安忠文和他的战友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

    硝烟散后,岁月静好。

    2018年,安忠文带着妻子高礼姝,女儿安迪,从四川攀枝花翻山越岭来到云南,来到他当年战斗的地方,讲述了那场战斗、负伤的经历。

    这是一片开阔的土地。

    “前面是不是有块石头?”

    安忠文凭着记忆,手指向前方问高礼姝。

    “对,就是这个地方。”安忠文说,“我们的任务是攻占前面的12号高地。”

    时光回到1984年的4月30日,安忠文所在部队奉命收复云南麻栗坡境内的者阴山。

    早6时左右,借着浓雾,淋着小雨,安忠文带领全班战士悄悄地进入到12号高地北侧,潜伏在攻击出发的位置。

    战斗打响前,安忠文发现处在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因为这个高地的前面是一片开阔地,开阔地上是密密麻麻的一片混合雷场。

    如今,昔日的雷场早己消失不见,英烈们鲜血染红的土地,己变成郁郁葱葱的茶园。

    6时40分,发起冲锋。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无声的命令。

    安忠文和排长冲在最前面,不久,二人双双踩响地雷,倒在地上。

    “我倒在地上侧转头一看,我这个脚啊从这儿全部,脚掌全部没有了,鲜血‘哧、哧、哧’往上喷。”安忠文现场回忆道。

    此时的安忠文,负伤后没有退出战斗。

    他想自己还有口气,不能躺在这里,哪怕是多前进一米,哪怕被地雷炸死了,为战友们减少一份伤亡。

    战友蔡勇扑过来,帮助安忠文包扎了伤口。

    “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不叫!”是参战官兵的口号。

    “宁可前进一步死,也不愿后退半步生;宁愿死在山顶,也不愿死在山脚。只要战斗胜利的需要,我宁可像炮弹一样粉身碎骨!”是安忠文参战前,请战书里的誓言。

    “于是,我一边指挥战友们调整队形进攻,一边拖着受伤的腿,采用练就得烂熟的匍匐前进、滚进等战术,扑向前方的混合雷场。

    “我知道前面是密密麻麻的地雷,每向前一米都有再次触碰地雷,付出生命的危险。我把生死置之度外,多前进一米,就多一分胜利的希望。哪怕多引爆一颗地雷,也可为战友们减少一份伤亡,多保存一份有生战斗力。

    “浓雾中高地上一点亮光闪过,敌人的子弹向我们打来,我迅速右滚,翻身出枪还击。子弹从我枪膛发射的同时,一声巨响把我淹没。强烈的冲击波携带着弹片,碎石和焦土直喷我头部、面部和身上。顿时,我感到眼前一抹通红,霎时一片漆黑,热呼呼的血从头上和眼眶里流了下来。

    “我明白再次受伤,我又向前滚进,滚啊,滚啊!

    “1米、2米……8米、10米……

    “在雷场我向前爬滚了13米,触爆了3颗地雷,头、眼、手、腿等全身多处负伤,感到筋疲力尽,浑身无力,无法动弹。”

    安忠文被炸爆了双眼,炸断了右腿。

    安忠文的记忆里,那场战斗的枪炮声没有停歇。

    安忠文的壮举,为战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战友们沿着它用鲜血和生命开辟出的通路,仅用14分钟就攻占了高地。

    安忠文,被原昆明军区授予“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荣立了个人一等功。

     用血肉之躯滚雷13米,为战斗赢得了胜利,用生命和鲜血捍卫祖国的领土和尊严。

    感人的事迹,深深地震撼着大山妹子高礼姝的心灵。

    她为家乡感到自豪,对英雄更加崇拜和敬仰。

    从那个时刻起,正值青春年华的高礼姝,心中默默地记住了这个英雄的名字——安忠文。

    (二)                   

    安忠文小时候爱哭,天一擦黑就哭,一直哭到月亮升起……按着彝族习俗,拜山峦拜石头拜石桥,拜鸡拜狗,拜干亲,后来拜到一头牛的时候,安忠文不哭了……他的乳名取了这头牛的名字,叫“彩熟”(音)……安忠文的性格倔强的象头牛    

    高礼姝那次寻找安忠文,并不完全是出于对英雄的崇拜和敬仰,也是一个偶然。

    2000年的一天,高礼姝去攀技花。一次在街市上闲逛,看到一个店铺上掛着“安忠文按摩店”。

    高礼姝顿时一楞,很是吃惊!一个战斗英雄,怎么开按摩店?

    是重名,还是真的?

    出于较真,出于好奇,高礼姝几经打听,证实确实是那个战斗英雄安忠文开的店。

    高礼姝心中有问号,记在了心里。

    后来,要不是母亲患了腰肌劳损,高礼姝几乎忘掉了这件事。

    母亲由于长年劳累,经常腰痛,高礼姝领她看医生,医生建议按摩治疗。

    出于对英雄的信赖,也想亲眼见见这位英雄,高礼姝领着母亲来到攀技花市。

    上次记得很清楚的地方,高礼姝反复找了一上午,硬是没有找到“安忠文按摩店”。

    高礼姝相信自己肯定没记错,她带着一颗失望和复杂的心情,离开了攀枝花市区,回到盐边县的家。

    安忠文告诉高礼姝,搬家了,这是后话。

    “战争,夺去你健壮的右腿,夺去你明亮的双眼,你没有气馁,靠着假肢和拐杖,你不停地拼搏。几年来我一直在思索,生活并不都是盛开的花簇,相信你自有战士的气魄。”

    这首诗的作者潭萍,是原昆明军区总医院的一名护士,诗中描写的人物是安忠文。

    安忠文和护士潭萍、医生李华玲30多年后,在昆明的一次聚会,背后是一段特殊的生死情谊,打开了那段尘封的记忆,触碰了那段不忍触碰的往事,现场的高礼姝眼睛湿润了。

    战后,安忠文被紧急送往原昆明军区总医院。

    护士皇普晋玲至今还记得,“在昆明巫家坝空军机场,接安忠文下飞机时,看见白生生的蛆一个一个的从他的伤口处掉下来。”

    “我说安忠文,刚刚到科里那天是中午到的,然后把伤口给你打开,打开以后我这样对着看,伤口里头的那些小点点,一个一个就动!动!动!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说这是什么东西啊?别人告诉我是溃烂发炎生蛆了,后来我一看全部都烂了。”主治医生李华玲对安忠文说。

    安忠文到医院时,伤口感染十分严重,腐烂、恶臭。第一次手术划开腿部伤口,一包蛆虫就噼噼啪啪掉下来,十分虚弱,奄奄一息,一直昏迷。

    李华玲说,“你知道当时他伤成那个样的时候,重到血压都量不起来。当我们抢救了做完第一次,当时来了就做了第一次清创手术嘛。做完手术以后,他的血压可以起来,但是体温就反应上来了,就是像潭萍说的,每天都是40度41度,甚至于你怀疑,这个体温表是不是没有甩下去就给他了。”

    昏迷15天的安忠文终于醒了过来。

    安忠文醒来以后,眼前一片漆黑。

    听到自己失去了光明,安忠文一下子好像跌入了万丈深渊。

    刹那间,巨大的恐惧感笼罩着这个年仅20岁的战士。

    “腿没有了可以安假肢,眼睛没有了还可以学盲文,但是唯独不能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就在这时,李华玲对安忠文说。

    与此同时,大量慰问信寄到了安忠文的手中,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

    安忠文的英雄事迹在报刊上和电台里出现后,学校、机关、企业等组织纷纷来到医院看望和慰问。

    安忠文至今都忘不了,一位大妈泪流满面,在床前拉着护士的手说:“你把我的眼睛挖出来给他吧,他还那么年轻,还要过日子的,还要做很多事的。我老了,过不了多少年了,没有眼睛不关事。”

    安忠文还忘不了,一位才5岁的小姑娘拉着他的手说:“叔叔,我长大了也要当解放军,把敌人的腿打断,眼睛打爆。”

    渐渐的,安忠文的内心受到了触动。

    李华玲接着对安忠文和大家说道:“换药的时候,你知道有多么恐怖。每天都要清除很多的烂的东西,然后要把纱布放上药水塞进去。每天换药再把它拔出来,再塞进去,再拔出来,你想那个痛苦呀……他没有哼过一声,他紧紧地抓着那个床沿,那个汗珠呀……”

    谭萍接过话:“我就问他,我说小安,要不要打止痛药。他说不用,他不打,他说止痛针打多了会伤大脑。”

    在医护人员的印象中,安忠文是当时极少数要求不打止痛药的战士。

    医生想尽力把安忠文的腿多保留一些,每次手术都切到见红为止。但因战场气候恶劣,感染严重,造成了败血症,伤口腐烂快速向上蔓延。医院把安忠文作为重要特护对象,从高干病房和其他科室调来数位医护人员,24小时轮流守护治疗。

    先后为安忠文作大小手术10多次,截肢5次,保住了生命。  

    在最后一次手术时,安忠文的一个举动让大家至今记忆犹新。

    李华玲说:“就是最后一次手术的时候,他自己在(手术)台上说,我给你们唱歌吧。那个时候我才发现,安忠文唱歌这么好听啊,会唱歌。”

    安忠文接过话题:“那次是打的半麻,在手术台上我还给医生唱歌。我好像唱的是那个,‘一条腿保边疆,一只眼睛好瞄枪啊,好瞄枪’。”

    在医院的一年多时间,安忠文的乐观,感染着每一位受伤的战友。      

    安忠文逐步认识到,一个没有坚强意志力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战胜自己。一个不能战胜自己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战胜困难。坚强的意志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是战胜伤残,克服困难,征服黑暗的武器。

    安忠文从组织、领导、战友,从社会、亲人到朋友的关怀中感到,他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所有。唯有淡定从容,自强不息,乐观向上,才不辜负所有的关切和厚爱,才能对得起那长眠于南疆的战友。

    英雄不是钢筋铁骨,更不是神,英雄也是血肉之躯的平凡人。鲜花与掌声,赞美与歌颂之后,他面对的也是普通而平凡的常人的生活。

    活着,仅仅是为了延续生命?就这么躺在床上,让别人伺候着,与死亡有何差别?这样的生命有何意义!

    安忠文不想成为一个愚昧、乏味的人,不想过着一种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近似枯萎的生活。

    他清楚明白自己所面对的是个恶劣的境遇,要想改变这种境遇,要想傲立于黑暗之中,必须学习和掌握新的生存的武器。

    渴求知识,学习知识是安忠文迫切的愿望。

    盲人也能读书学文化,安忠文还是第一次听到。

    一束光在他心底闪亮,安忠文的血液里像是注入了一种生命的活力,强烈的学习欲望油然而生。

    成都盲校知道安忠文的心愿后,邵大宽老师和周主任拄着拐杖到成都军区政治部,邀请他去学校学习。

    1986年初,安忠文满怀喜悦来到成都盲校,学校师生敲锣打鼓,在校门口热情地迎接他踏上新的征途。

    学校里,盲老师和盲同学乐观的态度和自强自立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安忠文,更加增强和坚定了他冲破黑暗,捕捉“光明”的信心。

    刚开始学盲文时,安忠文那握钢枪的粗壮双手,半天也摸不出一个字来,一触到那比芝麻粒还小的密密麻麻的点字盲文,心里总是烦燥不安,一股一股的无名火往上冒。

    每当手指碰到盲文,安忠就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那曾经2.0的明亮眼睛,一想起自己眼睛,他的心在滴血,身子也如泄气的皮球无力瘫软。而每当这时,理智又告诫他:要坚强,要有耐性,不可怯懦,不可退缩,不能向困难低头。要树立新的理想,踏上新的征途,创造新的生活,必须掌握新的知识,拿起新的武器。

    事虽难,做必成;路虽曲,走必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安忠文学会了盲文的读写技能。

    谈到当时的情景,安忠文至今还感慨地说:“也许人们可以想到一个盲人生活的困难,但你不一定想象到一个既双目失明,又缺少一条腿的双重残疾人的艰难,更无法体会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在盲校学习期间,安忠文得知身边的同学都在兼学中医按摩,顿时也萌发了同样的想法。

    安忠文回忆说:“当时老师和学校的领导都不同意,他们说,主要是两个理由,一个是我腿只有一条腿,学按摩不合适。再一个呢,他们觉得我是祖国的英雄,让我去搞按摩,觉得很不合适。他们心里边不能够接受,所以就劝阻我,他们不教我。”

    安忠文觉得,自己首先是一名战士,在战场上可以冲锋在前,在生活中同样不能打败仗。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学好中医按摩,他给自己制订了训练计划。

    安忠文说:“锻炼自己能做的一些动作,比如说,做俯卧撑,举哑铃呀,现在游泳,还有背力器,拉力器,什么我都在搞。”

    在他的软磨硬泡下,老师们被他的诚意打动,满足了他的心愿,派邵大宽老师特为他教学按摩技能。

    学习之外,安忠文的生活丰富多彩,学弹六弦琴、吹笛子、下象棋、坚持锻炼身体。

    为了尽快适应黑暗中的生活,他用手代替眼睛,慢慢地摸索着上厕所、洗衣服等,学着适应各种环境,学做生活中的各种常事,利用有限的条件尽力学习更多的生存技能。

    在盲校,安忠文既学会了盲文,又学会了中医按摩技术。

    走出盲校,安忠掌握了盲人生存和工作的基本技能,但他感到自己的知识还是很贫乏。

    在军地有关组织的关怀下,1987年秋安忠文坐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教室——西南民族大学中文系。

    安忠文说:“学习依然是艰苦的,尤其是对我来说是难上加难。看不见课本书,我必须大量做笔记,争取把老师所讲的内容都记录下来。盲文记录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我就用录音机帮助,下课后再做整理。每天都要到深夜才能整理完,当天的笔记必须完成,否则就跟不上学习进程。有时同学们过周末,我还得继续整理笔记。写盲文比较费力,久而久之双肩就酸胀、疼痛、劳损。无名指上也被盲笔刻下个老茧,写字就钻心的痛。特别是受过伤的头和眼睛,稍休息不够或过度疲劳就发昏、发痛,十分难受。

    “但从学习中我感觉到了充实,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精神的愉悦。虽然我的学习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也许付出一百分的努力,只能获得十分的收获。但每一分收获都是我成功的喜悦,丰收的欣慰,胜利的欢笑。”

    安忠文认为,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我们每个人只要在各自的舞台上各尽所能,勇于进取,甘于奉献,就会从中感受到人生的乐趣,品尝到生命的意义,也就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安忠文说:“自己虽然已经受伤了,但是不能够沉沦,不能够悲观。悲观、沉沦也是过一天,高兴、快乐也是过一天,所以我认为自己应该直面现实。想起我们牺牲的战友,我活下来,我还活着,我现在比牺牲的战友还多活了30多年,所以应该知足。自己在生活当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跟上社会的节奏。我觉得一个人活着,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

    钢铁并非一时炼成,英雄不是瞬间产生……安忠文泰山压不倒的气质,黄牛般的倔强性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青春浪漫的精神情怀……深深地撞击着高礼姝的心,她胸中那团熊熊欲燃的火熖被点燃了

    “你晓得不晓得安忠文吗?”

    2011年底的一天上午,高礼姝正在地里撷碗豆,突然接到好友的一个电话。

    “我晓得。”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话,毫无心理准备的高礼姝,还没反应过来,匆忙答道。

    “不,不晓得,我知道有这么个人。”

    回完朋友的电话,高礼姝觉得乱了方寸,后悔了,急忙改口道。

    安忠文作为一级伤残军人,身边是配公务员的,但是他谢绝了。

    安忠文对我说,当年从新兵连分配的时候,起初差点被分到炮兵连。他不同意,他不想当炮兵,那是二线,他想当步兵,他想在一线面对面地直接战斗,最后领导同意了他的要求,安忠文高兴极了。

    “每个战士也是这样,谁不想在部队学点什么,锻炼锻炼自己。让一个年轻的士兵,在服役期间不到一线,整天跟着我,照顾我这样一个双目失明的伤残军人,能学到什么。耽误人家年轻人的前途,我心里实在不忍呀!”安忠文说。        

    从成都盲校和西南民族大学学习毕业回来不久,安忠文坚持生活自理,主动提出了不配公务员。    

    安忠文写了这样一首诗勉励自己:

    “我虽然失去了眼睛,但心中依然是一片光明;我虽然失去了腿,在纵横交错的山路上,依然不会迷路;在崎岖坎坷的道路上,也能留下深深的足迹。”

    安忠文伤愈后,一直在部队任职。虽然多数时间在外边学习、宣讲、作报告,几十年来,他坚持每年都要回部队,从事传承传统教育方面的工作,直到退休。

    授予战斗英雄以后,面对荣誉、功劳、鲜花、掌声,安忠文头脑清醒,淡泊名利,坚持操守,严格要求,不越雷池一步。从没向组织提出过任何条件,任何要求,始终保持着他原来的本色,一个兵的本色,一个军人的本色,一个普普通通老百姓的本色。

    1989年,安忠文回到了攀枝花市居住。

    安忠文还谢绝了父母和亲属们的照顾,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他要自食其力,力所能及,自己照顾自己。

    2008年,安忠文记得一天下午,部队来电话要他的残疾证号码,要他当天报上去。

    安忠文来到居住的小区,想找人帮忙看看,等了好长时间,没人。后来等来了一位老阿姨,她看了一会儿没看清楚,回到家里取来花镜戴上,才看清楚了。折腾了半天,快到晚上了,才把残疾证的号码报到了部队。

    经过了这件事情,安忠文感触很深。

    是呵,眼睛失明了,外面的世界看不见,有些事情没有人帮忙是不行的。

    安忠文觉得,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

    高礼姝记得清楚,见到安忠文,是2012年2月1日,正月初十,在盐边县城女朋友开的一个苦荞茶经销店里。

    安忠文那天没着军装,一身正装端坐在椅子上,身骨硬朗,腰板挺直,乌黑的头发齐刷刷地梳向后方,带着一副深色的墨镜,脸上掛着一副永远淡定自信的微笑。

    初见安忠文的高礼姝,感到一种泰山压不倒的气质和威严。

    高礼姝第一次走进安忠文家,第一眼看到屋里整整齐齐……书房干净,家俱整洁,物品摆放很有条理,什么东西放在哪里,既规矩又井井有序。

    高礼姝觉得和正常人的生活一样,甚至比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房间还要整洁。

    高礼姝感到惊讶,心想一定是有人帮他打理的。

    安忠文说,这些家务都是他自己平时料理的,习惯了。

    安忠文说,他不仅可以操作手机,还能玩转电脑,还会使用工具,家里的自来水管爆了,下水道堵了,他也能独自修理。

    说话间,安忠文接到一个战友发来的短信,安忠文没有回避高礼姝,高礼姝坐在安忠文身旁。

    高礼姝看到安忠文熟练地用盲文拼音,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写着,有那么多的同音字,还有标点符号,一个都不错。

    太神奇了,高礼姝震惊了。

    为了尝试和感受走进安忠文的生活世界,高礼姝有一次用毛巾蒙上眼睛,想体会一下安忠文平常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不一会儿的功夫,东西找不到了,室内楼梯摸不着了,方向感没有了……

    半个小时不到,高礼姝头晕了,坚持不下去了。

    高礼姝心想,这些都是刚刚眼睛看到的,接触过的东西呀,都还留在头脑的记忆里,怎么一闭上眼睛,一会儿就不行了,变得陌生了?

    安忠文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凭着记忆和感受,对周围的这一切如数家珍,了如指掌,他是怎么生活的呀?

    这需要有多么强大的意志力呀?这需要付出超乎常人多少倍的毅力呀?

    高礼姝感慨的惊诧了,心中油然升起了对安忠文的敬佩和敬重。

    一次,高礼姝和安忠文在攀枝花市区一个叫“竹湖园”的公园聊天。

    这是一处拥有大片竹林和湖泊的地方。

    坐在公园的长櫈上,安忠文向高礼姝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安忠文讲到了自己的成功,讲到了自己的荣誉和自己作过的一些事情……

    安忠文讲到了自己的挫折,讲到了自己遇到的不公平……

    安忠文讲到了自己的委屈,讲到了自己内心曾经的痛苦与孤独……

    实实在在,和盘托出。

    高礼姝感到,安忠文一个人生活,吃了那么多苦,不怨天尤人,不厌生活……

    他宽容,大度,不计较小事……

    开朗,大方,实在,质扑………

    英雄并不遥远。

    安忠文随和,平易近人,容易接近……

    他那如同眼前翠竹一样的高风亮节,湖水一样清澈见底的心灵,高礼姝为安忠文的人格感动了……

    高礼姝渐渐地开始融入了安忠文的思想境界。

    安忠文家,高礼姝第一次走进厨房,做饭。

    厨房里干干净净,厨具明亮,餐具整洁,物品摆放有序。

    高礼姝打开冰箱,里面有牛肉、腊肉,还有新鲜的绿叶蔬菜,有碗豆、胡豆。

    安忠文说,“这些蔬菜和肉,有妈妈捎来的,有战友带来的,有街坊邻居帮着代买的。”

    高礼姝问安忠文,“菜叶发黑了,变黄了,你怎么能知道?”

    安忠文一阵沉默。

    高礼姝问他,“平时是怎么做吃的?”

    安忠文说,“蒸一堡饭吃一天,切几块肉放到锅里,放上新鲜的青菜煮着吃,一锅菜吃一天。”

    说着安忠文拿来了他吃饭用的碗。

    这是一个大号,淡绿色的搪瓷碗。

    安忠文说,“这个碗大,盛的多,盛一次够吃的了,不用再费二次事了。搪瓷碗结实,抗碰抗磕,轻意不会損坏。”

    高礼姝好奇地端起煮菜的锅问安忠文,“你怎么还用尖底的铁锅呀?”

    安忠文说,“铁锅不容易坏,我端着饭碗,站着吃饭,用筷子在尖锅里夹菜能探着底儿。”

    高礼姝又问他,“你怎么在厨房里吃饭呀?”

    安忠文笑着说,“在厨房里吃饭,省几步路,端来端去的麻烦,端着饭菜走路,容易磕着碰着,把饭菜弄洒。”

    高礼姝一阵心动,有种要掉泪的感觉。

    安忠文一个人生活实在是特别的不容易啊,一种不可抑制的怜悯之心从高礼姝的内心油然而生。

    安忠文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

    “我给你唱首歌吧!”

    安忠文的歌声打破了沉默。

    “我把春天的蓬勃,夏日的热烈,写在枫叶上。鲜红的枫叶,青春的诗行,散发出土地的芬芳。

    “捧着这当兵的历史,我走过那平原和村庄,对着那蓝天放出和平鸽,醉倒那温柔的月亮。啊!我把南方的秀丽,北方的粗犷,写在枫叶上。艰难的爬涉,光荣的梦想,像我的两片领章。

    “捧着这当兵的历史,我走过了森林和海洋,对着那蓝天放出和平鸽,醉倒那辉煌的太阳!”

    安忠文站在厨房,为高礼姝唱了一首《红叶寄情》。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邹善水、杨彬芳:探访闽西老区连城县新泉“红色大宗祠”——杨家坊杨氏家庙(组图)
·下一篇:陈广济:圈头行宫外边的故事和传说
·李振国:岁月静好,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红星互助走进校园开展国防公益活动(组图)
·李振国:学习雷锋好榜样(组图)
·李振国:保家卫国的战争——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组图)
·李振国:热血丰碑矗临高——走进海南临高角解放公园(组图)
·李振国:飞夺泸定创奇迹(组图)
·李振国:彝海结盟传千古(组图)
·李振国:强渡天险大渡河(组图)
·李振国:长征路上——红军攻克剑门关(组图)
·李振国:六盘过后尽开颜(组图)
·李振国:魅力酒文化(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陈太坤副局长到我馆调研(组图)
我馆扶贫干部前往池溪村开展第二季度走访慰问工作(
唐俊宇: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小小追梦人革命老苏区
特稿: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小小追梦人革命老苏区临
段艳华:飞虎队员威廉.芬德雷
特稿:飞虎队员威廉.芬德雷
周艳萍、刘帆凌:“争做新时代接班人”弘扬安源精神
特稿:“争做新时代接班人”弘扬安源精神红色主题宣
为何早期的共产党人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
尹拯山:四八烈士纪念馆举办建馆以来首届庆六一活动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