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语】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目前,举国上下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长征,是英勇伟大的!长征,是神圣无比的!长征,是史无前例、举世无双的!无论怎样宣传,怎样纪念,都不为过!这里,我想说的一点是,在我们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宣传、纪念参加长征队伍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留在根据地、与国民党军进行艰苦奋战、殊死搏斗的红军队伍。比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这支队伍,1933年1月在湖北麻城大畈(现属河南新县)正式组建,1933年10月在我们安徽金寨重建,1934年11月在安徽岳西再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重建的红二十八军坚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骨干力量,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二十八军英勇顽强、灵活多变的游击战争,使得党在鄂豫皖地区点燃的革命烈火始终熊熊燃烧,红军用鲜血染红的战旗在大别山上始终高高飘扬,使得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和整体红军的战略行动得到有力的配合!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智勇双全、独当一面的年轻、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能打胜仗的红军队伍,以致后来成为我党领导敌后抗战的重要武装支撑。
红二十八军,虽未长征,却不亚于长征!
有鉴于此,笔者在广泛搜集、整理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的一支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直接诞生于金寨的一支长征一支长征队伍)的长征历史和感人故事的同时,又搜集、整理了几篇有关红二十八军的光荣历史和感人故事。现予以发表,以飨读者、以示纪念。
第六篇:历史不会忘记——怀念英雄的红二十八军和伟大的高敬亭将军
一、“红旗不倒”大别山!
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山脉。如果没有战争,此处肯定是一个物产丰饶的好地方,更是一个山秀水媚的旅游好去处。
而战争,尤其是1927—1937年的“十年内战”,又使大别山成为英雄的山,成为人民解放军前身——红军的最主要来源之一。人们不妨看一下这样几个简单的数字:在八路军改编初期的三个师、六个旅中,有一个师、四个旅主要来自于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在新四军初期10000余人中,有3100人、即近三分之一的是原鄂豫皖苏区的红军。
在十年内战时期,大别山革命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红四方面军时期”。即从1927年黄麻暴动起,到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这个阶段约5年时间。 第二阶段:“红二十五军时期”。即从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留下红二十五军部分部队坚持鄂豫皖起,到1934年11月重建的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为止。这个阶段比较短,约2年时间。 第三阶段:“红二十八军时期”。即从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起,到1938年1月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为止,约3年多一点。这一阶段,又称“三年敌后游击战争时期”。
这三段历史,昭示出一个事实:无论红军撤离鄂豫皖多少次,大别山的红旗始终都没有倒下,一代又一代的红军,把红旗一直打了下去。而使“大别山红旗不倒”的最后一支部队,就是本红二十八军。
论规模,红二十八军比起它之前的两支老大哥部队(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有些微不足道:红四方面军组建时有2万余人,在鄂豫皖苏区最高峰时达两个军(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3万余人;红二十五军组建时有7000余人,在鄂豫皖鼎盛时期有两个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1万余兵力;而红二十八军组建时,仅有两个团外加一个特务营不足2000人,最多时亦不过2500余人。然而,红二十八军所承受的压力,却一点也不比她的两支老大哥部队小:红四方面军处于第四次“围剿”时,敌我兵力比例是10:3(10万对3万);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时约5000人,国民党围剿部队为80多个团,敌我兵力对比约为16:1;而红二十八军组建时,只有2000余人,国民党军则常保持着50个团兵力对其进行“围剿”,敌我军兵力对比约为25:1。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到红二十八军时期,已经没有固定的苏区,只有一些“白皮红心”的游击根据地,坚持战斗的环境条件几乎到了最低限。
但是,这支部队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而且,最后成为了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部队中最大的一支。她之所以能在最艰难的条件下坚持下来,是因为这支部队,是一支继承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优良传统的部队;是因为这支部队所紧密依靠的,是大别山心向革命的千百万劳苦大众;还因为这支部队里,有一位特殊的领导人、一位可歌可泣的悲壮人物----高敬亭。
二、壮哉悲哉高敬亭!
如果有兴趣使用一下眼下各门户网站的搜索器,大家不难发现:“高敬亭”这个名字,如今已是一个“热词”。
可是,如果退回去40年,高敬亭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物,不仅一般人知之甚少,就是军史界中亦知之不多,就连部队系统中来自一、二方面军的许多人,对其也不甚了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颇耐人寻味的事,却让这个名字渐渐进入了军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目光。这件事,就是毛泽东在其逝世的前一年(1975年),做出了一个很特别的决定——要求为高敬亭平反昭雪,而那时高已死去36年。
随着人们对高敬亭这个历史人物关注得越来越多,人们才越来越发现,他实在是一个既可言其“壮哉”、又可言其“悲哉”的人物。
言其“壮哉”,是因为在高敬亭的领导下:
——鄂豫皖成为南方各省中最大的游击根据地,跨3省45个县,保留了一支由主力红军、地方武装和便衣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不断进行作战,吸引了国民党军队平均约50个团的兵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他红军部队的压力。 ——在未得到中央指示的情况下,红二十八军单独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而且在谈判中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基本立场,使部队在改编时实力丝毫未受损折。 ——红二十八军被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时,编成了3个步兵团、一个手枪团,总兵力达3100人,是新四军中编制和规模都最大、而且装备最好的一个支队。 ——由红二十八军改编的四支队,进行了新四军第一次对日军作战,即蒋家河口伏击战。在此以后直到其被分编为四、五两个支队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四支队成为整个新四军部队中抗日战绩最为辉煌的一支部队。 ……
当然,可以说其“壮”者,还远不只这些。这里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高敬亭在脱离上级领导的情况下,逐步自觉地纠正了鄂豫皖苏区某些“左”的错误,从错误中总结出许多教训。正因为如此,在他的老大哥部队没有能坚持的大别山,他所带的部队却坚持了下来。
而言其“悲哉”,则是因为蹊跷的“高敬亭事件”。这是一个经历了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沟沟坎坎”的事件:
——作为抗战初期地位与陈毅、谭震林等并列的新四军旅级干部高敬亭,其人之被杀,所受之命并不是来自中共中央,甚至没有经过当时直接领导的中原局,而是由一位党外人士的竭力主张,由另几位新四军高、中级干部擅自决定,上报给高的死敌---蒋介石“照准”的。所以,这件事无论怎么看,都叫人不可思议,显然属于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现象。 ——高敬亭被杀后不久,毛泽东在延安就过问了此事,并认为当时以不杀为好。有此缘由,按理说此事早就该平反,但蹊跷的是,党内经过了那么多次的“甄别“运动,此事依然长期无人问津。即便是权重威高的毛泽东1975年再次过问后,两年内亦未有为之平反的举动。结果,一直拖到了1977年,才给以正式平反,而此已时离高死去已经38年之久。 ——尽管高敬亭被正式平反,但对其人其事到底该怎么看,一直明里暗里有许多争论,至今仍有一些论者对高仍有种种异议。 ……
红二十八军和高敬亭,确实给历史留下了许多的疑问、悬念和扑朔迷离。于是,“红二十八军和高敬亭”这样一个命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