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收藏,其主要意义在于研究文物的历史,解读文物的作用,宣传文物的文化内涵,传承文物所蕴含的红色基因。
作为一个红色文物收藏爱好者,最大的荣耀莫过于能上政府各种宣传媒体,去解读自己收藏的文物,传播红色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教育意义,为宣传红色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做些工作。
这种红色文化的传播,自然是宣传媒体级别越高,传播范围越广,影响越大。在中国,传媒级别最高的就是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了。
《国家记忆》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第一档国史节目,该节目以“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人物立传”为宗旨,展现党史、国史、军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各领域重大工程建设、揭秘重大决策背后的故事、讲述各阶层各时代代表性人物,记录讲述党的奋斗史、创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史、改革开放进程史。
《国家记忆》于2016年10月3日起每周一至周五晚间20:00,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推出,每集播放时长30分钟。
2022年7月18日,《国家记忆》从第86集开始,播出“红色银行”系列史料。
非常荣幸的是,在今年7月19日《国家记忆》的第87集“红色银行·经济命脉”和7月20日第88集“红色银行·长征路上”,三次出现我对苏区文物解读的画面。
第87集“红色银行·经济命脉”的解读,是对黄亚光第一次设计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图案送审过程中的一段历史。我的解读画面是:
“他(黄亚光)首先设计的是有毛泽东头像的纸币,但这个纸币设计完了以后,给毛泽东主席看了,他(毛泽东)不同意,他说不要用我的头像。”
这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纸币为什么是列宁头像的缘故。
对于纸币下方两边的签名,在钱币学界曾经引起很多人的猜测,这个签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的解读画面是:
“因为在社会上很多传说,有的人说是德文,有的人说是法文,也有的人说是英文,反正很多人说。其实什么文都不是,就是一种符号,一种防伪的标志。”
从而,破解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纸币的签名之谜。
第88集“红色银行·长征路上”的解读,是对苏区时期发行的各种有价证券,由于战争原因,当时没有办法及时兑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没有忘记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付出,多次发文解决兑付问题。我的解读画面是:
“从1950年之后,群众手里面留存下来,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债券之类的,仍然可以兑换。我也收了一张1983年12月17日,我们中国人民银行广昌县支行兑付过的经济建设公债券,那就说明在1983年底,我们还在兑换这个债券。我们的债券历经半个世纪之后,政府还能够为群众着想,偿还群众的财产,表明我们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是一诺千金的。难怪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党,人民这么爱戴!”
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是诚信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人民拥护的政府。
过去,我参与政府各级媒体制作的节目不少,如北京电视台《生活大调查》2011年第0926期的《苏区文物介绍》;
2013年8月7日中央电视4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客家足迹行第36集——武平:闽粤赣边 文化雍厚》,对福建省武平县中山古镇历史渊源的解读;
2014年7月1日,北京电视台基层文化巡礼——百姓文化录的《红色收藏之——苏区货币》,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货币的解读;
福建电视台2014年8月20日的《收藏达人洪荣昌苏区文物展览报道》,对展览品的解读;
福建电视台2021年3月27日的《一分钟说福建——用红色收藏 讲红色故事》,对苏区文物的解读;
中央电视9台2021年4月26日的《红色摇篮012 “红色税收第一票”》,对苏区税收政策及其实物的解读;
中央电视2台 2021年7月15日的《红色财经·信物百年 第四十五集:红军“借谷证”》,对红军临时借谷证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