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卢丽刚(1965— ),男,江西余江人,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硕导、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发表论文70余篇,在《求实》杂志内参、《中国社会科学内刊》等处发表调研报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出版《井冈山红色旅游文化》、《南昌红色旅游资源研究》、《赣南红色旅游资源研究》专著3部。现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06BKS035)。
一、研究背景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源于2008年3月提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据《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2006-2010)》,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应包括南昌市9县(区)、九江市12县(市、区)、上饶市12县(市、区)、景德镇市4县(市、区)、鹰潭市3县(市、区)和抚州市2县,共42个县(市、区)。当前,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强调要科学论证,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规划,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保护和开发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重要旅游资源,发挥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功能,有利于促进该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步伐。
(二)、江西红色旅游的发展和理论研究存在不平衡性。井冈山、瑞金等地红色旅游因资源数量多、品位高而取得了较快发展,相应的理论研究较多;而由南昌、九江、上饶等组成的鄱阳湖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滞后,相应的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因鄱阳湖地区水资源、植物资源和鸟类资源丰富多样,已有的研究对该区生态旅游研究较多,红色旅游研究偏少。
(三)、该地区不少红色旅游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德兴市绕二镇重溪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国工农红军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旧址被烟火薰得漆黑,破烂不堪,墙上有一个个洞 ;横峰县葛源镇的少共委、团省委、邮局旧址等,由于人员有限、缺乏经费等原因,均遭受不小的破坏 ,需要加强整合与开发力度。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可行性
(一)、重要前提——资源禀赋丰富
该区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举世闻名的“英雄城”,拥有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朱德军官教导团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小平小道、革命烈士纪念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方志敏烈士墓、方志敏广场、新八一大桥等红色资源。上饶曾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有上饶集中营旧址、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等。九江曾是八一起义策源地和起义主力部队的出发地,也是秋收起义第一枪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拥有国民革命军第24师叶挺指挥部旧址、“小划子会议”会址、马迴岭火车站、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山口整编会议旧址、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等,还有庐山会议旧址及庐山别墅建筑群、庐山中四路286号别墅、万家岭战役遗迹等。鹰潭曾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上清镇会师旧址、贵溪周坊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贵溪白田乡“四门山”红色堡垒旧址、志光镇、邹韬奋故居、余江血防纪念馆等。景德镇有“瑶里新四军改编”旧址、瑶里陈毅故居、小源暴动旧址、乐平烈士陵园、中共赣北特委旧址、乐平众埠镇界首村红十军建军遗址等。其它高质量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十分丰富,分布相对密集(见表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各具特色,互补性强(见表2),足以满足旅游类型发展多样化的需求,为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二)、内驱动力——各级政府支持
江西省委、省政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高度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今年两会期间,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率江西代表团召开了主题为“关于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构想”的记者招待会,目的是进一步扩大社会各界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关注和支持。为了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规划得更科学、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江西省政府具体组织设立了10项前期研究课题,每个课题资助50万元,在国内外招标。关于鄱阳湖生态的研究,已有5项重大课题列入国家课题,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江西省委宣传部等4部门举办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建设高峰论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纲要(初稿)已编制完成,一系列的重大举措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得到了广泛的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整合、开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这一无烟产业、朝阳产业,是整个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迎合了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性区域的需要,而且还有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这样各级政府必然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