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收藏>>正文
特稿:喜迎二十大 红藏云展览——石湾陶塑经典巨作《八大样板塑》之《收租院》解读与鉴赏(组图)
2022-10-09 08:57:38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石湾陶塑《收租院》在第二版本的改版复制缩塑创作中,“既要表现地主阶级的残酷凶狠,也要表现他们的虚弱;既要表现农民受压迫的悲惨痛苦,也要表现他们的反抗与斗争精神;既要表现当时当地的冷酷现实,也要表现革命前途和美好未来”。陶艺家们按照这一改版创作思想和要求,对第一版本陶塑《收租院》中的部分人物的动态和精神面貌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增塑了第一、六部分的部分人物和第七部分的全部人物。“逼租”开篇处增塑了一个恶狠怪相、用枪威逼交租的狗腿子;从四川泥塑改版后版本“造反”的9个人物中又选塑了4个人物,放在了石湾第二次改版后“造反”中原7个人物的后面(原“反抗”中的7个人物保留,“反抗”部分改为“造反”);从四川泥塑改版后“夺权”的21个人物中选塑了12个人物,增加组成了第七部分“夺权”。石湾第二次改版后的“造反”、“夺权”两部分中的17人物,与四川改版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基本一致。

石湾陶塑泰斗刘泽棉大师为“石湾陶塑经典巨作《八大样板塑》题字”

    增塑的“造反”、“夺权”两部分的17人物中,其中正面人物15个,反面人物2个;男人14个,女人3个;正面人物中解放军4个,中年农民5个,参军青年1个,男青年4个,女青年1个。道具配件枪、棍、斧、锤、镢、匾、红宝书 等19件。改版后第二版本的章节和人物组成是:

    (一)逼租部分(原版为交租)11个人物,道具配件11件;
    (二) 验租部分6个人物,道具配件7件;
    (三)过斗部分7个人物,道具配件10件;
    (四)算账部分5个人物,道具配件4件;
    (五)迫害部分(原版为逼租)8个人物,道具配件3件;
    (六)造反部分(原版为反抗)9个人物,道具配件7件;
    (七)夺权部分(为增加部分)12个人物,道具配件9件;

    石湾陶塑《收租院》第二版本最后定型作品,全套共有人物58个,道具配件51个,展现长度28—32米,章节分为逼租、 验租、过斗、算账、迫害、造反、夺权七大部分,26个故事情节。人物高度为22—55厘米不等,胎质为石湾黄赭泥本色,烧成温度为1260度。以长卷式连续的故事情节,就像一部用雕塑构成的连环画,栩栩如生地展示出解放前地主阶级剥削农民收租以及农民的反抗斗争的历史画面,深刻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村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是旧中国农村的真实写照和艺术的缩影。

《寡妇交租》母板作品(右侧面、背面)

《寡妇交租》临摹母种(右侧面、左面)

《寡妇交租》改版作品(右侧面、左侧面)

    其中,“寡妇交租”是最具悲惨情节、最为典型的一组。在1966年制作的陶塑《收租院》中,我们看到,缩塑复制运用写实技法,成功塑造了一组艺术作品:只见拖儿带女的寡妇,母子三人相依为命,一年到头吃糠咽菜,饿得死去活来,两个孩子皮包骨头,头大眼凹,青筋满身,无衣可穿,赤身裸体,还要把家中仅有的、指望着能救救孩子命的半袋谷子也拿来交租。她是“交租”这部分里的主角,作者从人物的动态表情到穿着衣纹都做了精心安排和深度刻画。只见她抓着放在地上的半袋粮食的口袋头,饥饿劳累已使她处于呆滞和麻木状态。孩子哪知娘的苦,骨瘦如柴的孩子摇着妈妈的手似乎在喊:“我饿、我饿呀”!她似乎没有听见,有气无力的,直挺挺的站着。背上的小女儿已吸不出娘的奶水,饿得不会哭,不能动,奄奄一息了。她那瘦弱的身体,多补丁的口袋,张开的嘴巴、失神的眼睛、散乱的头发、下垂的双手,还有身上补丁罗补丁的衣裳,破不遮体,上衣烂掉了袖子,裤子烂的短缺一段,松软下垂着,使这个虽然站着的女人仿佛就要全身瘫软,形象地表现了旧社会穷苦人民的内心精神世界,孤儿寡母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凄凉惨状。整组作品形神交融,情意真切,神态自然,刻画凝练,形象逼真,是感人肺腑的经典杰作。

    与1966年复制的作品相比较,“寡妇交租”这一组在后来有多处改动。寡妇由原来张着嘴巴,有一种无助、无奈的表情,改为闭嘴愤恨的神态;由原来无神的眼睛,改为悲怒的愤恨眼神;由原来散乱的头发,改为较整齐的发髻。孩子由原来右手抓着妈妈左侧的上衣,妈妈呆滞的没有反映,改为妈妈用左手抓着孩子的右手,似乎在说:孩子啊,你快快长大,我们要推翻这吃人的旧社会。背上的小女儿由原来的面部一动不动的死死贴在妈妈的背上,改为右小胳膊放在妈妈的背上,她的额头靠在自己幼小胳膊上,头部微微翘起,表现出了求生的动感。

    “验租”中男青年由原来的搭在右小胳膊上的披肩破布,改为左手腕插腰处,强化了肢体动感和怒视表情;“过斗”中的老人由原来的把已经空空的布袋扎在腰后,眼神无奈的用双手欲要去捧被飞轮风谷机吹掉的好谷子,改为老人左手提着空布袋,右手紧紧攥拳,表情愤恨的用一根手指有力的指着吃人的大斗讲:“这些可都是好谷子啊!”;“算账”中的老妇人由原来的右手无力的扶在《收租院》大圆柱子上,改为左手紧紧抓着小孙女的右胳膊,向收租算账的管家投出憎恨的眼光;“逼租”中双目失明的老人由原来的把卖身契平面展开拿在手中清楚地看到卖身契的文字,改为老人气愤的把卖身契攥在手中,高高举起,对小孙女:“孩子啊,狗地主比豺狼还狠,我们祖祖辈辈的仇,你要永记在心”;“反抗” 中的男青年由原来的手抡扁担欲要与地主恶霸拼命,被母亲在背后拉住,左肩部衣服被扯下,改为提着扁担冲向宪兵。此塑像被挪到第二版的“造反” 中,动态和衣着也做了改动。

    另外,“逼租”中孤苦伶仃的老妈妈,弯腰驼背背口袋的老人,羸弱的老妇,失去父兄的小女孩,被夺去丈夫的妇女; “验租”中被狗腿子用弹簧钢鞭抽打的小男孩,忍不住气愤、捧着谷子与狗腿子讲理的老大爷;“过斗”中愤怒抬箩筐的母女;“迫害”壮年男子被绑去当壮丁,抱着爸爸腿哭喊的小男孩,挣扎着救丈夫的妇女;“造反”中手放在背后紧握双拳的佃农,瞪眼怒视狗腿子的小男孩,勇夺国民党宪兵手枪的壮男,抡扁担、拿鐝头、握拳头、提棍棒反抗的农民;“夺权” 中解放军和拿起枪杆子活捉刘文彩和砸碎反动政权牌匾的革命群众等人物的肢体语言、动势神态和眼神表情,都在塑造中增加和强化了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愤怒仇恨表情。同时,也深刻揭示了恶霸地主、蒋匪官僚、反动政权们的外表如狼似虎的丑恶面目和内心虚弱似虫的本质。

《过斗》这些都是好谷子啊

    石湾陶塑《收租院》是依照大型泥塑《收租院》复制而成的陶瓷作品,从泥塑到陶塑经历了第二次创作。在创作复制过程中,陶塑家既忠实于原作品,吸收学院派雕塑及西洋雕塑技法、雕塑理念和雕塑营养,尊重其概括简练、面块结合的雕塑技巧,使临摹缩塑创作的作品不失原作品的肌体形态和艺术风貌,又充分发挥了石湾陶塑工意结合,形神兼备,突出神韵的艺术特征,衣纹线条的质感,解剖结构的运用,筋骨肌肉的塑造,肌理清晰的刻画,均融合于人物形象之中,凝聚和体现了石湾陶塑粗犷豪放,朴拙雄健,质感独特,生动传神的艺术特色,把古老的石湾陶塑传统技法注入了新的雕塑语境,从而使这套在中国陶瓷艺术界具有创造性、唯一性和鲜明的石湾元素的《收租院》,形成了东方与西方雕塑理念相融合,学院与民间塑造技法相渗透的独特陶塑风骨,其视觉张力与现代气息堪称是超级写实主义陶塑的创举。

《卖孙顶租》(第二版母种)瞎爷爷与小孙女

    刘传曾回忆到北京临摹复制大型雕塑经典《收租院》的感受时,对儿子刘桂炳讲:攀越艺术高峰是艺术家一生的追求与梦想。艺术家的立身之本是作品,作品可替作者讲话,可替作者创造声誉。我早在1961年10月,就应邀带着我的石湾徒弟团队,带着我的陶塑作品——石湾公仔,走进中国最高艺术学府中央美院的课堂,以创作实践经验与艺术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讲过三堂课,开过一次座谈会,在课堂上示范创作(速塑)了两件作品。一个民间陶塑艺人站在中央美院的讲堂上,为雕塑系师生讲雕塑课,开创了新中国美术院校之先河,得到了院校师生的诚恳赞扬,引起了北京美术界的强烈反应。

《卖孙顶租》(第一版)瞎爷爷与小孙女、小孙女的《卖身文约》

    1966年4月,我又带着石湾的多名高徒,带着坚强的艺术自信和敢于攀越艺术巅峰的勇气,到北京临摹复制大型雕塑经典《收租院》,石湾刘传的这一举动,又一次引起了北京雕塑界、美院师生和四川《收租院》创作组师生的高度关注。在我们临摹复制期间,首都的雕塑家、教授、师生们时常慕名前来我们紧张的临摹现场参观学习、座谈交流。

    他们对石湾陶艺家们能够把体量大型、雄健刚毅、豪放气魄的大型泥塑浓缩创作成具有原作神韵、公仔风格、大作气象的小型陶塑的创造精神和精湛的技艺给于了高度评价。同时,还同他们进行了南北雕塑学术上的深入探讨。石湾陶塑《收租院》是一套汇聚南北雕塑艺术精粹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陶塑《收租院》作品是一个巨大的陶塑工程和伟大杰作,其艺术水平与艺术魅力,艺术精神与感染力和震撼力,已达到了可与大型泥塑《收租院》相媲美的程度。在1966年与1972年间,与大型泥塑相比,它以搬运安装方便,陈列展览便捷,适应乡村小型场所巡展和陶瓷艺术鉴赏审美的优势,曾被湖南、河南、广东、广西、河北等地购买展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赏。

《收租院》主要作者刘传(前排中)大师和夫人陈少英(前排右)与香港藏家鉴赏《收租院》藏品

    1976年之后,陶塑《收租院》与大型泥塑《收租院》遭受了同样的命运,退出历史教育的政治舞台,或封箱入库,或流散民间,或随意丢弃。几十年后,大型泥塑《收租院》最先进入到专家、学者和艺术家的视野,随着对《收租院》研究成果的传播,经营古玩瓷器的商贩最早把陶塑《收租院》中的零散人物和配件推向了市场,收藏爱好者认识到了陶塑《收租院》的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它进行抢救性的挖掘、寻找、整理、保护和研究。

石湾陶塑领军人物、《收租院》主要作者之一廖洪标大师题写《石湾陶塑经典巨作收租院》。左起:刘桂芳(刘传大师之子)、曹学群(佛山博物馆长)、廖洪标大师、王光胜(红藏友)、叶蔚标(梁园博物馆长)

    由于陶塑《收租院》的人物多为站立形态,两脚着地,难以固定,不好存放,因此容易破碎、损坏严重。据考察石湾陶塑《收租院》现存世的只有两套,其中人物配件完整齐全,色调风格完美统一的一套收藏于民间;另一套比较完整的(缺6个人物,5个配件,有部分修补,色调、风格不太一致)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

《收租院》主要作者廖洪标大师与广东工艺博物馆书记牟辽川鉴赏藏品

    时代的变迁、人为的改动都没有影响这套石湾陶塑《收租院》的艺术价值,它仍然是全国唯一一套适合架上陈列展览、观赏研究的小型陶瓷雕塑精品,也是一套兼具石湾公仔本土特色和超写实主义风格的杰作,是石湾陶塑的鸿篇巨制,是石湾陶塑历史长河中的不朽丰碑。因此,时隔近50年之后,它仍然受到当今国内外艺术界、学术界、收藏界的热捧和推崇,成为“两广”区域特别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2014年2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经过整理和修复,推出了馆藏的全套陶塑《收租院》。展览一经推出,即刻引起石湾陶塑艺术界和中国红藏界的高度关注,陶艺家和红色收藏家们多次前来参观,普通观众也纷纷在展柜前驻足欣赏,并留言表达他们对这套经典作品的喜爱。展览从陶塑《收租院》临摹缩塑的历史背景、复制创作过程及保护保存等各方面,较完整地反映出这套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经典作品创作和收藏保护的经过,让我们通过研究和再度展览,更加了解作品的历史地位和陶塑艺术家的历史贡献。

石湾陶塑《收租院》第二版第七部分“夺权”局部

乌干达访华经济代表团在第20届广交会工艺品大厅参观石湾陶塑《收租院》

    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1967年至1970年间,在北京、成都大邑、上海、武汉、广州等地依据以上两个《收租院》版本分别对泥塑《收租院》进行了复制修改,在保持原作优点和基调的基础上,对部分原有人物的塑造、艺术处理和表情进行了改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赞农民红色收藏家徐海航(组图)
·下一篇:无
·赞农民红色收藏家徐海航(组图)
·赞农民红色收藏家徐海航(组图)
·李思庚:红色收藏家洪荣昌的传奇人生(图)
·特稿:红色收藏家洪荣昌的传奇人生(图)
·特稿:湖南宁乡举办活动送发邮简,纪念陶峙岳将军诞辰130周年(组图)
·红色艺术品收藏家王光胜为国家艺术基金高研班作《红色主题雕塑创作的时代价值与收藏研
·特稿:藏品共赏:从《斗争》中学习斗争(组图)
·又上中央电视台
·特稿:红军兵工厂轶闻(组图)
·特稿:惟妙惟肖的五分铜币微观世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特稿:喜迎二十大 红藏云展览——石湾陶塑经典巨作《
李军: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
特稿: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苏州大学附属吴江学
特稿:辽宁一米寿者潜心研究数十载著书立说奉献《中
特稿:喜迎二十大 欢度国庆节——澳门政法报联袂海内
特稿:毛主席与山
邱锋:中国传统养生观念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经验
特大喜讯:物理疗法“空气负离子治疗”正式纳入国家
文韬武略扬四海 赤胆忠诚耀九州——杨成武将军铜像碑
杨成武将军留存的八路军和鬼子拼刺刀真实照片,惊心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