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塔,俗称白塔,位于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展厅南20余米,是原瑞金标志性古建筑。明代始建,后曾重修。塔高30余米,九级六面,塔内有砖砌阶梯盘旋通塔顶。
双清桥,位于城区东瑞金大桥下游500米,东西跨绵江。桥址曾为古渡口,原有太平木桥在渡口之上。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改建石墩木梁桥,更名双清桥。清道光三年(1823年)修成石梁拱桥。桥长95.67米,宽4.7米,高9.33米。
云龙桥,位于城区红都大桥下游200米,南北向跨绵江。该桥前身为宋代浮桥绵福桥。明代改建石墩木梁桥,更名云龙桥。清代建石梁拱桥,有12墩,11瓮门,桥长176米,宽5米,高9.33米。后民间募捐重修。古代文人曾有云龙雅集、翰阁联吟,现代开国元勋董必武重游云龙桥留诗赞:“绕郭绵江自在流,云龙桥上好凝眸。”昔日登桥四望,可饱览瑞金八景中的四景:东之双江浸月,南之笔架凌霄,西之浮波烟艇,北之深陇观梅。如今虽然有的旧时景观不复存在,但桥重修后新时代的风物拔地而起,令人目不暇接。重修的大桥南端牌楼横额上是开国将军王震的题词“瑞金云龙桥”,两边桥头有楹联。桥南一联为县人、清末状元、民国时期江西教育厅长周邦道所撰:赣闽岭峙连三塔;绵贡江流第一桥。桥北一联为县籍老红军钟辉将军所题:云卷云舒犹忆红都开新宇;龙潜龙出又见古桥展雄姿。 龙峰塔、鹏图塔、凤鸣塔,均位于城南郊山上,弧状排列,形同笔架,直插云霄,构成绵江八景之“笔架凌霄”胜景。龙峰塔为明代实心砖塔。鹏图塔、凤鸣塔均为清代空心三合土塔。鹏图塔九级六面,龙峰塔、凤鸣塔都是七级六面,有塔碑可识。 刘山纪念亭,位于泽覃溪背村。亭呈五角形,砖木结构。内立纪念碑。 泽覃革命烈士纪念碑,建在泽覃竹马岗。 此外,城郊尚有沙洲坝河坑村诵芬亭,泽覃石水村风雨亭塔,绵江八景之绵江浸月(又称双江望月、双江浸月、双江竞月)、浮波烟艇、双清柳渡、龙山拥翠、大障云樵等景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赠旗大会旧址,位于武阳竹头下村。1933年1月,临时中央政府号召苏区人民开展春耕生产运动,支援革命战争。同年5月19日,毛泽东代表临时中央政府在此召开赠旗大会,授予武阳区和石水乡“春耕模范”奖旗。 武阳革命烈士纪念塔建在武阳坪埠岗,方体尖顶,砖石结构。 文魁阁,又名福主庙,位于武阳黄田村。清代建,双层重檐土木结构,阁楼底层面阔3间,进深2间,檐廊两端墙分别嵌有纪年纪事石碑。重檐以琉璃瓦做成,且有瓦当。 望江亭,位于武阳村。武阳村下新屋还保存有苏区时,以墨笔绘并用文字组成画面如狗状,讽刺国民党如走狗的壁画。 宋瓷窑址,位于谢坊迳桥村。该窑南临绵江,西界会昌,依山而筑。窑长60米,宽3米;窑具、瓷片等器物出土范围2000平方米。生产品为南宋时龙泉窑系青瓷器。 还有拔英乡系以曾拔英烈士的名字命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位于云石山顶,原系古寺,占地306平方米。石灰岩的云石山,孤立突兀,绿树成荫,奇伟而清幽,颇宜游览憩息。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又是中央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所以称它为长征第一山。云石山脚下的丰垅村被党史专家誉为长征第一村。1934年7月,正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硝烟四起,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最为激烈的时刻,原驻在沙洲坝的中央机关,已暴露,为安全起见,所有中央领导机关都移迁到较为隐蔽的云石山,并分散在就近的各个村庄。中共中央局驻在丰垅村的马道口,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驻在田心村岩背、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驻在田心村沙排,少共中央局驻在田心村老屋场,临时中央政府就驻在云石山头的寺庙之中。在这里居住和工作的有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以及贺子珍和部分工作人员。毛泽东在云石山居住期间,由于王明“左”倾路线领导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面对国民党军的强大兵力,不考虑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在军事战略中出现了严重错误,致使红军在战斗中非常被动,损失惨重,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毛泽东看到眼里,痛在心中,向中央提出了很多正确的建议和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纳。深明大义的毛泽东,仍然以革命事业为重日夜操劳,他还从这里前往于都、会昌等地作调查研究并指导工作,以尽可能地扭转局面。1934年10月初,国民党的北路军和南路军对兴国、石城、长汀和会昌等地进攻。红军粉碎 “围剿”的希望已经断绝,鉴于情况紧急,中央领导人作出了战略大转移的决定。10日,中央机关的领导齐聚在云石山的路旁,编入军委第一、第二野战纵队,踏上长征路。此时,在云石山成立了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主任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丰垅村马道口)继续领导苏区军民坚持革命战争,以保留革命火种。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