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80年前,因了那场波澜壮阔的保卫战,黄洋界,这个原本名不经传的山冈,从而在井冈山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光如白驹过隙,80年转瞬即逝。如今,昔日的战场早已成了井冈山旅游区的“核心磁场”,当年的哨口也成了井冈山展示、传承红色文化和弘扬井冈山精神的“第一窗口”。虽然金戈铁马渐远,哨口的硝烟已悄然散去,然而,在这块厚重的红土地上,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管理处全体职工用青春和汗水,以满腔的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在这里痴痴守望着、勤奋工作着、默默奉献着。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真心付出,黄洋界以越来越靓丽的景致、越来越和谐的环境、越来越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拥有的无限魅力而赢得众多游人的青睐和嘉许。
昔时炮火连天地 恰是今日演兵场
黄洋界,远离城区,是井冈山旅游区目前开放的20多个景点中海拔最高,位置最偏,客流量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生活和工作条件最艰苦的一个景点。怎样把这样一个虽有吸引力但缺乏区位优势、虽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但旅游环境与之相比曾一度不太相称的景点建设好、管理好、经营好,使她成为整个井冈山乃至全国红色旅游行业的一面旗帜?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领导层在摸索中认识到,只有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加强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增进集体凝聚力,增强职工的职业神圣感和使命感,从而牢固树立“馆兴我荣,馆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抓落实、干实事、务实效的整体合力,才是黄洋界图谋发展的先决条件。
为此,自1986年黄洋界哨口管理处正式组建以来,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紧抓思想作风建设:充分利用黄洋界独特的人文景观,并结合时代特性经常性地组织该处职工学习时事政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井冈山精神,不断提高职工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紧抓业务学习:连续十多年来从该处选派工作人员赴全国各地先进博物馆、纪念馆、著名景区景点参观考察学习,从而获取更多的服务管理经验;多次选派该处的骨干赴广西桂林、湖南韶山等风景名胜区挂职锻炼以及参加市委组织的挂乡包村工作,以提高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鼓励职工参加文化学习,对于自学考试给自己充电的职工进行经济补贴;坚持每年进行一次在岗培训,其中重点进行文物法规、文物管理、讲解业务、旅游管理的学习,使该处的文管员、讲解员、售(验、督)票员、保卫员、保洁员都能得到专业训练;打造人才培养基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了提高职工吃苦耐劳和实际工作能力,原则上要求所有男职工必须在黄洋界至少工作2至3年以上并有所建树才能视情调入机关或其他景点;女职工也要按要求在黄洋界参加学教活动和体验生活。十多年来,该馆80%以上的职工均在黄洋界工作和生活过,中层以上干部中大多数都是从黄洋界管理处岗位上提拔的。仅近年来获得提拔的就有副馆长席平、编研室主任饶道良、行政办主任高平、陈列科主任陈国禄、基建科科长李弋、主任陈海庭,小井管理处主任喻志凌,黄洋界管理处现任主任朱智渊、副主任邓山等都曾是该处业务骨干,其中好多职工经过黄洋界“淬火”、“煅造”后成为行业技术能手、专业尖子。正是通过对职工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随机教育,再加上经过“基地”的培养锻炼,从而充分地发挥了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大家的积极因素,浓厚了大家想干事、会干事、勤干事的氛围,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业务基础。这些年来,黄洋界管理处工作人员虽然常有变动,但始终能保证政治上忠诚可靠、思想上稳定健康、行动上协调一致,工作上吃苦耐劳。近年来,黄洋界在年接待参观人数达60万人以上,重要团体年均数十个,省部级以上重要领导人年均数十位的情况下,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