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李振国:太行天河红旗渠——太行三唱之一(组图)
2018-04-12 14:35:03
作者:李振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缺水的林县

    太行山深处的林县(现林州),位于豫、晋、冀三省交界处。
    林县,公元前205年置县,历史悠久。
    然而历史悠久的林县与严重缺水相伴。
    翻开林县史志,满目"干旱","连年干旱","禾枯","绝收","悬釜待炊"。甚至有"十室九空","人相食"等记载。
    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514年间人相食5次。
    "太行山上水贵油,谁知人间几多愁。三尺白绫无情剑,屈斩芳龄少妇头。"
    林州城分水苑景区,建有一座红旗渠纪念馆。
    红旗渠纪念馆,记录和反映了红旗渠建设的背景和林县的历史。
    民国初,大年三十,任庄桑耳庄桑林茂老汉,大年三十一大早爬离村七里多的黄涯泉担水,排了一天直到到天黑才担回一担水。新过门的儿媳摸黑出村迎接,接过扁担把水挑在肩上。天黑坡陡,儿媳妇绊了一跤,公公辛辛苦苦挑来的一担水瞬间洒个精光。没想到这一担水竟成了夺命水。当天夜里,儿媳羞愧悔恨,回屋悬梁自尽。
    每当听到解说员介绍这则悲惨故事的时候,人们的心都在颤抖,潸然泪下。
    更多的林县人,则是踉踉跄跄地走上背井离乡的逃荒路。
    林县离山西近,许多逃难的人便纷纷涌向三晋大地。至今,山西一些地方还有"林县村"、"林县沟"、"林县集"和"小林县"之类的地名,铭记着林县人当年逃荒的苦难、无奈和心酸。

    天河穿山来

    林县人从未放弃过同水的抗争。
    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筹划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组织修建了"谢公渠"。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太行七分区皮定均司令员领导军民一边打仗,一边修了一条"爱民渠"。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加快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步伐。
    1955年,任村组织村民,修了一条长17•7公里的"天桥渠",浇灌了一部分土地。
    1957年,任村发动群众将1944年抗日战争中从南谷洞引水未修成的26公里渠道建成通水,解决了百姓的吃水和庄稼浇灌,取名"抗日渠"。
    1959年,林县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況。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一班人在上级党组织、政府和山西省的支持下,在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领下,作出了把山西浊漳河水引到林县的"引漳入林"工程的决定。
    1960年2月10日,林县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引漳入林动员令"。如今,当年刊登这份动员令的报纸,完整地保存在红旗渠纪念馆里。
    第二天,1960年2月11日,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林县15个公社山庄、村寨的人们顶着寒风,踏着霜冻,扛着工具,背着行李,用小推车推着炊具,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响应"引漳入林"总指挥部的号令,向太行山进军,誓在壁立如仞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水的通路。
    随着开山炮声响起,"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开工,拉开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
    1960年3月6日, "引漳入林"总指挥部在施工前沿的盘阳村召开会议,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意为高举红旗前进。
    从此,一个响彻海内外,叫响几代人的亮丽名称诞生了。
    1965年4月5日,总干渠建成通水。
    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
    1969年,干、支、斗渠配套建设完成。
    至此,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
    10年奋战,10万林县人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21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12408座各种建筑物,在太行山凿出了一条3000里长的"人工天河"。
    10年奋力,林县人挖砌的1818万立方米山石,如果堆成高2米宽3米的墙,能够把南国广州和北域哈尔滨,连成一道纵贯中华大地的"万里长城"。
    10年奋斗,红旗渠改变了林县长期干旱缺水的历史,重新安排了林县山河,谱写了一曲林县儿女气壮山河的新篇章。

    "莽莽太行岀勇士,红旗漫卷东风。云崖绝壁舞飞龙,高天河水涌,崇岭湛流通。自古英雄多患难,衰藤总妒苍松。是非成败未成空,政声人去后,百姓定枯荣。"
    现在的林州人,守望着红旗渠精神,在复兴伟大中国梦的道路上奋斗不息,永不停步。(本文参考了有关资料)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振国:太行明珠郭亮村——太行三唱之二(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太行天河红旗渠——太行三唱之一(组图)
·从红旗渠精神到改革开放精神(组图)
·练红宁:从红旗渠精神到改革开放精神(组图)
·特稿:从红旗渠精神到改革开放精神(组图)
·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同志逝世(组图)
·红旗飘飘红旗渠、颂歌曲曲颂歌扬
·赋兮,红旗渠之韵、红旗渠之魂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学习焦裕禄 弘扬红旗渠精神(组图)
·特稿:大学生学习焦裕禄 弘扬红旗渠精神(组图)
·王乔乔:走近“人工天河”,学习“红旗渠精神”(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李振国:太行天河红旗渠——太行三唱之一(组图)
特稿:太行天河红旗渠——太行三唱之一(组图)
李振国:太行明珠郭亮村——太行三唱之二(组图)
特稿:太行明珠郭亮村——太行三唱之二(组图)
李振国:太行愚公大寨人——太行三唱之三(组图)
特稿:太行愚公大寨人——太行三唱之三(组图)
缅怀苏联女英雄“丹娘”卓娅·科斯莫杰扬斯卡娅
陈景胜:献给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特稿:献给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陈彦荣: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中华社会文化发展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