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有关专家发表《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应在湖北通山县》的信息之后,通城县也提出通城成立了“劳农政府”,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近期,通城又在《湖北日报》推出了整版宣传文章。笔者查阅大量地方史志资料,不见通城县“劳农政府”半个字,令人惊愕!
一、地方史志资料
1、咸宁地方党史书的记载
咸宁地委党史研究室1999年2月岀版的《中国共产党咸宁历史》载:“当天下午,在通城县衙门口召开了通城、崇阳农军成立大会,原通城县长、共产党员王武扬当选农军总指挥,湖北省委派到鄂南组织农民暴动的罗荣桓当选为党代表。不久,向江西转移,参加了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①并无通城县成立“劳农政府”的记载。同一本书,却明确记载:“担任通山县正副指挥的夏桂林、叶金波,于八月下旬率通山农军在横扫了县城以外的民团据点后,于31日一举攻占了通山县城。建立了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惩办了国民政府县长何雄飞及僚属9人。”②该书同一页所记大事记也有相同的记载。
往前追索,咸宁地委党史办公室1986年1月岀版的《党在鄂东南地区革命斗争史》载:“当天下午,在通城县衙门召开了通城、崇阳农民军成立大会,农民革命军总指挥王武扬(原通城县长,共产党员),党代表罗荣桓。不久,这支农民军在罗荣桓、叶重开同志的率领下,向修水转移。”③同时记载:“八月下旬,担任通山县农民军正副指挥的夏桂林、叶金波,率领通山县农民军在横扫了县城以外的据点后,于三十一日一举攻占了通山县城,建立了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会。”④该书同一页所记大事记又同时记载了相同的内容。还有咸宁地委党史办公室1987、1988年编写岀版的《鄂南英烈传》第一、第二卷都记载了夏桂林当选通山县工农政府委员长的史实,却没有记载通城建立“劳农政府”的只言片语。
这些早期的党史资料都没有通城成立“劳农政府”的记载,怎么突然冒出个通城县“劳农政府”?
2、两县县志的记载
《通城县志》岀版于1985年12月。其《大事记》载:“8月22日,罗荣桓、王武扬、汪玉棠、叶重开率通城、崇阳两县农民自卫军智取通城县城。当天下午,两县农民自卫军合并。王武扬任自卫军总指挥,罗荣桓任党代表,刘继宋任参谋长。随后,罗荣桓率领农民自卫军开赴修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⑤《通城县志》之《兵事》:“随即两支农民自卫军合编,在县衙前召开大会成立‘通、崇农民自卫军’。同时,鄂南形势进一步恶化,国民党一三军由崇阳向通城方向进逼,通、崇农民自卫军与鄂南上级组织失去联系。二十六日,一三军迫近通城,截断了自卫军与鄂南邻县秋收起义武装汇合的路线,自卫军被迫向江西修水转移。”⑥
再看《通山县志》之《大事记》:“8月底,举行秋收暴动。农军攻入县城,宣布县工农革命政府成立,夏桂林任委员长。”⑦其《苏维埃政府》一章:“1927年8月底,县农民革命军武装暴动攻入县城,成立县工农政府委员会。”⑧
3、罗荣桓传记的记载
有关罗荣桓元帅的传记作品,主要有黄瑶著、解放军岀版社1983年12月第2版《在战斗中成长的罗荣桓》,黄瑶编写、新蕾出版社1987年6月岀版《罗荣桓元帅的故事》,《罗荣桓传》编写组编编写、解放军岀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回忆罗荣桓》,都没有通城县成立“劳农政府”的史料记载。
尤其是《罗荣桓》编写组编纂、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2月岀版的《罗荣桓传》也没有说罗荣桓同志参加领导的通城暴动成立了“劳农政府”。《罗荣桓传》由中共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批准立项,历时数年,不仅查阅核实了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保存的有关罗荣桓元帅的数千份档案资料,而且对罗荣桓生前战友三百作人进行了数百次采访,同时查阅了大量报刊图书,力求以严谨的文笔再现罗荣桓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书稿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
学院审阅,《当代中国》丛部国防军事卷编辑委员会办公室(总政宣传部编研室)指导,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审定。
1956年10月17日《罗元帅对古田会议的回忆》中说:“‘马日事变’后,鄂南暴动,有些党的骨干逃出来了,上海大学、武汉大学的学生,在城市里存在不住的也跑到军队来了,所以一些政治骨干几乎百分之百的都是大学生。党代表有我一个,我是从武汉大学出来的。我搞的通城暴动,当时就是气愤,不服气,搞了几百支枪,也没有办法。”罗荣桓同志自己也只说搞了通城暴动,并没有说通城成立了“劳农政府”。
以上资料只能说明,通山县建立了工农政府委员会,而通城县没有成立“劳农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