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梁金生去支援越南革命之前,全家在延安的留影。 1946年梁金生牺牲在越南。姚淑平任延安第二保育院保教科副科长。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今年是北京六一幼儿院(原延安第二保育院)建院70周年,今年是,我们大多数老孩子70周岁以上的日子。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这些老孩子们,又回到了久别母校,回到了妈妈的怀抱,我们返老还童了!我们仿佛回到了难忘的童年,我们的遐想穿越了时空、我们怀念、我们成长、我们仰望着六一幼儿院光辉的历程。
第一:延安第二保育院的创立
延安二保育院是1945年战争年代的需要,在革命圣地延安创建的,是在朱总司令和康妈妈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是在延安经济被国民党封锁的艰苦年代和三千里行军中壮大的。在我的记忆中最深刻、而且是永久不忘的是经历3次敌机轰炸的场景;是我们这些幼儿听从指挥、镇定自若的应对能力;是战争、夜里行军、流行病、在最穷困的地方行军、翻山越岭、过黄河、等等场景……。
至今,美国的幼儿教育专家还不相信,在这样物质匮乏;在这样穷困的农村;在这样疾病流行的环境中,延安第二保育院在行军中,没有死一个孩子,但这确实是真切的现实。这个现实是特殊的,是极其艰险的环境中的经历。但,特殊中却包含一般,延安第二保育院的经验超越了和平年代。这是我们幼儿教育的瑰宝,而瑰宝却产生在穷困中;产生在穷困中的中国最穷困的延安;产生在战火连天的解放战争中;产生在艰苦的三千里行军中。
最典型、最艰苦、最不安定的行军生活,必定创造出永恒的、超时代的真理。
第二:延安第二保育院的教育思想是普世的
最初产生的真理是在生活中实现的,人们只不过把“她”看成一种经历,一个永远不忘怀的经历。但,我母亲意识到,这是一个在特殊时空中超越现实的经历,在哲学上、理论上有一种论述:越是特殊的就越具有普世性。
美国的幼儿教育专家在哲学上犯了一个思维的错误,他们不相信延安第二保育院在战争中、在行军中没有死一个孩子。
第三:保教结合
党的优良传统、精神起于井冈,成熟于延安,难道我们党的教育事业不是这样么?其实,我们的小、中、大学教育也是这样。就其精神和传统来说,也是起于井冈成熟于延安。建国以后的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我们太忽视自己成熟的经验,太注重学习西方的支末。我母亲主政北京六一幼儿园(原延安第二保育院)的工作,始终坚持延安的精神。到八十年代我国引进了美国保教结合的教育思想。当幼儿教育专家据此思想找寻典型时,才发现了六一幼儿院就是这样做的,教授问我母亲:“你们什么时候引进了美国的保教结合的教育思想的?”,母亲回答说:“我们在延安时期就是这样做的”。实际上,1946年,蔡畅参加了国际上的教育的会议上,就介绍了我们在延安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我党在延安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保教结合”比美国提出此思想早了几十年。由此,北京当时的教育局长,对我母亲说:“埋没了六一十几年。”
难道,我们对任何事情,非要出国转内销,才认为是好的吗!我们需要好好想一想,在教育问题上,我们有没有忘却井冈、忘却延安?
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是那么曲折,人们总感到新的事物是那么光辉,老的东西是那么的陈旧,追求时髦成为一个社会趋势,新的教育思想,从时空中飘来,最好的东西被社会淡漠。这时,我妈妈和六一幼儿院的全体同志坚持延安的精神,坚持特殊环境中创立出的特殊幼儿教育经验,妈妈对多次提升她到局级的机会不肖一顾,为了总结六一幼儿院的经验、传承六一幼儿院的经验,她拒绝了所有的升迁的机会,妈妈成功了,在全院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延安第二保育院的经验传承下来了。
妈妈去世以后,六一幼儿院的全体工作人员仍在坚持和创新。这样的奇迹,只能由一代、一代的六一幼儿院的工作人员和领导的默契、高度的革命精神、敬业精神才能完成。
第四:六一幼儿院(原延安第二保育院)的精神
1.求实精神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从实际出发来解决问题。
2.群众路线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想办法,从所有困难和细节中,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整体、整合的思维方式 六一幼儿院的整个队伍,永远是一个坚强的整体,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从整体的观念出发,整合各个方面的力量和建议,解决实际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是继承了我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精髓。
4.关爱和责任 在1946年,延安第二保育院从延安撤退行军前,康妈妈到保育院去做了动员,她说:“3天后,我们保育院就要撤退,离开延安了,我们保育院的宗旨是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孩子!在行军的路途中,大人在,孩子要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大家能做到吗?”保育院的叔叔和阿姨们齐声地、大声回答道:“能!”保育院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在行军中,孩子们遵守纪律,叔叔、阿姨们,以自我牺牲的精神奋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