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语】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目前,举国上下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长征,是英勇伟大的!长征,是神圣无比的!长征,是史无前例、举世无双的!无论怎样宣传,怎样纪念,都不为过!这里,我想说的一点是,在我们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宣传、纪念参加长征队伍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留在根据地、与国民党军进行艰苦奋战、殊死搏斗的红军队伍。比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这支队伍,1933年1月在湖北麻城大畈(现属河南新县)正式组建,1933年10月在我们安徽金寨重建,1934年11月在安徽岳西再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重建的红二十八军坚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骨干力量,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二十八军英勇顽强、灵活多变的游击战争,使得党在鄂豫皖地区点燃的革命烈火始终熊熊燃烧,红军用鲜血染红的战旗在大别山上始终高高飘扬,使得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和整体红军的战略行动得到有力的配合!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智勇双全、独当一面的年轻、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能打胜仗的红军队伍,以致后来成为我党领导敌后抗战的重要武装支撑。
红二十八军,虽未长征,却不亚于长征!
有鉴于此,笔者在广泛搜集、整理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的一支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直接诞生于金寨的一支长征一支长征队伍)的长征历史和感人故事的同时,又搜集、整理了几篇有关红二十八军的光荣历史和感人故事。现予以发表,以飨读者、以示纪念。
第九篇 大别山的儿子——刘名榜的红色故事
一、国民党要“学习刘名榜,坚持二十年”
看了这个标题,如果您以为这是一句“革命口号”,那就错了。这是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大别山“反共总司令”汪宪的一句狂妄叫嚣:“学习刘名榜,坚持二十年。”于是可能又有人以为,这个国民党匪徒说到的“学习榜样”,会是他的一个什么同类,这又错了。其实,这位刘名榜,是从红军时期就在大别山坚持斗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都未离开过这里的一位著名的(中心)县委书记、游击队长。
(一)
刘名榜,1902生,河南新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很早就任光山县的区苏维埃政府主席。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离开了鄂豫皖根据地,国民党调集数十万大军“进剿”根据地,蒋介石严令其总指挥梁冠英要将鄂豫皖的红军“完全扑灭,永绝后患,彻底肃清,以竞全功”。国民党部队及地主民团、还乡团在鄂豫皖边界地区实行大规模的搜山倒林、移民并村、强化保甲制,实行“五家连坐”等办法,叫嚣“车尽塘中水,挖尽共产根”。鄂豫皖苏区进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1935年7月,刘名榜被任命为中共经扶县(今新县)县委书记。他领导新县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进行反“清剿”斗争,为红军筹集给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同年8月,中共鄂东北道委书记王福明因病被俘,被光山县反动民团团总黄善安活埋。黄善安杀人如麻,对红军伤病员剖腹挖心、无恶不作。一天傍晚,刘名榜得知黄善安独自在外过夜,立即率便衣队包围了他的住处,处决了黄善安,打击了敌人的猖狂气焰。为深入发动群众,刘名榜采取“敌上山,我下山”的斗争方法,将便衣队化整为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调查保、甲长的活动,摸清敌人动向,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不久,他率领便衣队又消灭了夏家寨反动民团。为红二十八军筹积了大批给养,输送大批青年参加了红军。后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到达鄂东北,表扬他对敌斗争的方法。不久,他就担任了中共罗(山)礼(山)经(扶)光(山)中心县委书记,领导鄂豫边区的革命斗争。三年游击战争中,刘名榜领导鄂豫边区的广大军民坚持武装斗争,保证了大别山革命火种不灭、红旗不倒。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坚持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同年9月,刘名榜率中心县委机关和便衣队到达七里坪待命整编。同时,他正确执行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致函国民党经扶县长胡光禄:“值此日寇犯我河山,民族危亡之际,若同室操戈,豆箕相煎,实乃中华民族千古罪人。要以民族利益为重,放弃前怨。”胡光禄在民族利益前面也回信刘名榜,对我前往改编的便衣队已通知沿途各保迎送贵军,安排食宿。1938年1月,新四军成立,3月,四支队开赴抗日前线。地方党组织领导人郑位三、田东、何耀榜、刘名榜、罗厚福等人组成了四支队后方留守处,刘名榜任留守处副主任。留守处的任务是:为四支队提供兵员、物力、财力和收容伤病员。刘名榜到达郭家河、白马山、卡房一带开展工作,恢复了党的组织,重建了中共经扶县委。为支援四支队前方作战,恢复群众生产,刘名榜与国民党县政府协商,在卡房古店成立了联合办事处,动员群众回乡生产,重建家园。之后,在整个八年抗战时期,刘名榜一直没有离开过鄂豫皖根据地,使我党在这里始终保持着一支武装力量。特别是到了解放战争初期,他和他的游击队,再次处于一个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
(二)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拉开了国共两党战略决战的序幕。对这支革命武装也极为关心。1947年8月29日,在八里畈乡宋畈我野指驻地,邓小平亲自接见了野战军民运部长稂明德同志,对他说:“你已经知道了,我们要把经扶县作为第一个立足点,要在这里安家落户,下决心不走了。经扶那个地方有个游击队,现在还没有接上头。游击队的负责人叫刘名榜,他有多少人,多少枪都不知道。现在你去找,你去经扶,公开身份是县长,实际是县委书记兼县长。到新集后,赶快出安民布告,建立民主县政府,开展地方工作。”稂明德接受任务以后,于9月3日上午带警卫团的一个排,半个通讯班和野政文工团近百人到了新集。下午,即往泗店、郭家河一带寻找中心县委书记刘名榜同志。
其实,早在刘邓大军到大别山之前,党中央、毛主席即派郑植惠前来大别山,向中心县委传达了“我军主力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即要挥兵南下,大别山一定要坚持”的指示,这一指示对我中心县委及其新集人民来说,犹如“大旱而遇甘霖”。人们翘首以待,坚持着、盼望着大军早日到来。8月间,人们纷纷传说解放军过黄河的消息,国民党报纸也登载了“刘伯承败走淮南,企图窥视武汉”之类的新闻。许多迹象表明:我们的主力打回来了!中心县委立即发出通知:积极准备迎接大军。所以,当刘邓大军与刘名榜的县委和游击队会合以后,不难想象,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三)
一个普通农民出身的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在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中,任一个县的领导达20年之久,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于是,在50年代中期,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严寄洲,以刘名榜为原型,将他的事迹拍成电影《五更寒》。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五更寒》电影正式上映,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他,称他是“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一面红旗”。
二、共产党“一定要找到刘名榜”
1947年8月27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主力通过陇海路、涉越黄泛区、激战汝河、强渡淮河,终于抵达大别山区。在大军南下前,邓小平了解到,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主力突围时,曾留下一部分武装坚持大别山斗争。在这些武装中,以刘名榜领导的罗(山)礼(山)经(扶)光(山)中心县委(现鄂豫皖边界的大别山区)和游击队的影响最大。
来到大别山后,邓小平曾说:“经扶这一带有个中心县委和游击队,负责人叫刘名榜,他有多少人,多少枪,我们都不太清楚。现在,我们要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困难很多,而他们对当地情况熟悉,对敌斗争经验丰富,所以,必须尽快找到他们。”
去年11月28日,本报特派采访组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原经扶县),当地从事党史研究20多年的晏慎钧老人与一些亲历者向我们讲述了刘邓大军寻找“大别山的儿子”——刘名榜的故事。
(一)刘名榜是“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一面红旗”
刘名榜是经扶县郭家柯乡莲花村人,1902年出生,1928年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鄂豫暴动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长期坚持大别山斗争,当地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大别山的儿子”。
中原突围前,刘名榜奉命担任中共罗礼经光中心县委书记。当时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曾风趣地对刘名榜说:“刘名榜,你要是‘革命到底’了,我回来给你树纪念碑!”
中原军区主力突围后,刘名榜带领中心县委和游击队一直在经扶、罗山、黄安、麻城等地坚持斗争。在敌人的残酷的“围剿”中,他们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一连数月被敌人围困在深山密林中。敌人还把刘名榜的母亲和妻子带到山上喊话,要挟刘名榜屈服,而刘名榜却鼓励同志们:“无论斗争多残酷,生活多艰辛,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决不让大别山革命的红旗在我们手中倒下!”在他的率领下,游击队多次主动出击敌人,惩办了一批极为反动的保长、叛徒,打击乡保武装,在大别山造成很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刘名榜曾担任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等职务,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他为原型,将他在大别山战斗的事迹拍成电影《五更寒》。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刘名榜,称他是“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一面红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