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 中国高级检察官 徐州战争历史研究会 研究员 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检察院 邮编221006 电话(0516)5800887 手机 13505218089 信箱 yxyjating@yahoo.com
此稿史实无误,文责自负 注释
(1) 粟裕,当时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1948年5月,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同年11月初,任中共准海战役总前委成员;1949年1月初,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兼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2)毛泽东,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
(3)停战令,指1946年1月10日国共签订停战协定下达令。
(4)蒋介石,指中国国民党总裁、中国国民党军最高统帅、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
(5)整军会议,指1946年1月,蒋介石在南京召开整军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将抗战中扩编的6百万国民党军精简压缩到86个整编师(实际一个师等于一个军),248个旅(实际一个旅等于一个师),总兵力为430万人,并在新街口检阅了号称王牌五大主力之一的张灵甫第七十四师(军),意在提高军威军力,为发动内战作准备。
(6)五师,当时指原新四军李先念,该师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任司令员兼政委,1948年4月,任中原野战军第二副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改为中原野战军。
(7)(8)(10)(14)(16)(17)(19)(24)(27)(28)(29)(39)(41)(43)(46)(54)(57)(67)(69)
(71)(72)摘自淮海战役纪念馆档案厅“战役前夕粟裕和毛泽东文电往来”部分。
(9)谭震林,当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副书记、华中野战军政委、华东野战军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第三野战军第一副政委兼第七兵团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
(11)张鼎丞,当时任中央党校二部主任、华中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东局组织部长。
(12)邓子恢,当时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书记兼华中军区政委,1948年5月任中原局第三书记兼军区副政委。
(13)蚌,当时指津浦路蚌埠北段。
(15)苏中战役,指1946年7月,粟裕同谭震林一起发起指挥了对苏中之敌的七次进攻,履战履胜,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
(18)未寒,即8月14日。
(20)七战七捷,即苏中战役。
(21)刘邓,刘指刘伯承,当时任中原军区司令员、中原野战军司令员,1948年11月,任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1949年1月,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邓指邓小平,当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政委、中原野战军政委,1948年11月,任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书记;1949年1月,任第二野战军政委旋兼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
(22)西兵团,当时指由华东野战军参谍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指挥掩护刘邓进军大别山战场的西兵团,该兵团改为第八兵团陈士榘任司令员,唐亮兼任政委。
(23)津浦,即津浦铁路。
(25)运河,即京杭大运河。
(26)平汉,即平汉铁路。
(30)陈粟,陈指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及党的前委书记,1948年5月,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第二书记(仍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及党的前委书记);1948年11月,任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常委;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及党的前委书记。粟即粟裕。
(31)王宋,王指王必成,当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后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宋指宋时轮,当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后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司令员。
(32)陈唐,即陈士榘、唐亮。
(33)西线兵团,即西兵团。
(34)沙土集战役,指1947年9月初,陈粟率六纵南渡黄河,国民党整编第五十六师(军)从曹县北犯,7日进至沙土集地区,陈粟令陈唐指挥3个纵队从南北夹击,经两天激战,将敌第五十六师全歼,迫使敌从大别山和山东战场抽调4个整编师来援,又被消灭之。中央军委在贺电中指出:沙土集战役的胜利,对于整个南线战局的发展有极大意义。
(35)陈谢,陈指陈赓,当时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后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谢指谢富治,当时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政委,后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政委。
(36)外线兵团,指1947年5月上旬,华东野战军以第三、第八、第十纵队为右翼兵团,即陈唐西线兵团;以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纵队为左翼兵团,即叶陶东线兵团,左右两翼统一组成外线兵团,由粟裕兼任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配合刘邓执行外线作战任务。
(37)城南庄,当时指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
(38)忽集忽分,即要有突然性。
(40)一兵团,即一个兵团的兵力。
(42)叶王陶,叶指叶飞,当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后任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王指王必成。陶指陶勇,当时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后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军长。
(44)卯有,即4月25日。
(45)卯世,即4月30日。
(47)胡志明,指越南劳动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
(48)湖南,指毛泽东籍贯。
(49)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指1948年5月初,中央书记处讨论战略和建立华北、中原解放区问题,陈粟应召参加会议。会议首先听取并采纳了粟裕的战场战略设想和建议,决定华野3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仍留中原作战。会议决定建立华北和中原解放区及党政军领导机构。
(50)豫东战役,指1948年4月,在中原野战军一部协同下,粟裕指挥进行大规模的攻城打援作战。这次战役的胜利使中原、华东战场的形势出现新的转折。
(51)黄伯韬,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司令官。
(52)王耀武,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山东省保安司令官、山东军管区司令官等职。
(53)苏北兵团,指1948年初,韦国清率华野第二纵队从山东南下,与陈丕显会同苏北敌后坚持斗争的第十一纵队、第十二纵队组成苏北兵团,韦国清任司令员、陈丕显任政委,开展对敌斗争新局面。
(55)武汉集团,当时指国民党军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集团军。
(56)徐州集团,指当时国民党军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集团军。
(58)辽沈战役,指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
(59)何基沣,中共地下党员,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第一副司令官,原国民党军第七十七军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四军任该军军长。
(60)张克侠,中共地下党员,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第二副司令官,原国民党军第五十九军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三军任该军军长。
(61)黄兵团,即黄伯韬兵团。
(62)张震,当时任华东军区参谋长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
(63)刘汝明,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四绥靖区司令官。
(64)李邱,李指李弥,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官。邱指邱清泉,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兵团司令官。
(65)黄维,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官。
(66)孙元良,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
(68)虞,即7日。
(70)刘陈邓,即刘伯承、陈毅、邓小平。
(73)刘峙,当时任徐州“剿总”总司令官。
(74)新建兵团,指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敌将蚌埠李延年第九绥靖区改为第六兵团(辖三个军,即第九十九军和从葫芦岛撤来的第三十九军、第五十四军),刘汝明第四绥靖区改为第八兵团(辖三个军,即第五十五军、第六十八军、第九十六军),两兵团集结北上救黄维。
(75)寥运周,中共地下党员,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第八十五军第一一零师师长。
(76)黄子华,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第八十五军第二十三师师长。
(77)小李庄,指当时第二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河南省永城县南临涣集小李庄。
(78)蔡凹村,指当时第三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安徽省萧县西蔡凹村。
(79)空投停止,指杜聿明集团受困期间,国民党军运送食品等物的救济运输飞机,因天气恶劣停止了空投。
(80)四十四军,指国民党军李延年第九绥靖区所属王泽溶第四十四军,1948年11月6日,从海州沿陇海路西撤,改归黄伯韬指挥,黄伯韬兵团待该军到达后开始由新安镇向徐州靠拢。
参考书目
《毛泽东军事文集》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年版
《陈毅军事文选》
《粟裕军事文集》
《淮海战役》 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8年版
《淮海战役亲历记》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3年版
《淮海决战案》 南京政府国防部1948年11月2日
《徐蚌会战计划》 南京政府国防部1948年11月3日
《国民革命军战役史》 第5部《戡乱》 国民党史政编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