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胡建东:一个红军战士的“信中国”(组图)
2019-01-04 14:05:27
作者:胡建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前些日,一大学同学在群里发了一个由朱军主持,演员韩雪朗读的“信中国”视频。该信是1929年杨开慧写给毛泽东,但毛泽东终生也没读到过的信。视频感人肺腑、催人泪渀。笔者联想起自己于2011年8月收藏到的一个兴国籍红军战士陈祖任写给父母、写给妻子的实寄封2件、信笺3件4页。信笺所书内容也表达了当年一个红军战士的“家、国情怀”。这里呈现给红色收藏同仁和喜欢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崇尚英雄、热爱生命、爱好和平的人们看看。

    (一)

图1  陈祖任寄给父母亲的第一封实寄封正背面。信封规格88毫米×168毫米

    图1 封面自左至右毛笔书“送崇贤大龙转”、“陈长柳双亲大人收”,左侧上方盖有红色长方形35毫米×21毫米“红军家信 免贴邮票”戳记,左下方盖一红色“江西省某某区苏维埃政府”条章。封背毛笔书“杀敌胜利”和“壹”字。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封面盖有2个,封底盖有18个陈长柳私章。崇贤乡位于兴国县北部山区,距县城30余公里。

    该信封反映了以下事实:一是写信者是一名兴国籍崇贤乡的红军战士;二是红军家信可以享受“邮资免费”;三是“杀敌胜利”的必胜信心。遗憾的是不知何年所书。

图2  陈祖任寄给父母亲的第十封实寄封正背面。信封规格为80毫米×150毫米

    图2 封面自左至右毛笔书“送交兴国县转崇贤区转大龙乡交”、“陈长柳双亲大人收”、“红军家信”、“于都县无线电寄”。左侧上方同样盖有红色“红军家信 免贴邮票”戳记。封背毛笔书“革命胜利”、“1934年6月24日”和“十次回家”。另有二个黑色邮戳,依稀可辨“六月二十五日,某邮局”和“六月二十六日,兴国邮局”。此外,另加盖了一红色长方形22毫米×57毫米“衞”字“国家政治保卫局粤赣省于都保卫分局”戳记。

    该信封反映了更多的事实。除图1的信息外,一个政治保卫局的审核章,说明当时对在重要部门或岗位的红军战士寄出家书是需要经过一定方式进行审查的。二个邮戳反映了苏区时期的邮路情况。“1934年6月24日”,是在中央主力红军离开中央苏区长征前三个多月。“十次回家”,说明本信是陈祖任第十封家书,由此可推图1背面所书的“壹”为第一封家书。此外,苏区时期,电台工作人员掌握核心机密多,政治责任大,选拔条件肯定非常严格,说明陈祖任的政治素质和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

图3   陈祖任于某年8月3日写给自己父母的信

图4  陈祖任于某年8月3日写给自己妻子乐自辉的信

    以上二页是陈祖任用苏维埃共和国某个部门的专用信笺所书,于同一时间寄给自己父母和妻子的。给父母的信里报告了自已于“公历八月一号....调到瑞京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通信材料厂训练学习”,“望大人不必挂念”。如家中有什么困难“请当地政府级耕田队同样帮助维持”(当年苏维埃政府自1931年11月一苏大会上通过《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后,又陆续出台了《执行优待红军条例的各种办法》、《关于优待红军家属的决定》、《优待红军家属礼拜六条例》、《优待红军家属耕田队条例》等相关拥军优属的文件)。要求大人经常与他通信并保养好身体。信中除了向父母报告自己工作平安,问询家事与关心父母健康言词朴实真诚外。还特别提醒父母要把“富田一带的敌情请你回我的信”。说明陈祖任的政治自觉性是很高的。富田,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位于吉安市东南,与兴国交界。土地革命时期为富田县,系中共江西省行委驻地。1934年5月初被国民党军占领。由此可以断定这封信是1934年8月3日所写。

    陈祖任写给妻子乐自辉的信,除了关心、关爱之辞外,要求妻子“内外的事情都要帮忙维持”,因为大人年事已高,“老弟又很小”。还特别提到因国民党经济封锁,“家中由(油)盐困难”,“我们也没有盐吃”。要求妻子不要难过,不要去部队找他,有困难就写信给他。时间为8月3号下午。有讲究的是,给妻子的最后一句是话是:“革命胜利”;给父母的最后一句话则是:“敬礼”。 可见陈祖任文化水平虽不高,还是非常懂礼仪的。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我们也没有盐吃”是个什么概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第238期(1934年9月26日)第三版大标题为《把熬盐运动发展成广泛的群众运动,保障红军给养,改善群众生活,让敌人封锁政策遭受惨败吧!!!》连用三个感叹号。整版篇幅宣传报道全苏如何开展群众性的熬盐活动。江西一个省要在10月15日前发展熬盐厂1000个。

    过去农村的老房子、厕所等地方的墙根砖土因为长时间的风侵雨蚀和霉变就会生成一种白色的晶体,把它们刮下来后就是硝土。经过加工之后就能熬出硝和盐(又称小盐、土盐),它与木碳粉未结合,能制成火药。小时候我们也经常做这种火药玩耍。但万万没想到,当年的苏区人民是用它来替代食用盐,可见,当时艰难到何等程度!

图5  陈祖任9月20日写给父母亲的信

    图5信开头说自己的身体有点小病,现在好了。但不知家中老少是否康健,希望他们“要自己好好保养身体”。因为天气很冷,要“家中记(寄)鞋子一双布草鞋两双”。并要求回信告知家中秋收情况。最后是对妻子乐自辉的一段话,要其“积极来维持家中生产”,因“现今的敌情不好,希望你心中不要反(烦),像都是我在家中一样,你有什么困难可以写信前来,我在外面为着粉碎敌人五次围剿”。落款时间是9月20日,“为着粉碎敌人五次围剿”,说明此信写于1934年9月20日。此时的陈祖任虽知“现今的敌情不好”,但也万万没有想到,20天后的10月10日就是史无前例的长征了。

    此信笺还有一个特点,即使用的是“陆军新编第二师司令部用笺”。该师是卢兴邦的部队。1931年秋,卢兴邦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师部驻福建沙县,在福建永安、宁化、清流、归化等县围剿红军。显然这是红军的“战利品”。

    相信,当你读完陈祖任的这二封信,你会同我有一样的感受:虽然写的字不是那么好,甚至有不少错别字,但信的内容朴实无华,读来感人至深。既有对父母的关心、关爱,也有对妻子的眷恋和要求;既有对家事的牵挂,也有对战事的关心、更有对革命事业必胜之信心。每个信封背面均注有“第某次”,说明写信人或收信人是个处事极细心之人。

    但又会有遗憾:一是因为信封与信笺不匹配,有信封的没信笺,有信笺的又缺信封。二是他们父子之间究竟通了多少信,还反映了哪些史实,通信之人结果怎么样呢?

    (二)

    带着上述遗憾,为探究陈祖任的前生今世,我查阅了很多资料,终无结果;为是否能再找到与此相匹配的信封与信笺,我反复问过出让此“家书”给我的人“到底有没有了?”他支吾不清。为此,令我耿耿于怀了好长一段时间。
2017年7月的一次偶然,我在电脑里阅读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教授、少将;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常务理事、国际评审员、国家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委员。著有《新中国军邮》、《编组FIP邮政历史邮集》、主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史图集》的李曙光(来源百度百科)于2014年在《上海集邮》杂志第10至12期【邮史钩沉】栏目发表的《父子情深——中央苏区红军系列家信考证研究笔记》一文。真让我喜出望外——天下竞有这等凑巧之事,我俩收藏到的是同一个人写的“系列家书”。他“共收集到儿子陈祖任寄给父亲的实寄封7件、信笺3页,父亲回信1件、信笺1页”。 

    当把我与李曙光将军收藏到的陈祖任寄给父母和妻子的信封和信笺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时:

    信封时间为(带括号者为我所收藏):
    (             )  背注“壹”  此信未注明发信时间 
    1933年7月31日   背注“贰”
    1933年9月5日    背注“肆”
    1934年 1月1日   背注“五次”
    1934年 3月5日   背注“六次”
    (1934年6月24日)背注“十次回家”
    1934年 7月13日   背注“十二次”
    1934年7月30日   注明“十五次”(含7月31日信笺)
    1934年8月3日    背注“十六次”
    信笺时间为:
    1934年5月24日
    1934年6月24日
    1934年7月31日
    (1934年8月3日)
    (1934年9月20日)

    让我惊叹的是,我们相互收藏到陈祖任笺封成对的家书各二件。即:我收藏到陈祖任第“十次回家”(1934年6月24日)的信封,而李将军收藏到该信笺;李将军收藏到陈祖任第“十六次”(1934年8月3日)信封,而我收藏到该信笺。这不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的收藏传奇故事“异曲同工”吗?该画于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前后两段在台北故宫首度合璧展出。我期待这二件“红色家书”有“笺封合一”的机会!

    经此排列,还发现陈祖任远不止寄出16封信给父母,1934年8月3日为第16次,目前我们收藏到的最后一封信为1934年9月20日,中央军委纵队离开瑞金步入长征的时间是10月10日,此前不知他还寄过多少信给父母和妻子?是否还有机缘再找到相关书信呢?

图6   李曙光收藏的陈祖任1934年8月3日寄给父母的信封

图7  李曙光收藏的陈祖任1934年6月24日写给父母的信笺(未找到彩图)

    6月24日,陈祖任告诉父亲自己已调“干(赣)南军区司令部无线电队十七分队工作”,要家中寄鞋子以解决困难,并提醒“富田一带的敌情要写信告知(二次向家父提及此事)。我在外面为要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争取中心城市才能得到分田胜利。”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田金河、张玉:“争做新时代接班人”弘扬安源精神红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走进萍师附小(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一个红军战士的“信中国”(组图)
·特稿:愐怀老红军战士肖泽泉(组图)
·肖军:愐怀老红军战士肖泽泉(组图)
·特稿:愐怀老红军战士肖泽泉(组图)
·王全慧:怀念川藉老红军战士王明超(组图)
·特稿:怀念川藉老红军战士王明超(组图)
·特稿:百岁开国将军老红军战士魏国运同志永垂不朽(组图)
·百岁开国将军老红军战士魏国运同志永垂不朽(组图)
·赵朋洋:百岁开国将军老红军战士魏国运同志永垂不朽(组图)
·特稿:百岁开国将军老红军战士魏国运同志永垂不朽(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胡建东:一个红军战士的“信中国”(组图)
特稿:一个红军战士的“信中国”(组图)
田金河、张玉:“争做新时代接班人”弘扬安源精神红
特稿:“争做新时代接班人”弘扬安源精神红色主题宣
李振国:保家卫国的战争——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组
特稿:保家卫国的战争——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组图
汪家广:《洪学智将军回忆录》中五次讲述毛主席对他
特稿:《洪学智将军回忆录》中五次讲述毛主席对他关
部长没有任何军衔,周总理携五位元帅为其抬棺送葬
姚老庚:部长没有任何军衔,周总理携五位元帅为其抬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