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芳后代向恩人王之臣后代敬献牌匾集体合影
林春芳后代与恩人王之臣后代亲切交谈
林春芳后代与恩人王之臣后代亲切交谈
林春芳后代与王之城后代在臭泉沟合影
林春芳与妻子
林春芳之二女儿林朝胜紧握恩人王之城后代的手亲切交谈并赠送了慰问品
王之臣夫妇
2017年中秋节,在张掖市民乐县顺化乡曹营村的王氏墓地,来了几位身着军装的特殊客人,表情庄严而肃穆。在一块墓碑前,他们停下脚步,向埋葬在这里的墓主人鞠躬致敬,并将一束菊花轻轻放在墓碑前。这个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故事:“一九三七年四月,营救红军将士贺主成林春芳等七人,慷慨解囊相助指路东返略纪其事高风亮节以昭子孙”。墓主人叫王之臣,来到这里的几位特殊客人,便是林春芳的二女儿林朝胜和她的爱人郭伟、林春芳的小儿子林东平和侄子葛江洋。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林朝胜一行四人从辽宁沈阳专程来到张掖,祭拜和看望王之臣老人及其子孙,延续一份跨越了八十年的恩情。
1937年,红西路军石窝分兵后,红西路军30军医生林春芳等人由88师师长熊厚发带领向东行进,后因熊厚发受伤需要照顾和治疗,林春芳被组织安排跟随熊厚发行军。小分队在祁连山里迂回一个月后,再次分散行动,林春芳一行7人来到位于民乐县祁连山下的一个小山村,由于连续几天的寒冷和饥饿让林春芳一行人精疲力尽,为了尽快找到补给,他们趁着夜色连敲了几户人家的门,但是普通百姓家根本没有余粮给他们吃。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林春芳敲开一个大户人家的门,请求乞食投宿,这户人家便是王之臣家,王之臣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收留了他们,当天夜里让他们吃了饱饭。由于马家军正在各地疯狂搜捕西路军流落失散人员,为了保护林春芳等红军的安全,第二天,王之臣装上炒面和干粮,将林春芳他们送到离村子三里地的臭泉沟的窑洞里,那是王之臣放牧和耕种山地用的几口窑洞。每天晚上,王之臣都会差人给他们送水送饭送干粮,还杀鸡炖汤给红军补充营养。就这样,林春芳等人在王之臣的掩护与帮助下,在窑洞里躲避了十几天。为了不连累王之臣,林春芳等人决定转移,临走时,王之臣给还给他们带足了干粮和炒面,这让林春芳等人大为感动,并留下字书以志不忘。
离开王之臣家,林春芳等人继续向东行进。由于在雪地里行军留下了脚印,他们很快被马家军的骑兵追上,并在被俘后关押在了武威的监狱。1937年12月,经党中央营救,林春芳回到了延安,重新开始自己热爱的部队医务工作。
1949年9月,已经担任西北军区卫生部第四后方医院副院长的林春芳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解放民乐,在几经辗转后找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王之臣。十二年后再重逢,林春芳向部队首长报告了实情,并让司务长准备饭菜招待了王之臣。那天夜里,林春芳和王之臣在老乡家的热炕上畅谈了一夜。次日,部队奉命向张掖挺进,为酬谢王之臣的救命之恩,林春芳把自己的坐骑送给了王之臣。
那年的中秋节,林春芳随部队驻扎张掖,王之臣让大儿子王得志带着家乡的月饼和土特产专程去张掖看望林春芳。王得志离开时,林春芳送了他一套衣服和鞋袜,还给王之臣带了两条纸烟。不久,林春芳跟着部队离开张掖去了兰州,部队进行整训,开赴朝鲜战场。1949年10月,林春芳写信和托人带话给王之臣,想帮助他的儿子王得志找工作,王之臣没有回音,林春芳也随部队赴朝鲜参战。自那以后,两家断了联系。朝鲜战争结束后,林春芳先后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第二十六陆军医院副院长,东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院长,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一副院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等职,1993年12月在沈阳逝世,享年81岁,而王之臣也早在1954年去世,享年71岁。
父亲林春芳去世后,女儿林朝胜等人一直在寻找着父亲念念不忘、曾经营救过自己的王之臣老人及其家属。在经过张掖市委党史研究室多方寻找联系后,林朝胜等人终于在今年中秋节——这个亲人团圆的日子见到了王之臣老人的亲属。两家见面分外亲热,畅谈起1949年两个老人最后见面的那个中秋节,仿佛就在昨天。
秋分节气后的民乐,秋阳杲杲,层林尽染,祁连雪山近在眼前。迈过在西北随处可见的芨芨草,顺着王之臣家人及亲属的指引,八十年前曾营救过西路军医生林春芳的王之臣老人的墓地越来越近了!在王之臣老人的墓前,抚摸着老人的墓碑,回顾八十年前王之臣老人营救自己父亲林春芳的那段往事,已是64岁的她几度哽咽。在王之臣的墓碑前,林朝胜深情地说道:“老人家,我代表我父亲看望您来了,80年前,您冒死救了我父亲,没有您的相救,就没有我父亲,就没有我们全家,我代表我父亲,代表我们全家向您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祭拜完老人,顺着一路秋色,一行人又来到林春芳等七位红军当年藏身的臭泉沟王家大庄子的窑洞。窑洞多数已经坍塌,听王家老人回忆说,原来的窑洞挖得很深,一直可以通到后山,王之臣老人之所以将他们安置在这里,也是为了防备马家军搜捕时便于逃跑转移。八十年前那个初春,正是在这些窑洞里,王之臣老人冒着全家人被马家军迫害的危险,为林春芳等七名红军提供庇护和给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