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烽火红华蓥
“在平坦的田野尽头,一条连绵不绝的山脉遮住了半边天,奔腾起伏的峰峦,被覆着苍翠的森林……”这是小说《红岩》中关于华蓥山的一段描述;“华蓥山上莽苍苍,千年青松遍山岗,扎起松枝作火把,烈焰熊熊照四方……”这段歌剧《江姐》中的唱词,生动地展现当时华蓥山区的自然环境和革命斗争局势。
《红岩》小说
华蓥山旖旎秀美的自然风景和由“双枪老太婆”领导的纵横于华蓥山区的游击队,成为了《红岩》小说最富传奇色彩的一部分。《红岩》作者之一、武胜籍老地下工作者杨益言讲述了把华蓥山作为《红岩》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狱外斗争的主要阵地之一的创作初衷:川东华蓥山区一带毗邻重庆,是解放前夕国民党兵源、粮源要地。为牵制敌人兵力,配合战略反攻,迎接解放军入川,1947年至1849年,华蓥山区迎来了更加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华蓥山游击队英雄们的事迹深深感染了作者,也成为了《红岩》中一些人物的创作原型。他们和其他革命先烈一起,共同铸就了震撼中外的“红岩”精神。是啊,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对敌斗争最前沿,这些大无畏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仁人,在巍巍华蓥山上和渠江两岸,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华蓥山区开展武装斗争、牵制敌人力量、支援解放战争的指示,1947年10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由王璞任书记,统一领导上川东、下川东、川南和重庆地下党的工作。1947年11月,在广安建立了中共上川东地方临时工作委员会,王璞任书记,骆安靖、曾林为委员。随后,分别在岳池、武胜、广安、邻水、大竹、合川、渠县等地建立了8个临时工作委员会。在上川东地工委和8个工委的领导下,各地纷纷建立党的特支和支部,仅广安县到1948年6月就发展党员300多名,建立6个特支、9个支部、61个小组,党员分布30多个乡镇,并建立了“生期会”、“姊妹会”、“栽秧会”、“撘谷会”等半公开或秘密的外围群众组织,参加群众达数万人。在恢复、建立、发展组织的基础上,一批共产党员深入华蓥山区,进行串联发动,开展“三抗”斗争。他们深入、细致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主张,宣传抗丁、抗粮、抗税的意义,鼓励农民兄弟团结起来,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中共川东第八工作委员会副书记蒋可然在武胜三溪乡组织声势浩大的“农民翻身会”,逐步控制了乡保政权和枪支弹约;五工委委员杨玉枢在广安组织“商业互助联谊会”,号召全县乡镇、城区商贩一起关门罢市,迫使国民党县政府撤消了向摊贩征收二道税;岳池县妇女特支负责人邓惠中,下乡组织“姊妹会”、“翻身会”,发展农会会员数千人,并带领武装队伍放走新场龙孔所抓来的壮丁40余人……“三抗”斗争的蓬勃开展,不仅使农民从重重桎梏中解脱了出来,更锤炼了群众,培育了骨干,促进了党的队伍发展,为武装起义奠定了基础。
禄市特支活动地旧址--华蓥市禄市镇老街
少先队员拜谒华蓥山游击队群雕
“一根竹子孤单单,捆成把把扳不弯,打倒内奸求解放,穷人们要抱成团”,曾担任重庆市副市长的刘隆华老人(现已逝世),我们多次采访她时,她都要唱这些当年给农民教唱的进步歌曲。刘老时任中共禄市特支书记,这位被周恩来同志笑称到“牛魔王肚子捣乱”的女英雄,那时才20多岁。回想起那段充满艰辛又乐在其中的战争岁月,刘隆华老人每次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年,刘隆华以在禄市小学任教为掩护,在教师和农民中组织“生期会”、 “姊妹会”等,交朋结友,发动群众,开展宣传工作,并在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仅在禄市镇就发展党员20余名。为了筹备华蓥山武装起义,训练游击队伍,刘隆华等共产党员带领游击队员们晚上在茂密的苞谷林(玉米林)和阴森的坟山里,摸黑讲授武装斗争的基本常识和战斗纪律,在艰苦恶劣的斗争环境中,使年轻人成长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