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穆军升:回想毛泽东在八一建军节那天写下的一首歌颂时代风尚的杂言诗
2019-06-03 16:46:11
作者:穆军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在毛泽东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中,大家所见到的毛泽东诗词,数量虽不多,但意象各异,涉及面广,覆盖了自然,社会和人生,反映了现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战斗历程。从历史性角度来划分,可分为三组,即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以前的诗词作品为第一组;1935年至1949年之间的诗词作品为第二组;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的诗词作品为第三组,合起来读,恰是一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史诗,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艺术结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上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剧目,在一穷二白的中国大地上绘出了一幅幅最美丽最鲜艳的画卷,毛泽东缔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的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特别是在第三组诗词作品中,在毛泽东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诗词中,有一类是专门歌颂社会主义时代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人物的。为什么毛泽东诗词中歌唱最多的都是军事斗争战线上的英雄人物,这绝不是偶然的。这一方面是形势斗争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毛泽东对人民军队和一生从事的武装斗争情有独钟。在《毛泽东诗词集》,咏唱了英雄时代的英雄业绩,跳动着时代的脉搏,闪耀着特定对象光辉的诸多这类诗词中,《杂言诗·八连颂》显得尤其突出,它兼具政治性和艺术性。这是毛泽东依照自己1958年提出的“在民歌和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新诗”这一主张来试写的一首新体诗歌,也是唯一的一首新体诗歌,故弥足珍贵,所以称之为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献来传诵。

    毛泽东这首《杂言诗·八连颂》杂言诗歌的写作背景与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故事,密不可分。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电影的公开播映,好八连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南京路上好八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第八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社会情况仍然十分复杂。1949年上海解放之初,有人断言: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红着进来,将黑着出去。意思是共产党抵挡不了糖衣炮弹的攻击。南京路上的八连官兵从1949 年6月进驻上海市南京路执行警卫任务开始,到1963年历经14年的风风雨雨,八连官兵从硝烟弥漫的战场来到花花绿绿的上海,身居繁华都市上海,八连官兵没有被染黑。他们继续保持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身居闹市,一尘不染。他们始终坚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及其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团结人民群众,出色地完成了警卫任务,博得人们的交口称赞。1963年4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红遍大江南北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是对好八连官兵的真实写照,该剧以“南京路上好八连”官兵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陈喜、赵大大、童阿男等一个个剧中人物形象,讲述的连队用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他们转变成长的过程,这部家喻户晓的剧目教育感染了无数国人,无不为之潸然泪下。

    “好八连”的作风,正是毛泽东一直倡导的社会主义新人气象的一个缩影。在欣喜之余,毛泽东于1963年7月30日在北京观看了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时隔2天后,8月1日建军节那天,毛泽东写了他一生中惟一的一首民歌体的杂言诗,作此诗对该连加以歌颂,并对全国军民提出了一系列期望和要求——

    杂言诗·八连颂

    一九六三年八月一日

    好八连,天下传。
    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
    拒腐蚀,永不沾。
    因此叫,好八连。
    解放军,要学习。
    全军民,要自立。
    不怕压,不怕迫。
    不怕刀,不怕戟。
    不怕鬼,不怕魅。
    不怕帝,不怕贼。
    奇儿女,如松柏。
    上参天,傲霜雪。
    纪律好,如坚壁。
    军事好,如霹雳。
    政治好,称第一。
    思想好,能分析。
    分析好,大有益。
    益在哪?团结力。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杂言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汉代的乐府诗。句子长短间杂,没有一定的标准,全篇字数和句数都不拘,也无需调平仄,押韵方式亦比较自由。毛泽东写作的《八连颂》,这首诗就是杂言诗,这首诗中“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两句最早发表于1967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社论《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全诗最早出现于中共文献研究室主办的内部刊物《文献与研究》1982年第5期,随后公开发表在1982年12月26日《解放军报》,1986年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毛泽东诗词选》以“副编”形式而正式发表。毛泽东用“杂言诗”体,过去是较少的,可以说这是唯一的一首。语言较为自由、平实,本诗除了最后两句是七言外,其余每句均为三言。三言一句,形式整齐,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增加了视觉美感和听觉动感,语言通俗易懂,含意隽永深刻。这首诗运用了我国杂言体的旧诗体形式,写成了一首别具一格的新诗,这首诗也是毛泽东诗词中惟一的一首白话新诗。毛泽东曾对新诗的发展作了许多设想:“从民歌中吸取养料和形式,发展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和“并且曾认为要依次方向努力,大约需要50年或可达到成功。”这些都是《毛泽东书信选集·致陈毅》中谈及“发展新诗”问题时说的。毛泽东在这首诗中创造性地运用旧诗体,运用俨然“三字经”体的语言形式,这首诗和毛泽东其他诗词风格有别,尤其和那些“马上低吟三五句,灯下速记六七行”的马背上哼成的诗词作品更是迥然不同。这首诗从八连写到全军,写到全国,高度赞扬了五六十年代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扭转国内外一切困难局面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赞扬了中华儿女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诗人以诗的形式颂扬好八连,实际上既肯定了八连的“好”,又以好八连的形象与精神鼓舞全国军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百废俱兴的中国大地上建设起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

    喜欢传统格律的人,或许不会欣赏《杂言诗·八连颂》,因为它毫不含蓄,过于直露。好八连所塑造出的时代精神触动了毛泽东的情怀,对毛泽东来说,也许只有这种当时部队战士喜闻乐见的快板诗或民歌调,才足以充分表达他的欣喜之情,才足以传达他对新人气象的构想和描述。“譬如积薪,后来居上。”与其说毛泽东是在歌颂八连官兵,不如说他是在全面地构想和描述他心目中的新人气象。诗歌的中心部分就是毛泽东要求全军民学习的内容,“好八连”身居闹市,“拒腐蚀,永不沾”的革命意志和高贵品格,“意志坚”是这首诗的诗眼。如松柏的“奇儿女”。奇儿女之“奇”,奇在精神。精神是人的内心生活及其品质。在毛泽东的个性辞典里,极为推崇“精神”:它是一种崇高的人格理想,它是一种深刻的思考与追问,它是一种进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是一种不衰不屈的意志,它是一种昂扬奋发的作为,它是一种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它是一种无畏无敌和勇往直前的浩然正气。这些时代精神汇聚起来,迸发出毛泽东笔下的“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的壮丽诗篇。

    这首《八连颂》杂言诗中,毛泽东笔下的诗句处处闪耀着精神的光芒。 首先是“拒腐蚀,永不沾”的精神光芒。解放初期,共产党面临着因革命胜利而可能滋长的骄傲自满、享乐腐化而堕落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解放战争中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八连进驻上海,南京路是上海最繁华的路段,上海曾是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势力集中的地方,帝国主义分子预言共产党进了上海不久就会变质堕落。好八连这个连队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好八连的官兵,身居闹市,时刻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始终保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色和自始至终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金钱和美女等诱惑面前,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顶住了“糖衣炮弹”的侵袭。为什么人民军队能够自觉地拒腐蚀不为之动摇呢?这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几十年革命历程中淬炼出来的光荣优良传统,是新一代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人,有着崇高的无产阶级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分辨是非曲直,时刻牢记着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的谆谆教诲:“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既要对付拿枪的敌人,又要对付不拿枪的敌人,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不拿枪的敌人甚至比拿枪的敌人还要厉害。好八连在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对付不拿枪的敌人方面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成为时代的楷模,难能可贵,历久弥新。

    其次是八连官兵树立起“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等“八不怕”思想品质的精神光芒,更是熠熠生辉。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候,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着巨大困难和严峻考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视政策,妄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中国共产党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对外政策,从而迅速打开了新中国的外交局面。争取到了苏联大规模的经济援助,为战后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从1950年到1957年,苏联对新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等给予了大规模的援助,新中国不仅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随着国际形势风云突变,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20大赫鲁晓夫抛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后,苏联开展了对斯大林的批判,中苏之间产生分歧。特别是1960年6月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赫鲁晓夫对中共代表团发动了突然袭击,对中共代表团进行围攻,涉及中国内政、外交各个方面,中苏对抗加剧,中苏两党关系急剧恶化。在随后的时间内,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终止了,1960年7月,苏联政府片面撕毁了同中国签订的600多个合同,还突然单方面撤走派驻中国的所有专家大约1390名,还要求中国偿付所有设备和技术援助。为了还苏联的钱,毛主席说:“中国人民是最有骨气的,最有尊严的,我就是三年不吃肉,砸锅卖铁也把钱还给他们,两不相欠。”适逢我国遭受建国以来第一场连续多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农业歉收,人民食物供应不足,此时苏联撤走全部专家,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重大损失,加重了我国的经济困难。此时可谓是内忧外患,雪上加霜,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巨大考验。面对当时的内外困难环境,毛主席以“好八连精神”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全军全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八连官兵“不怕压和不怕迫”的精神,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成绩:河南林县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凿了红旗渠、大庆工人靠自己的力量战油田、船厂工人用自己的双手把新中国第一条万吨轮“东风号”送下水等人间奇迹。1962年10月,面对印度在中印边界进行的武装干涉和挑衅,中国为维护领土主权,中国边防部队自卫还击,在喜马拉雅山脉进行军事行动,迅速打退了印度军队从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同时发动的大规模武装入侵,维护了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沉重地打击了霸权主义,提高了中国和中国军队在国际上的威信,这场胜利表明中国边防部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久经考验的人民军队,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严格的组织纪律,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以八连官兵“不怕刀和不怕戟”的精神,有能力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穆军升:回想毛泽东写给母亲的一首四言古体祭母诗
·下一篇:无
·特稿:回想毛泽东在八一建军节那天写下的一首歌颂时代风尚的杂言诗
·穆军升:回想毛泽东写给母亲的一首四言古体祭母诗
·特稿:回想毛泽东写给母亲的一首四言古体祭母诗
·穆军升:回想民盟先贤一封书信与毛泽东一首诗词的渊源
·特稿:回想民盟先贤一封书信与毛泽东一首诗词的渊源
·毛泽东、蒋介石高度评价郝梦龄、刘家麒为国家民族的献身精神
·毛泽东欣赏的乱世大英雄祖逖:一人独占两成语
·毛泽东讲党课
·毛泽东谈读书
·新歌雅韵传心曲《毛泽东组歌》之一《人民的怀念》 唱出了亿万人民感恩怀念毛主席的心声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穆军升:回想毛泽东在八一建军节那天写下的一首歌颂
特稿:回想毛泽东在八一建军节那天写下的一首歌颂时
穆军升:回想毛泽东写给母亲的一首四言古体祭母诗
特稿:回想毛泽东写给母亲的一首四言古体祭母诗
穆军升:回想民盟先贤一封书信与毛泽东一首诗词的渊
特稿:回想民盟先贤一封书信与毛泽东一首诗词的渊源
发扬革命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罗淑蓉:发扬革命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特稿:发扬革命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王帅:“无我”是革命的内在动力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