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李平余在张掖甘浚堡战斗中左腿中弹负伤无法行走,部队到临泽后,总政治部同志把他寄居在沙河堡农民尤正义家养伤。临走时对李平余说:作为一个红军战士,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不能放弃革命斗争,安心养伤,咱们的人一定会回来的。这些话一直鼓励他度过后来的种种艰难困苦,大军走后他住在尤正义家养伤。为躲敌人耳目避免迫害,白天躺在一件僻静的夹墙里反加门锁,晚上村民们快睡的时候,悄悄出来同尤正义的家人围坐在炕上,给他们讲革命的道理,如“红军是什么样的队伍”、“他们为谁打仗”、“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等等。日久天长尤正义的亲邻在晚上也来听革命故事,听着听着,不少人感动得流泪。后来人越聚越多,串连到40多人来听,每晚讲到深更半夜人们还舍不得离开。每次都用一句话结束:“等着吧,红军一定会回来的。”国民党县政府警察和马家军借口搜捕流落红军敲诈勒索,三天两头清查户口。尤正义和他的亲朋好友每日都为李平余的安全提心吊胆。一次尤正义的亲戚李桂香送来敌人清乡的消息,尤正义和他的亲戚在夜间把李平余背到5里远的土窑洞里躲避,时值农历二月气候寒冷,尤正义每天在天黑的时候给李平余送饭菜充饥。这样躲了40多天,又回到尤家养护数日,病伤虽有好转,但走路还是不便,心想去找部队,怎奈路途遥远,无法行走。一天听尤正义说,距沙河30里路的北面鸭翅渠(今鸭暖乡)流落下十几个红军,叫李平余去找他们。这时本地保长向敌人密告了尤家藏匿李平余的事,无奈只好到鸭翅渠讨饭度日。时间一长终被敌人发现,马家军的副官张之林带一帮匪兵将李平余抓去审问:“你们是什么人?”“我是中国人。”“你的枪支在哪里?”“我的枪藏在红军手里”敌人问不出一句口实,便恼羞成怒,指使匪兵把李平余用绳索捆绑吊在屋梁下,用皮鞭抽打,要看一下他的骨头有多硬。酷刑拷打多次,他浑身溃烂,皮开肉绽,晕了过去,终未掏出一句话。敌人为了借机发财,把当地一个搞税务的支援叫来作担保,处理一石五斗麦子(600斤)才把李平余保释出来。一石五斗麦子对一个讨饭人不是个轻松的数字。李平余讨一碗吃半碗,含辛茹苦积蓄了三年,还请了这笔救命债。
(李平余 1908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南西区汤汇乡大冲村一个贫苦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中国共产党,担任了乡苏维埃政府委员,这年10月加入六安县红军独立团。1930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25军73师217团,先后担任班、排、连、营长和团政治部干事等职。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1935年4月,李平余随红四方面军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征途,参加了长征途中的数次战斗和懋功会师、毛尔盖会师。三大主力会宁会师后随四方面军西渡黄河开始西征。在张掖甘浚堡战斗负伤,后被尤正义救助,后以讨饭为生。1938年在鸭暖乡昭武村安家落户娶妻成家,当鞋匠,以修补钉鞋为业维持生活。解放后先后担任了区农会主任、乡长、农业社党支部书记等职。1960年10月逝世,61岁,后继有人,儿孙满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