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语】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目前,举国上下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长征,是英勇伟大的!长征,是神圣无比的!长征,是史无前例、举世无双的!无论怎样宣传,怎样纪念,都不为过!这里,我想说的一点是,在我们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宣传、纪念参加长征队伍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留在根据地、与国民党军进行艰苦奋战、殊死搏斗的红军队伍。比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这支队伍,1933年1月在湖北麻城大畈(现属河南新县)正式组建,1933年10月在我们安徽金寨重建,1934年11月在安徽岳西再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重建的红二十八军坚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骨干力量,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二十八军英勇顽强、灵活多变的游击战争,使得党在鄂豫皖地区点燃的革命烈火始终熊熊燃烧,红军用鲜血染红的战旗在大别山上始终高高飘扬,使得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和整体红军的战略行动得到有力的配合!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智勇双全、独当一面的年轻、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能打胜仗的红军队伍,以致后来成为我党领导敌后抗战的重要武装支撑。
红二十八军,虽未长征,却不亚于长征!
有鉴于此,笔者在广泛搜集、整理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的一支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直接诞生于金寨的一支长征一支长征队伍)的长征历史和感人故事的同时,又搜集、整理了几篇有关红二十八军的光荣历史和感人故事。现予以发表,以飨读者、以示纪念。
第七篇:鄂豫皖红军的“特种部队”——手枪团
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我们不难注意到鄂豫皖红军的一种特殊部队编制——手枪团。它最初出现于1934年红二十五军准备长征之前,建立了第一支红军手枪团。红二十五军走后,继续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红二十八军,在建军初始,虽然总兵力只有四个营,但是也建立了一支300余人的手枪团,直属于军部。
以现在的眼光看,我们可以说,手枪团是当时红军的一支“特种部队”。
(一)
就其起源而言,“手枪部队”本身并不是红军的创造,在北洋军阀中就有过。但其最初主要是作为警卫部队出现的,并无“作战兵种”的意义,一般编制都不大,有的干脆就叫做“手枪队”,当时最大的编制就是手枪营了。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的手枪团编制,也与旧军队有关,当时围剿鄂豫皖苏区红军的有北洋军背景的一类国民党部队——前西北军部队。例如,吉鸿昌的二十二路军,梁冠英的二十五路军,郑廷珍的独立第五旅等,都曾经是冯玉祥的西北军旧部。这些部队中,稍微大一点的,如吉、梁所部,都有手枪团。在一支军一级部队中,搞到一个团这样大的手枪部队编制,显然不纯粹是卫队性质的了。其实,在西北军发展的中期,“手枪部队”已逐步地脱离了纯粹警卫部队的特点,开始有了“特种兵”的性质。1926年西北军在山西与阎锡山的部队作战时,时任军长石友三,曾派了一个旅的手枪部队(约3000余人,一个军显然不需要这么大的警卫部队),一手执“自来得”手枪,一手执大刀,把晋军打得闻风丧胆。自那时起,西北各级都设置了规模比较大的手枪部队:一般而言,方面军下辖一支手枪旅,军下辖手枪团,师下辖手枪营,手枪部队官兵均装备以驳克枪、大刀等。一遇关键时刻,手枪部队官兵便一手执手枪,一手挥舞着大刀,大呼大叫地接敌近战,这种凶猛无比的战术突击,往往未战而首先给敌军以强大的心理震慑,将其意志力迅速打垮。这在与蒋介石部队乃至日本军队作战中,都可以收到很大效果。所以可以叫做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特种兵”。
红军的手枪部队,与西北军有一定关系。不过,最初红四方面军开始编制这种部队时,也还只是起警卫部队作用,所以开始也只编到“队”,最多编到营一级。因此,在我军的沿革介绍中,除了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都看不到“手枪团”这样的编制(一般“沿革”都只介绍到团)。
(二)
那么,为什么红二十五军和二十八军部队规模小了,反而要采取这种规模比较大的“手枪部队”编制呢?——这就与后来战争形势的变化有关了。
在红四方面军时期,随着部队规模扩大,主要作战对象,逐渐从国民党军的营、团级单位为主,转变到以师、旅级单位为主。与这种对象作战,战斗时间一般也会比较长一些,例如苏家埠之战,就持续了好几个月。但到了红二十五时期,部队规模缩小,作战对象也就缩小到以国民党军的旅、团级单位为主,除了七里坪那种失误之战外,作战时间一般都比较短促。而到了红二十八时期,部队规模进一步缩小,作战对象就更小了,在主动出击的情况下,一般对手都以营级以下单位为主,很少与敌军团级以上的单位作战,作战时间一般也就很短,少的只有超过6、7个小时。另外,就是在敌人实行拉网式、大规模“清剿”情况下,遇敌偶然性增大,有时我军在突然接敌时,在数量上就可能一点也不占优势。在这样的战争形势下,建立一种规模稍大一点、突击力很强的部队,使其在关键时刻进行强大的战术突击,有利于较快地改变战场形势。像1935年的桃岭战斗,我军总计约五个营的兵力,敌军实际投入兵力先后接近两个团,属于双方实力差别不大的一次战斗,在这种战斗中,把手枪团作为突击时的一支生力军,就会有较大收效。还有一点,那时候的战斗,到了最后决战时,往往是以白刃格斗结束,在这种情况下,短距离的抵进射击的机会很多,手枪就可以发挥比步枪更有效的作用。1937年夏季白羊山战斗中,我特务营与东北军作战,双方兵力差别并不大,在最后的近距离混战中,李世焱同志所率手枪团的一个分队,以快速、准确的抵进射击,迅速击毙击伤了大量敌人,为最后歼敌起了重要作用。
手枪团战士的装备,除了配以手枪与西北军有一点类似外,其余均考虑其战术突击队的特点而设置:一般每人还配有马步枪一支,这是考虑到,部队同时也经常与敌较远距离作战,但又不能背负过重,马步枪就比较合适。红二十八军手枪团没有像西北那样普遍配有大刀,白刃格斗时,一是靠手枪抵进射击,二则靠马步枪上的刺刀和枪托。根据这种装备的特点,其兵员也要求更强一些:一是单兵作战力强,反映灵敏,枪法准确。像第一任团长余雄同志,就曾带一个班打垮张学良一个营。二是近距离格斗能力强,所以体格一般都很强健,像在手枪团担任过分队领导职务的李世炎、邓少东等同志,身材都比较高大,体力很好。后任团长詹化雨(金寨人),虽然个头不大,但身强力壮,短小精悍,反应敏捷,头脑清楚。
(三)
随着战争形势越来越残酷,红二十八军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小规模游击战增多,就更需要“特种部队”了。手枪团,也就越来越多地作为侦察兵、突击队、尖兵、(排、班)哨兵等特种兵使用了。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手枪团作为突击队使用中的“化装偷袭战术”,这是红二十八军三年游击战争惯用的一着,在攻寨略堡、过关越卡等战斗中,都非常有效。红二十八军的老战士们,直到很晚都记得詹化雨等手枪团指战员化装袭敌的生动例子。解放后拍了不少有“化装袭敌”情节的电影,像《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奇袭》等,由于那些优秀演员们表演得很“神”,使不少人都觉得那纯粹是一种艺术创造,实际中不会那样“神”。其实,这种看法只对了一半:确实,红军战士多是农民出身,要他们像电影演员那种丰富多彩的表演神情,做起来的确比较难;但是,残酷战争的血与火的考验,又逼得红军指战员不得去认真学习和研究新的作战方法,当他们发现,用“装腔作势”、“装神弄鬼”这套办法,可以有效地克敌制胜时,他们照样可以很快地掌握,而且还可以表现得相当不俗。其实人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当你与荷枪实弹的敌人只有几步距离、而敌人随时都可能识破你时,如果没有超常的镇静、胆量、反应、动作,你就根本无法控制住局面。1936年初,方永乐政委让参谋丁少卿带一营(营长林维先、金寨人)单独活动,他们数次用化装战术,均连连得手。4月下旬的一天,部队活动到湖北黄陂的姚家集碉堡时,丁又想如法炮制攻克之。开始倒也顺利,敌人已经有一个排长出来“迎接”自己的“弟兄”了,可能是连连得手后有一点骄傲的原因,也可能是为了装得更像惯于欺压士兵的国民党军官吧,丁少卿竟然出手打了那个倒霉的排长一个耳光,这种过火表演,使我军意图提前暴露,碉堡里的敌人立刻关门架枪。到这种关键时刻,就看谁出手更高一筹了。结果,还是林维先反应高敌一筹,他突然抓住那个敌排长,一边用手枪顶着他,一边拖着那家伙,迅速掩护部队向后撤退。如果不是林这一先敌动作,而是等敌人架好的机枪先行射击,那么,当时距敌碉堡最近的部队领导,就不知会有多大的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