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生活在一个典型中国式家庭中,母亲就是一个性情温厚和宽容恭让的慈母,毛泽东深爱自己的母亲。在毛泽东留给世人的诸多诗词作品中,其中就有一首是写给母亲的四言古体祭母诗。这首诗词写于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1年后,那年他才26岁。1919年10月5日,毛泽东在长沙积极投入到驱赶军阀张敬尧的“驱张运动”中,得到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急忙赶回韶山,母亲已经入棺两天。毛泽东跪在慈母灵前,大弟毛泽民对他说:“母亲是农历八月十二故去的,临终前,她老人家一直呼唤着你们两人的名字,直至最后……”毛泽东听后心如刀绞,面对孤灯,他彻夜守灵,在暗淡的灯光下,挥笔用墨和着泪水为母亲写下了他一生中最长的四言古体诗作《四言诗·祭母文》,追念自己恩重如山的母亲:
四言诗·祭母文
1919年10月8日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擘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此诗写作于1919年10月8日,这篇四言古诗式的韵文体祭文是哀悼毛泽东母亲的。在自己的母亲逝世第三天,作者怀着沉痛的心情,垂泪写下这篇感人肺腑、至性流露、沉郁平实的四言古体《祭母文》。“祭文”就是祭奠亲人和好友而写的押韵的文辞,祭祀或者祭奠时对神佛或者死者诵读的文章,这里指祭奠时对死者朗诵的文章,内容一般是对死者的一生给予评说并表示哀悼之情。明代徐师曾在《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中说:“其辞有散文、有韵语、有俪语;而韵语之中又有散文、四言、六言、杂言、骚体、俪体之不同。”毛泽东的这篇《祭母文》采用四言韵语,是诗体祭文,名为文,实为诗,可说是一首四言诗。四言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每句四个字的诗,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句数、平仄和押韵等都不像律诗那样严格。这篇《祭母文》重在叙事和抒情,歌颂了母亲一生勤劳、善良的高尚美德以及养育之恩,表达了自己对母亲逝世的无限悲痛之情,寄托了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怀念、报答和无限哀痛的深切感情。这篇《祭母文》是悼念母亲的绝唱,字里行间浸透着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眷恋和失去母爱的悲痛。毛泽东曾经对老同学说:“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生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这首四言诗作叙述与抒情配合,层层推进,庄重,雅正,感情深挚,格调崇高,如滔滔东海的赤子深情,足堪与任何一个孝子相比,闻之使人动容洒泪,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真名是文素勤,斯诺著《红色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写为“文其美”。1867年2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唐家坨的一个富裕农家,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唐家坨与韶山冲仅隔一座云盘山,距离韶山冲10多华里。1880年,文七妹13岁那年由父母做主与毛顺生许下婚约,来到毛家。1885年,文七妹18岁那年正式结婚,比毛顺生大三岁,成为农民毛顺生的妻子。婚后文七妹共生育五男二女,但四个都不幸夭折了,只剩下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健。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文七妹待人宽容恭让,节俭勤劳,深得家人及乡人的尊敬,为乡亲邻里所赞誉。文七妹贤惠聪敏,勤劳俭朴,性情温厚,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务、抚养儿辈。
文七妹没念过书,但忍耐、慈悲、布施,这些佛教思想在她身上有鲜活反映。文七妹吃“观音斋”,就是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来保佑来自不易的儿子毛泽东的健康成长。还让毛泽东跪拜“石观音”,让她做干娘,以得庇护,好茁壮成长。因为毛泽东排行第三,于是在拜石观音为干娘之后,毛泽东有了一个新的名字: “石三”,按照韶山的叫法,则喊她“石三伢子”。毛泽东对于这个童年巧得的乳名不可谓不喜欢。参加革命后,毛泽东写文章写信落款,偶尔会用“石山”,显然是从乳名“石三伢子”演化而来。文七妹是一位勤劳、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为人宽厚仁慈,慷慨大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随时愿意接济别人,荒年时穷人来讨饭,她常常给予施舍。如“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博爱的优秀品质,毛泽东的诗词中真实地给予了描述和写照。正是母亲的慈爱,给了毛泽东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母亲的高尚美德对毛泽东影响极深,毛泽东从小就极具同情心,从少年毛泽东的一件事中可窥一斑。在毛泽东私塾读书时,同学黑伢子家中断粮,中午没饭吃。毛泽东就主动把米饭分给同学黑伢子吃,自己却吃不饱,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去厨房找饭吃。文七妹得知后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非常欣慰。自此之后,她每天总是给毛泽东带双份饭去学校,与同学黑伢子共享。就像许多人成年以后都拥有的感受一样,母亲成为毛泽东人生道路上第一位也是最深刻的一位引路人,毛泽东一生同情穷苦人,这是从母亲身上传承来的。“见善就莫欺,见恶就莫怕。”母亲的博爱,给予毛泽东一种想要拯救天下苍生的胸怀。正是母亲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典型的贤妻良母,对少年毛泽东来说,母亲的言传身教,给他以耳濡目染,为他日后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毛泽东在给同学邹蕴真的信中说: “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母亲的慈善给予了毛泽东一种宽宏的胸怀,毛泽东对母爱记忆深刻,影响颇深,以至于到了1936年,在延安他对斯诺深情地说:“我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也可怜穷人。”
由于毛泽东很爱自己的母亲,毛泽东对“石三伢子”儿时乳名的喜爱,就是要源于对母亲的感念,这看似“迷信”的举动里,恰恰包含着一位母亲希望自己孩子健康成长的爱意。1919年对毛泽东来说是最痛苦也是最难挨的一年,这年3月中旬,身在北京的毛泽东接到大弟毛泽民的来信说:“母亲病重,速回。”百善孝为先,毛泽东敬爱母亲,他星夜兼程,一路折返长沙。毛泽东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他曾给七舅父和八舅父写信,对他们曾经容留母亲在家里养病表示感谢,他还四处寻医问药,特地请人开药方寄给舅父:“今特请人开来一方,如法诊治,谅可收功”。1919年4月6日,毛泽东回到长沙。他立刻安排大弟毛泽民将母亲从舅舅家接到长沙,住在长沙河西刘家台子蔡和森家里。毛泽东亲自“亲侍汤药,未尝废离,足纾廑念。”他还和两个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一起搀扶着母亲到照相馆合影留念,这是母亲的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后一次照相。或许是毛泽东的虔诚感动上苍,母亲的病情好转。但是过了夏天,她的病情几经反复持续恶化,按照母亲自己的意愿,毛泽民陪着母亲回到韶山冲老家养病。但是不久,1919年10月5日,母亲在韶山冲因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享年53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