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对如皋军民来说,是解放战争时期坚持敌后斗争最艰巨、最困难的年,也是获得伟大胜利的一年。这一年,国民党军在苏中一分区,尤其在苏中南线集近两万之众,重点对如皋和“两泰”东部地区进行了轮番“会剿”、“拉剿”、“驻剿”。苏中分区党委根据斗争形势发展变化,将“积极斗争、依靠群众、就地游击、独立自长期打算”的方针转变为“发动群众,扩大力量,挤升阵地”、“大胆向敌进攻,恢复阵地”、“局部反击,局部恢复地”的主动积极进攻的方针。1~11月如皋军民共作战140多次,歼敌1019人,摧毁、逼退据点41座,使如皋西南乡广大平原连成一片。南线支队配合靖江县警卫团于8月13日开始向“两泰”西部和靖江地区进军,恢复敌后斗争阵地。如皋县警卫团拔除范瑚洲据点后,乘胜开辟河东三角地区,连续攻克敌据点18座,将敌人分割、压缩在交通沿线据点内。
国民党军害怕通如线被切断,赶紧从两淮及山东抽调军队增援如皋,展开反复扫荡”、“清剿”,进而“驻剿”,妄想再次迫使如皋军民撤离河东地区。同时,为了巩固通如线,控制如新线,敌军又在如新公路两侧连续增筑了10余处据点。
一时间,如新线上战云密布。
为了巩固阵地,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如皋军民配合苏中一分区部队,在如新线上展开强大攻势。
1947年12月1日,一分区司令员张强生和政委钟民亲临指挥,分区一团一营率先出击,夜攻观音堂据点,至2日上午8时,战斗结束,全歼守敌如皋县保安大队第三中队第一、三分队,击毙中队长范海谷。一团二营主攻吴家窑,2日下午2时,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国民党如皋县保安大队第三中队第二分队全部缴械投降。分区特务营攻击小沈家甸国民党如皋县保安大队第四中队,至2日下午3时,中队长黄欣以下全部被俘。经两天的激烈战斗,攻下观音堂,迫降了吴窑和沈甸的敌人,打跑了朱家庄的敌人。
至此,如新线附近的据点差不多都被打掉了,只剩下如新线上的中心碉堡—司马港。
司马港守敌是国民党省保安第四大队队部和第一中队,大队长独眼龙张元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阎王。他依仗司马港南有石庄重镇,北靠磨头和如皋城,吹嘘如新线由他驻防,就是攻不破的防线。
其实,自12月1日深夜观音堂战斗打响后,分区特务团(原南线支队)三营和如皋县警卫团就包围了司马港。张元无法出援观音堂,在里面急得团团转。2日得悉驻观音堂、吴家窑的三中队全部被歼、驻小沈家甸的四中队投降后,心中更慌,心知自己难逃厄运,几次试图突围北逃,都因受到拦截而未得逞。
此时苏北平原的气温较低,雪白的晨霜冻得人手脚麻木。但我们的阵地上却是热气腾腾,指战员们加固工事、挖战壕,个个汗流满面。经过一阵突击,战壕挖到了敌据点的鹿砦边。于是,成捆成箱的手榴弹运到了前沿,突击队员也都做好了随时冲杀的准备
攻击发起前,我部队向张元发出最后通牒。张元仍负隅顽抗,碉堡内的机枪不间断的向我前沿阵地扫来。
如皋县警卫团何副团长和卢锦珠营长亲自来到警卫团一连阵地,命令一连在半小时之内,用稻草泥包堆筑起三米多高的机枪掩体,将罗盘机枪架对准敌堡的枪眼,突击队迅速将数条战壕挖向敌堡和壕墙边上。
张元组织了20多个亡命之徒从据点冲出来,用机枪扫、掷弹筒轰,但都被我军强大火力压得寸步难行,只好仍退回碉堡。
作为如皋警卫团的一连迅速调整部署,在15分钟内展开了攻击。在机枪火力掩护下,连长卢义仁率领突击队员,扑到鹿砦和壕墙边上。
为了避免战斗伤亡,我军限张元五分钟之内放下武器,否则就坚决歼灭。
张元已死到临头,还梦想突围逃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