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建设人民空军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寿林
浏览次数:
2024-11-13 15:02:2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空军是以空中战场为基本作战空间、以空中力量为主要作战手段的技术密集型军种。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把目光投向天空,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航空技术人才,为日后创建人民空军准备条件。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站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战略高度,着眼我国武装力量发展和军事斗争需要,明确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这一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对世界空军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对现代战争作战样式的正确判断,对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科学审视,指引人民空军在革命胜利中诞生,在战火硝烟中成长,很快成为一支空防合一、兵种齐全的强师劲旅。

    “空军对国防极其重要”确立了建设一支强大人民空军的战略地位。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我军的任务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央审时度势,立即提出了建立人民空军的任务。1949年1月,在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即将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时候,党中央、毛泽东提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不久,毛泽东又指出,尤其是空军,对于国防极其重要,应当赶快建立。1950年7月31日,毛泽东在与刘亚楼谈话时指出,现代战争的样式是地面、空中、海上的立体战争,在这种国内国际环境下,我们仍然单靠陆军是不够了,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今后要建设三军协同作战的人民解放军。根据国情军情和军事斗争需要,在陆海空三军建设比重上,强调“首先加强空军”“空军要搞得强一点”,确立了优先和重点发展空军的方针。人民空军获得超常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相继完成了空军领导机构、6所航校和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的组建工作,为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为空军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卫祖国,巩固国防”确立了建设一支强大人民空军的使命任务。1950年4月15日,毛泽东为空军题词:“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明确赋予人民空军巩固国防的使命任务。1955年3月,毛泽东再次提出:“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使人民空军担负的使命任务更加清晰。1955年1月,空军配合陆海军取得了一江山岛战役的胜利。1958年7月,台湾国民党当局公然声称加速进行反攻大陆的准备,并连日出动飞机对福建、广东沿海进行侦察。面对严峻的军事斗争形势,空军遵照党中央的指示,迅速完成了从内地向福建、粤东地区的战略机动,通过激烈的空中斗争夺取了福建、粤东地区的制空权。地空导弹部队以海底捞针的精神,机动设伏,先后击落了5架U-2高空侦察机,开创了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确立了建设一支强大人民空军的发展路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航空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只有螺旋桨飞机150余架、1所航校和1个团级规模的飞行部队。党中央既面对现实又着眼长远,提出我军的武器装备必须立足于国内研制和生产,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的航空工业,同时,争取外国主要是苏联的帮助和支援,从而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道路。在当时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提出要“贷款建空军,出钱买经验”,对空军实行优先、重点发展的方针。1950年,国家对空军建设经费投入占当年国家预算的百分之5.3。1952年2月,又把准备购买舰艇的外汇划归空军转买飞机,以满足抗美援朝战争的急需。此后,中国的航空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步形成了齐全完备的航空工业体系,国产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和地空导弹陆续问世并装备部队,为改善空军航空装备奠定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

    “建军先建校”确立了建设一支强大人民空军的人才保证。人才先行是人民空军建设发展的显著特点。1941年1月,党中央批准在延安安塞县成立军委航空学校。1946年3月,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各类航空人才560名。1949年,在筹备组建人民空军时,确立了“建军先建校”的方针,把人才培养作为空军建设的龙头来抓。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空军人才队伍建设始终走在前列,为空军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稳固支撑。人才培养既要靠院校深造,更要靠实战锻炼。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使人民空军在实践中掌握作战本领,毛泽东决定空军部队入朝作战,并多次作出指示:“应设法使更多的部队参加实战锻炼”,“多多培养有一定战斗经验的飞行员”。这是当时培养空军各类人才的重大举措。1951年6月22日,毛泽东再次作出指示,空军要抓紧时机参战,以求得到战斗锻炼。初次打仗“一鸣则已,不必惊人”。志愿军空军轮番参战锻炼的形式,对人民空军的成长和战斗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来取得国土防空作战辉煌战绩积累了宝贵经验。

    “积蓄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确立了建设一支强大人民空军的运用原则。人民空军创建之初就担负着紧张的作战任务。1949年至1950年,党中央先后指示空军准备参加夺取沿海岛屿和解放台湾的作战任务,随后又要求空军担负应对国民党空军对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轰炸袭扰的防空作战任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的空军和海军舰载机总兵力达14个联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其飞行员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此时的人民空军仅有新组建的2个歼击机师、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共有各型作战飞机不足200架;飞行员仅有几十小时的空中飞行时间,且无战斗经验。党中央科学分析敌我空中力量对比和空中作战特点,提出积极稳妥运用空军的思想,指导志愿军空军在作战实践中形成了“积蓄力量,选择时机,集中使用”的作战方针,保证了抗美援朝空中作战任务的完成。在后来的国土防空作战中,党中央又作出“空军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的指示,引领空军参战部队机动灵活、奋勇作战,多次创造出世界防空史上的纪录。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强行坑道爆破——临汾战役取胜的关键
·下一篇:无
·1949,人民空军诞生始末
·鄂豫皖苏区:人民空军发轫地
·中红网红色联播:人民空军:“空军红色地标巡礼”第一站:走进东北老航校旧址气
·魏岳江:奏响人民空军向建成世界一流空军新时代强军乐章——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
·特稿:奏响人民空军向建成世界一流空军新时代强军乐章——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
·魏庆: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3周年 八一飞行表演队在珠海上演空中“芭蕾舞”蓝天“交
·特稿: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3周年 八一飞行表演队在珠海上演空中“芭蕾舞”蓝天“交
·刘泽:抢占军事人才制高点——从中共新疆航空队历史中汲取建设强大人民空军的智
·特稿:抢占军事人才制高点——从中共新疆航空队历史中汲取建设强大人民空军的智
·刘泽:革命理想高于天——从中共新疆航空队历史中汲取建设强大人民空军的智慧力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建设人民空军
强行坑道爆破——临汾战役取胜的关键
中红网-崔建东:筑牢创新意识奋斗强国目标—
1949,人民空军诞生始末
一张“扩红登记表”背后的苏区风云
新时代赶考之路与中国式现代化
第十部 一九五一年阶级立场
大洋嶂阻击战:红军以少胜多的经典范例
第十一部 一九五二年没有硝烟的战场
第十二部 一九五三年——一九五七年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