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
新闻类
>>
特稿精选
>>
正文
周红兵:龙南客家风情旅游区——赣州旅游之十七(图)
2010-02-04 16:00:44
来源:
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周红兵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投稿
】
【
纠错
】
【
论坛
】
【收藏】
E-mail推荐:
此时,有位随从发现了几株野生金桔,便采摘了一些桔子奉送其母亲吃。其母吃野桔后,遂感舒适,病很快痊愈。李氏便在此地安家落户。为纪念金桔之恩,将其李姓祠堂命名为“桔瑞堂”。
围内房屋的排列走向均按照天干地支、阴阳八卦的布局,有“八卦围”之称。它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生活设施布局科学,四周围墙是用片石砌筑而成,墙厚0.7米,墙高6米,围周长1.5公里。按八卦演化,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建有围门。围门以西门建得高大宽敞,设有门卫,凡举办红白喜事,一般均从此门出入。围墙周边筑有12座炮楼,除东边中楼是三层楼外,其余为两层楼房。其朝外墙上均凿有一排排枪口炮眼,计462个。从南门至西门到北门这段围墙外面,留有两三米宽的护墙地带,并在护墙地外边开挖了2米宽的深水“人工护围河”。
围内东南建有雄伟、壮观的“纪缙祖祠”,为围的核心建筑物。其全部用青砖砌筑而成,占地587平方米。祠堂分上、中、下三栋,属三大门三进府第式建筑,房顶瓦面两侧建有镬耳封火墙,整个祠堂飞檐翘壁,雕梁画栋,气势磅礴。原正厅对面照壁上曾绘有五只蝙蝠的“五福临门”大型壁画图。正中大门两旁竖立着一对青石雕刻的鼓式石狮子,工艺精湛,形象逼真。堂内3栋靠墙两侧,辟有厢房6间。上厅设有神龛,摆放着历代祖先牌位。中厅庭院开阔,正面横梁上高悬“桔瑞堂”巨匾,这里是举行祭祀祖先、聚集议事、娱乐庆典的主要场所。大厅内有7对方形石刻堂柱,上刻10副阴文楹联,楷书遒劲有力。厅内卷棚画,绘有花鸟虫鱼、梅兰竹菊、人物山水、历史故事等160余幅,丹青妙笔,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彩绘古画,虽经百年沧桑,仍依稀可辨,神韵犹在。
纪缙祖祠的左右两侧不远处,建有梨树下、栊梃、新灶下3座厅厦,均为青砖砌筑而成,有的一门两进,有的一门三进,风格各异,独具特色。
梨树下厅厦,百年来,在大片的栗树丛中,长着一小片天然的“梨园”。有一年夏天,围中很多人得了咳喘肺热病,久治不愈。一天,有一要饭老妇入围,讨碗水喝,居民们热情招呼,老妇得知此病情,便说用树上的梨及梨树根煎水熬膏,用淡盐水送服,可治病。众人按此治疗,病治好了。可那些梨树因挖根过多,却枯萎死去。人们寻找老妇致谢,却不知去向。一游方道人劝说,你们别去找了,那老妇是梨山老母变的,是专为百姓消灾治病的。为纪念这些梨树和老妇之功,人们便在“梨园”建名梨树下厅厦,供梨山老母神位。
栊梃厅厦,中也有神奇传说:开挖厅厦墙基时,工匠们在傍晚时分发现地下有一条长2米多的玉石雕刻游龙,重数百公斤,雕刻精美,栩栩如生。族人正欲将玉龙抬到纪缙祖祠时,突然晴天霹雳,天降倾盆大雨,下了一夜,至次日清晨才停,族人去抬玉龙,玉龙已不知所踪。一位老人说,半夜时分,看见玉龙随着雷鸣电闪飞上了天。过了半年,闹元宵的人们舞完香火龙后,将香火龙放在纪缙祖祠,第二天人们发现三条10多米长的香火龙不知怎地转移到了刚建好的新厅厦内,于是族人猜想这是神龙居地,因此便起名叫“龙廷”厅厦,又因此名与皇家相讳,特意在字旁加了一个“木”字,便成了“栊梃”。
新灶下厅厦,是围内最后建成的一座厅,竣工于明代嘉靖末年。因后建故起名“新灶下”。然而就在这个厅厦里却走出了两位五品大夫。清朝康熙年间,十六世元方位住进新灶下,生下3子,最小的儿子士旭于乾隆十年考中进士,历任知县、知府,直到刑部福建司主事加一级,诰赠奉直大夫;十八世遇璋考中进士,候选儒学正堂,诰封侍诏,钦点五品大夫衔。据史料记载,栗园围在明清时曾出过25位举人,围内仍保存的一些系马桩,就是有功名身份的人的标志和见证。
|<<
<<
<
1
2
3
4
5
6
7
8
9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周红兵:寻乌东江源区与青龙岩游览区——赣州旅游之十六(组图)
·下一篇:
胡俊峰:一场无名的战斗——一渡赤水后红军驰骋黔北群山(组图)
loading...
评论加载中...
·
红色资源变物质财富 赣州旅游大戏亮点纷呈
·
特稿:中央苏区重要组成县份——石城赣江源与通天寨旅游区——赣州旅游之七(组图)
·
特稿:兴国将军县旅游区——赣州旅游之四(组图)
·
风景这边独好——会昌汉仙岩旅游区——赣州旅游之六(组图)
·
周红兵:风景这边独好——会昌汉仙岩旅游区——赣州旅游之六(组图)
·
宁都起义及翠微峰旅游区——赣州旅游之五(组图)
·
周红兵:宁都起义及翠微峰旅游区——赣州旅游之五(组图)
·
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旅游区——赣州旅游之三(组图)
·
周红兵: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旅游区——赣州旅游之三
·
以瑞金为中心的红色旅游区——赣州旅游之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本
站检索:
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来源
红色旅游深度发展呼唤扩展内涵和延伸范围(组图)
毛泽东的四大读书方法
红色特工阎宝航
红树林里的红色记忆
参加红军是我一辈子的骄傲
半斤黄油
金色的鱼钩
我的长征故事
聚焦宁都起义
应正确客观地评价陈独秀的一生(组图)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李德生在安徽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主席语录
特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
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