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启,1867年农历正月初三日生于桂东县青山乡彩洞村。这是一个瑶族聚居的大山寨。
李根启、李桂开、李纪凤、李务林是一家父子四人。他们于土地革命时期先后参加革命,在艰苦的斗争中,坚贞不屈,前仆后继,成为桂东瑶族一面光辉的旗帜。他们的革命故事至今仍在桂东县广泛传颂。
一、60多岁李根启因参加湘粤赣游击队牺牲
由于李根启忠实、耿直、吃苦耐劳,受到远村近邻的称赞。本村有个勤劳勇敢的瑶族姑娘赵丁妹,在与李根启相聚中产生了爱情,招赘李根启,婚后夫妻俩相敬如宾。
1935年4月,李根启的生活道路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一个晴天的夜晚,湘粤赣边区红军游击支队副政委游世雄和大队长王赤在他家点燃明晃晃的松枝火把,召集瑶族同胞开会。当王赤讲到瑶胞世代贫穷,受官俯压迫,受民族歧视,受国民党政府苛捐杂税压榨,受土豪劣绅剥削,受恶棍帮凶欺凌的时候,李根启那酱黑色的脸庞,突起的颧骨,连同半寸长的黑白胡子,一齐抽搐起来。他一手拿着烟斗,一手紧握拳头,流下了热泪。当王赤号召瑶族同胞团结起来闹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争取自由、解放的时候,李根启再也按奈不住了,霍地站起来,向游世雄、王赤请求说:“我,我要参加游击队!”刹时点燃起革命烈火,瑶族同胞一个个激动地说:“我们跟共产党走!”“要起来闹革命!”“要参加红军!”
游世雄、王赤对老人的举动既同情又感动。他们眼眶里早已湿漉漉的,有道是,男人眼泪不轻弹,要不是遭受了深重的阶级压迫、残酷欺凌,又怎么会欲哭无泪呢?王赤寻思一会,试探性地向老人说:“干革命很艰苦,红军游击队的战斗生活更艰难,您老年岁大了,能受得住吗?”
“能!”李根启毫不犹豫地回答。
王赤赞许地点了点头,刚要开口作答复时,老人又激昂地接过话头说:“请你们批准我参加革命队伍。”说着又用烟斗指着身旁的两个年轻大汉:“我这2个犬子也报名参加,一起都请你们批准吧!”
游世雄、王赤当即点头表示同意。这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李根启参加革命后,在党的领导下,忠心耿耿,满腔热情。1935年冬,在他68岁高龄的时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赤卫队指导员。
从此,李根启和年轻人一样,站岗、放哨、送信、打土豪、筹军响,任务没少接,工作没少干。
李根启走村串户,反复动员群众,支持游击队,为游击队送情报、探消息。他把少年组成儿童团,担负山头、路口站岗放哨任务,把各村瑶、汉贫苦群众,按年龄、体格、能力分成搬运、通信、打土豪三个组,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反复号召农民,平时多生产,战时上前线,与游击队共存亡。
在游击队,李根启是一个很好的内当家。为了组织物资供应,他经常起早摸黑,爬山越岭去五、六十里远的汝城南洞、资兴青市、桂东四都等地购买电池、胶鞋、棉布、食品,还顺便收集情报。那时,反动派防范严密,在各个墟口设立了关卡检查,规定一人只准携带一件同类物品,发现哪个买有两件同类物品时,便以“通匪”论罪。李根启绞尽脑汁想出对策,去时装扮成卖柴的山里人,物资分次购买,回时托可靠群众分散携带出关,到了安全地点再汇集成担挑走。为此,他经常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李根启三父子和其他瑶胞加入游击队,使游击队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反动派几次“围剿”连吃败仗。当地土豪劣绅与国民党反动派把李根启及其一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地寻机报复。
1936年秋,李根启及其二儿子李纪凤、三儿子李务林又一次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去,受尽了折磨。直到l937年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时,共产党游击队派游世雄等为代表与以郭大维等为代表的国民党桂东县政府谈判,达成协议后,李根启父子三人才获释放。但是,当游击队奉命集训整编,北上抗日离开桂东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乘此机会重新刮起清剿报复之风。I937年12月,国民党反动派违反联合抗日协议,派出兵丁再次将李根启父子三人抓去,关进资兴县坪石监狱。
李根启父子入狱后,凶残狠毒的敌人,把李根启一家洗劫一空。还放了一把火,把他家的房屋烧成了灰烬。在狱内,敌人对李根启施用悬梁、踩杠、铁烙、打铁雷公、灌辣椒水等种种酷刑,妄图迫使李根启招供。在敌人的淫威面前,李根启不畏缩,不动摇,不屈服。敌人没有从他嘴上得到半点机密。1939年11月,李根启被折磨得骨瘦如柴、气息奄奄,最后惨死狱中,时年七十二岁。
二、李根启大儿子李桂开因参加湘南游击队牺牲
李桂开,李根启的大儿子,生于1890年。1926年桂东县掀起了大革命高潮,李桂开参加农民运动,并到贝溪、大水等地打土豪。大革命失败后,李桂开隐蔽了下来。1928年8月,红军大队在沙田决定,成立湘南游击队,李桂开参加了唐天际领导的湘南游击队。由于李桂开作战勇敢,担任了组长。1929年6月,唐天际领导的游击队撤离桂东后,李桂开奉命留了下来。1929年1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抓住,残酷地用刺刀杀害在青山乡彩洞村两水口,时年三十九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