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河南信阳2011年10月12日电(周全明、靳佳佳)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10月11日,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筹备已久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该院会议室举行。研讨会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田青刚主持,该院党总支副书记刘党英及全体专业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研讨。
田青刚指出,此次研讨会是历史文化学院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的主要部分,具有重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因此,我们要通过此次研讨会更加深刻地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研讨会上,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博士黄治国从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对社会的巨大冲击出发,以开封满族人的生活为例,论述了辛亥革命对满族人社会地位、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文化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叶宗宝以“现代化进程中的辛亥革命”为题,总结了辛亥革命研究的四个阶段即49年前的奠基、49-66年的曲折、“文革”十年的停顿、78年到现在的深入。他认为辛亥革命的研究应该具有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总体社会史的视角。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副教授张元勋从“他者”的角度出发,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历史人物进行了综合评价。中国史学史教研室吴天均老师从黄仁宇大历史的角度对辛亥革命进行了 “深描”,认为辛亥革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也不是辛亥革命后的短时间内所能够完成的。文化产业教研室周全明老师则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重新阐释的民族主义出发,分析了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文化思想对新文化运动及民间文化研究的重要启示。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教授刘博对国内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重大活动进行了梳理,认为辛亥革命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田青刚副院长则以“灵魂塑造与社会进步”为题,以辛亥革命的历史人物与社会事件为例,揭示了“灵魂”、“人物”、“社会”三个指称的历史重要性和相互关联性。刘党英副教授以自己的所见所闻阐释了辛亥革命后的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和正确性。近代史教研室魏垚杰老师和文化产业教研室李技文老师分别对孙中山先生的“民权”和“民生”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解析。随后研讨会进入自由讨论阶段,各位老师针对以上诸位老师的发言,从自己的资料准备和现场思考出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研讨会现场讨论热烈,气氛融洽。老师们一致认为: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竖起了民主共和的鲜明旗帜,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