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名达先生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教授,也是唯一一位教授,曾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誉为“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令人对他油然产生无限的崇拜。
抗战爆发后,为支援抗战,研究部研究教授、文史系教授姚名达向社会发出捐赠号召,并把他与妻子订婚用的金戒指毫不犹豫地捐出。1942年日本侵略军发起浙赣会战,他号召青年们“到前线去!到战壕去!做一个中华民族的好儿女!”。为鼓励士气,动员民众,姚名达发起组织“战地服务团”,并被推举为团长,率全团30余人奔赴抗日前线。
是年7月7日“战地服务团”不幸被日寇包围,姚名达率领十余名学生,从前线撤退,傍晚时分抵达石口村,本欲渡河立即南走,但船夫认为有利可图,以天晚不愿摆渡为由,索要高额渡资,由于姚名达一行身无分文,只好暂住某村民家中。当晚10时许,在汉奸的带领下,被日军第六师团第六步兵团长竹原三郎少将所部数百人包围,姚名达一边大声叫道:“和日本鬼子拼呀!”一边率学生爬上了屋顶与敌军对射,赤手空拳和日军搏斗,毙敌一名,伤敌一名。姚名达不幸身中二弹,一息尚存之际仍高呼:“中华民族万岁!”最后壮烈殉国,时年37岁。英年早逝,“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展现了顽强不屈的气概,实现了他“书生报国今其时”的铮铮誓言。
日军离开后,村民将姚名达的遗体暂时掩埋于石赣江大堤边。那名船夫,因被村民所不齿,也担心被政府、抗日志士追究,而离妻别子逃走,最后死于战火。姚名达的牺牲,海内为之震惊。当时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就先后在1942年7月19日、7月29日、10月22日及1943年3月26日4次刊登过消息和有关报道。尸体运回太和,各界人士举行公祭。《新华日报》等发表大量诗文、挽联和悼念文章。国民政府发布褒扬令,表彰他“见危受命,为国殉难!”,英灵配祀江西乡贤祠。
姚名达,字达人,号显微。20岁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被录取为研究院第一届新生,师从国学大师梁启超,后任历史研究法教授,出版的著作有《妇女中国史》《秦始皇统一战国的政略和战略》《中国文化小史》《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等十六部。为我国史学和现代目录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目录学史的开创人。现从《兴国县志》中择取悼念姚名达的几副挽联,略作赏析。中正大学校长胡先驌高度赞扬他“绝学存遗著,千秋有定评”,“英风传石口,大节振江西”。抚棺失声痛哭,挽姚名达联:
盛年绩学,识贯古今,庠序获良师,平生读尽陈编,早有鸿文垂宇宙; 溽暑遄征,志吞胡羯,荒村斗强寇,此日迎归忠榇,永留浩气壮山河。
上联的盛年:壮年;绩:功业,成效,名词用作动词,作具有或拥有解;庠序:即黉宫也,古代的地方学校。陈编:指古典书籍。这上联赞扬姚名达年纪虽轻,却学识渊博,贯通古今,好学上进,生前还是一位广获称赞的好老师。而且有许多鸿篇巨制的著作留在人间。下联的溽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安宁平静的暑期;遄:有立即怀抱之意;胡羯:旧时称野蛮的民族为胡或羯,这里指日本侵略者;榇:棺材,忠榇,指代忠勇的姚名达遗体。下联叙述姚名达在本为安宁的暑期,国家突然遭到日寇的侵略,便立即怀抱反抗侵略大志,走上前线,在荒村与日寇徒手拼搏,不幸壮烈牺牲。大家悲痛地迎来他的遗体。为国捐躯的浩然之气和爱国精神,使祖国山河更加壮美。挽联多处词类活用。上下联开头两个分句为工整的自对。全联对仗工整,情意深沉,气势不凡,富有感情色彩。
此为1990年,江西师大五十周年校庆前夕,为了纪念姚名达教授,增添校庆历史文化底蕴,学校决定建筑显微亭以纪念,正面亭柱上镌有一副汉白玉刻字楹联:
盛年积学,识贯古今,黉序获良师,平生读尽陈篇,早有鸿文垂宇宙; 溽暑遄征,志吞胡羯,荒村斗强寇,今日缅怀教泽,永留浩气壮山河。
王咨臣挽姚名达联:
八年函问,一载同僚,学术观摩资我益;半月奔驰,七夕死难,临危受命独君先。
上联的函问:书信来往;同僚:即同事。说明作者与姚名达生前关系密切,早有来往,并且“资我益”,深得其学术方面的教益,这是对死者生前的回顾。下联则颂扬姚名达临危受命,奋勇争先,奔赴前线,“七夕(七月初七)殉难,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挽联通俗易懂,对仗工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