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边区群众报》:陕甘宁边区群众公认的好报纸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任敏
浏览次数:
2024-10-08 16:53:16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边区群众报》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创办的一份重要报纸。《边区群众报》起初由大众读物社主办,后为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1941年5月13日成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在近8年办报过程中,《边区群众报》坚持服务群众、贴近群众,在教育人民群众提高觉悟,加强各项建设,保卫边区,支援抗日战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陕甘宁边区群众公认的好报纸。

    为了群众办报

    1939年底,毛泽东与刚从重庆来到延安的“左联”著名作家周文谈话,鼓励他针对陕甘宁边区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编辑出版一张适合边区群众需要的大众化报纸。周文接受了创办大众化报纸的任务,并在边区党委和中央宣传部的协助下,进行紧张的筹备工作。1940年3月12日,大众读物社正式成立,周文任社长,下设报纸科,负责编辑《边区群众报》。3月25日,《边区群众报》在延安正式出刊。《边区群众报》的报名为毛泽东建议定名,也为他亲笔题写。

    《边区群众报》瞄准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以宣传内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为目标,致力于创建边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在版面设计上,采用“大标题+大字号+短文章”的排版设计,开设“科学常识”“农民的经验”“群众来信”“工农写作”“百宝箱”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栏目,让群众更加快速地获取实用信息。在报道内容上,在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结合陕甘宁边区的地域特点,紧密围绕边区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把农业生产情况、生活常识、农业型经济、医疗卫生等题材作为重要内容。在语言表达上,注重行文口语化,较多使用边区群众熟悉的方言土语,“蓝格幽幽”“红格艳艳”“解下解不下”“赶黑”“刁空”等富有陕北乡土气息的词汇经常出现在报纸上,使读者倍感亲切,无形之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表达形式上,借用民歌、说书、顺口溜、谜语、图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形式传递内容,做到既简短活泼有趣又易读易懂易听,彰显“群众报”的风格特色,受到了广大边区群众的欢迎。

    依靠群众办报

    《边区群众报》在办报过程中始终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力量,在人民群众支持帮助下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家办,大家看”的“群众办报”道路。

    指导基层干部和群众完成工作、生产任务。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是《边区群众报》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尽可能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宣传,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毛泽东的《组织起来》等,都是经过改编后用农村群众能听懂、能理解的语言刊发出来,能够更好地起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作用,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以群众为报道主体。《边区群众报》坚持从身边人、身边故事入手,把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奋斗的场景以及一些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作为报道的重点。比如,以模范党员刘玉厚、劳动英雄申长林为代表的劳模群体成为《边区群众报》新闻报道的主角。同时非常关注农村妇女问题,刊登了大量妇女人物的报道,郭凤英、折碧莲、张荏英等一批勤劳勇敢的劳动妇女出现在大众视野,呈现了陕甘宁边区劳动妇女们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挣脱封建旧束缚、政治地位和家庭地位逐渐提高的生动图景。

    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边区群众报》立足陕甘宁边区实际,秉承“说出边区群众要说的话,讲出边区群众要知道的事情”原则,专门开辟“群众的话”专栏,鼓励读者给报纸写稿写信,以期真正反映出边区人民的意见与呼声。《边区群众报》从读者来信中选择刊发了很多边区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还请专门人员解答,或发动读者讨论,确保每一封来信来稿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为读者和编者直接交流提供了渠道。同时也很重视给读者写回信,这样不仅增进了报纸与读者间的感情,也让报纸能时时了解读者的所需所求。

    邀请群众参与办报。为了做到每一篇稿子“念着顺口,听着顺耳”,报社编辑记者常常带上编写的稿子,请社外人员进行“审稿”。即每期稿子编好以后,除了召集报社全体人员一起来参与审查修改,还会邀请文化水平不高的“大师傅”(炊事员)“小鬼”(勤务员)参与其中。审稿的大致程序是:先读完稿子,再征求大家对稿子内容的看法,如果有什么大的意见和问题,再重新写;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建议,就逐个读一遍。每读一段,就请大家谈谈对这段话的结构、句法和措辞的看法,尽量使之准确、通俗易懂。

    办报效果由群众评判

    《边区群众报》一出版就立即受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先是十日刊,很快改为七日刊、五日刊。创刊时是一张石印四开两版的旬刊,后来各地纷纷要求增加份数,而且要求报纸扩大版面,充实内容。因此,《边区群众报》出了10期以后,就改为铅印四开四版的周刊,每期报纸由4000多字增加到八九千字。在当时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陕甘宁边区,只有150多万人口,《边区群众报》的发行量高达一万多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份报纸在陕甘宁边区人民心中深深地扎了根。为表达对这份报纸的喜爱之情,边区民众还为“群众报”编了一首歌:“有个好朋友,没脚会走路;七天来一次,来了不停口;说东又道西,肚里样样有;交上这朋友,走在人前头。”

    《边区群众报》也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和边区领导人的称赞。1940年10月,毛泽东专门致信给社长周文,指出群众报和大众习作办得非常成功,报社的工作是有意义有成绩的。在《边区群众报》创刊一周年之际,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询问毛泽东最喜欢读什么报,毛泽东直言:是《边区群众报》。1946年4月,在《边区群众报》创刊6周年之际,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在贺信中指出,“这个报纸是陕甘宁边区群众公认的好报纸,谁也喜欢它,谁也爱护它,为什么好?它不但容易读容易懂,并且说出了边区群众要说的话,讲出了边区群众要知道的事情。这就是为群众服务,当得起‘群众报’这个光荣的称号”。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土地革命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
·下一篇:无
·徐海航:陕甘宁边区红色收藏第一人(组图)
·陕甘宁边区如何组织动员妇女参加劳动
·陕甘宁边区红色收藏大家徐海航: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色精神(组图)
·习仲勋对陕甘宁边区土改工作的贡献及启示
·王斐、艾丹:习仲勋对陕甘宁边区土改工作的贡献及启示
·特稿:习仲勋对陕甘宁边区土改工作的贡献及启示
·从陕甘宁边区土改看习仲勋的领导艺术
·潘德昭:奔腾的黄河——致敬习仲勋同志陕甘宁边区岁月
·特稿:奔腾的黄河——致敬习仲勋同志陕甘宁边区岁月
·张全钰:从南梁到延安:浅谈从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到陕甘宁边区的发展历程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边区群众报》:陕甘宁边区群众公认的好报
陈毅诗词中的青松风骨
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王荷波
红色头条:“习总书记指示进校园,爱国主义
红色头条:毛主席机要秘书张玉凤严正声明
中红网-周峰:我理想中的诗
一老一小工程在行动之其乐融融庆国庆(组图
中红网-吴远辉 罗解难:纪念抗战胜利79周年
邯郸市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烈士活动
推动红色文艺“五进”,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