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三中全会后,永昌定居的西路红军老战友们由于党的政策鼓舞召唤,相互联络,相互帮助,父亲帮助老战友们找县委、县政府解决问题,帮助老战友们找民政部门联系事务等。我们家经常由李达义、刘永福、蒋绍才、龚少敏、侯秀英、黄玉贵、高开礼、熊九玲、熊明安、曾林模、陈世基、王世基、陈永红等30多名老红军来我家串亲访友,联系感情,加深友谊,叙述旧情的场所。讲述他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故事,唱红军时期的歌曲,宣传革命道理,讲述的井井有条,栩栩如生,非常感人。
1982年7月原西路红军教导团参谋、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左叶,1983年9月原西路红军前进歌剧团股长、全国政协委员王定国(谢觉哉夫人)和原西路红军妇女团营长杨文局(供给部长郑义斋的夫人),1987年12月13日原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长陈靖少将一行先后三次来永昌县看望了我父亲和定居在永昌部分西路红军老战友,与他们合影留念,并对西路红军老战友进行慰问。1984年父亲领到了“西路红军老战士光荣证”。我父亲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从政治上、生活上受到党和国家的优惠待遇。后来,1983年9月我父亲当选为政协金昌市第一届委员、1987年3月又被连选为第二届市政协委员。
父亲在革命战争年代落下了一种疾病,在家白天要喝二缸水,晚上要喝一缸水,对普通人可谓无法承受,而对父亲来说是生命的需求,一时不喝水,就等于没有生命,不吃饭可以,不喝水不行。一天晚上缸里只有半缸水,父亲把缸里的水喝完,半夜没有水喝,急着在地下团团转,等不到天亮,我和大哥立即起床到外面挑水,才解决父亲的痛苦。父亲一生喝水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
父亲从小严格教育我们,常常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到一起严厉训教:“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不说”。一次我吃饭时,一根面条掉在地下,父亲看见后当场捡起来,用清水清洗后自己吃了,此时父亲便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教育我们说;“当年我们战争时的苦难日子,吃草根、吃皮带、喝马尿、啃树皮,如今日子好过了,这么好的白面条浪费了多可惜啊。”我们家由于生活条件差,子女多,父亲工资低,父亲一直穿着自己编织的草鞋,冬天穿毡靴。穿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十几年。父亲一生艰苦朴素,助人为乐,平易近人。父亲还在学业上关心我们成长,经常用四川家乡口音对我们说;“龟儿子,你晓不晓的,你们不好好学习将来搞撒子气”,浓浓的四川口音我非常喜欢,父亲一生生育了我们5个儿女(即大哥曾家祥,二哥曾家树,弟弟曾家武,妹妹曾家红),我们在父亲的严格教育和党组织关心下,茁壮成长,学业有成,现都在金昌这块热土上奉献着力量,做着各自贡献。
父亲一生勤俭节约,勤勤恳恳,原在永昌二轻局金属厂工作,每月工资45元,1984年光荣离休。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抚养子女成长,父亲退休后在影剧院门前摆摊,几十年来,父亲虽留下受伤弯曲的胳膊,但他发扬着那股豪气十足的精神,风雨无阻,坚持做自己的老本行,做水桶、烟桶、油提子、油花子和馒头的镊子等,父亲做的生活用品,走入百姓千家万户。1995年父亲去世,享年81岁,当时得到了市县四大班子领导的慰问和吊唁。
我把父亲珍贵的照片与王定国、左叶、陈靖少将和永昌县部分西路军老战友合影照片、父亲使用过文件包照片,交县档案局、县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收藏保管使用。父亲使用过的如垫肩、风匣、炉子、毡靴、铁油灯、缸工具,交县文化馆收藏,作为永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是对父亲的纪念,是对父亲的一份情感的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