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乡市东山学校,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这是少年毛泽东在韶山期间所读的部分书籍。(中红网布铁威摄)
湖南省湘乡市东山学校,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这是少年毛泽东在韶山期间所读的部分书籍。(中红网布铁威摄)
湖南省湘乡市东山学校,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这是少年毛泽东在韶山期间所读的部分书籍。(中红网布铁威摄)
湖南省湘乡市东山学校,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这是毛泽东辍学务农期间读过的《盛世危言》。《盛世危言》使毛泽东开始关注有关社会改良的思想,激起他恢复学业的愿望。(中红网布铁威摄)
湖南省韶山毛泽东同志少年时代读过书的私塾旧址——南岸私塾,风华少年——少年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展。这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的部分书籍。(中红网布铁威摄)
湖南省韶山毛泽东同志少年时代读过书的私塾旧址——南岸私塾,风华少年——少年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展。这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的部分“杂书”。(中红网布铁威摄)
湖南省韶山毛泽东同志少年时代读过书的私塾旧址——南岸私塾。(中红网布铁威摄)
湖南省湘乡东山书院。1910年少年毛泽东在此求学。(中红网布铁威摄)
中红网湖南韶山2018年6月1日电(红笔杆)毛泽东是个伟人。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特别爱读书,尤其爱读“杂书”。毛泽东读“杂书”并不是消遣娱乐,通过读书,引发了他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的思想性格。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这个大人物的一生。
从小喜欢古代传奇文学
毛泽东从六岁开始在田里帮助劳动,满七岁后开始上学读书。在这之前,作为孩童,毛泽东受到父母的一些影响,但这仅是直观的、朦胧的。自从读书识字以后,他开始懂事了。刚开始,他是在离家不远的南岸私塾上学,两年后转入桥头湾、井湾里等地私塾,直到十三岁才离开私塾。
在私塾,先生教的是“四书”、“五经”、《百家姓》、《三字经》之类的蒙书。虽然毛泽东觉得枯燥乏味,但学习还是认真的。在这期间,毛泽东对另一类私塾禁书发生了兴趣,这就是社会广泛流传的古代传奇文学。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同学肖三说:“他非常喜欢旧中国流行的许多小说:《精忠传》啦,《说唐》啦,《西游记》啦,《封神榜》啦,后来就是《水浒传》啦,《三国演义》啦……等等,他都读了又读。”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也这样说道:“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飞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那是在我还很年轻的时期瞒着老师读的,老师憎恨这些禁书,并把它们说成是邪书。我经常在学校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经书把它们盖住。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许多故事,我们几乎都可以背出来,而且反复讨论过许多次。”
这些书,毛泽东总是反复阅读,还常常与同学讨论。当时,村里大人们也很喜欢这类传奇,经常一伙人聚在一起议论这些故事,毛泽东则常常参与进去,这更加深了他的印象。他说:“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们知道得还要多些。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而且经常和我们互相讲述。”毛泽东肯定地说:“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大概很大,因为这些书是在易受感染的年龄里读的。”
开始独立思考人生、家庭和社会
这些传奇小说以及人们的议论,触动了少年毛泽东的心灵,他开始对社会、对家庭、对人生进行独立思考了。
起初,他只是在思想上开始观察和思考社会。通过思考,他认识到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社会各层面的人处境各不相同,差别明显,即便家庭也是如此,女人与男人之间就不平等。毛泽东在与斯诺的那次长谈中说道:“我十三岁时,终于离开了小学,开始在地里进行长时间的劳动,给雇工们当助手,白天干一个劳力的活,晚上替我父亲记账。尽管这样,我还是能够继续学习,贪婪地阅读我能够找到的除了经书以外的一切书籍……我继续读中国旧小说和故事。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个特别之处,就是里面没有种地的农民。人物都是勇士、官员或者文人学士,没有农民当主角。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后来我就分析小说的内容。我发现它们全都颂扬武士,颂扬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地的,因为他们拥有并控制土地,并且显然是迫使农民替他们耕作的。”从传奇小说中,毛泽东体味到,中国的农民实在太贫苦了。官僚地主们相互勾结欺压老百姓,老百姓逼得没活路了,他们只得造反以图生存。因此,毛泽东十分同情弱者和造反者,认为农民造反有理。这种思想和认识影响了毛泽东的一生。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是佛教信徒,毛泽东曾受母亲的影响,但这时“我看的书逐渐对我产生影响,我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怀疑神、佛了”。
后来,毛泽东有了行动,这首先表现在对父亲毛顺生的霸道和不仁表示不满和反抗。有一次天下大雨,毛泽东先帮佃户邻居收谷子,而自家快晒干的谷子却淋湿了,父亲没有表扬儿子反而十分生气,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反感。父亲治家严厉,常常动不动就骂老婆打儿子。毛泽东同情母亲,也强烈反对父亲的做法,有一次甚至跑出去了,以示抗议。待到父亲找到他时,讲好条件(不打)才回家。
思想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中升华
本来,对少年毛泽东产生影响的只是历史传奇,他虽然在开始观察社会和思考社会问题,但毕竟年纪还小,对社会的思索,对农民造反的同情还只是局限于感性认识。就在这个时候,湖南发生的社会现实问题使他的思想逐步升华。
开始还只是湖南的社会传闻。1910年湖南发生饥荒,饥民拥进省城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并攻打巡抚衙门,遭到官府镇压,许多饥民被当作暴民杀害。毛泽东说:“这件事在我们学校里讨论了许多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多数学生都同情‘叛乱分子’,但他们仅仅是从旁观者的立场看问题。他们并不明白这同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我却从此把它记在心上。我觉得跟‘暴民’在一起的也是些像我自己家里人那样的普通人,对于他们受到的冤屈,我深感不平。”
不久,毛泽东的家乡韶山也发生了农民与地主的争斗。他们本来只是与一户地主发生争执,地主却去县上告他们。县上法官得了地主贿赂,不顾事实判农民败诉。农民不服,联络哥老会众起事反抗,被衙门派出的重兵血腥镇压,并将起义首领彭铁匠斩首。毛泽东早已多次听老人们讲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义和团斗争等故事,农民被逼造反的形象一直朦胧地存在他的脑海中。如今,自己的家乡竟然也有了哥老会这样的秘密造反组织。毛泽东认为这是一起官逼民反的事件,彭铁匠是一个英雄,大家都同情这次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