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亲自驾机赴延安 一夜深谈心悦诚服
李克农同张学良会谈后,1936年3月上旬,张学良提议中共方面最好由毛泽东或周恩来到肤施(延安)与他深谈。当时毛泽东正在东征前线指挥作战,周恩来便秘密前往。
4月7日清晨,周恩来带领李克农、高福源等人前往延安,张学良也亲自驾机带领王以哲等人飞到这座尚在东北军占领下的陕北名城,迎接周恩来一行。
在延安城北的一座天主教堂内,周恩来同张学良详细交换了看法。张学良提出要争取蒋介石,设法扭转其“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逼他走上抗日道路。周恩来列举了蒋介石的所作所为,然后说:“要让步,还要斗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团结。”会谈整整进行了一夜。张学良深深为谈判对手的胸襟与智慧所折服,几十年后在答记者问时还称最佩服的人是周恩来。
互相合作 红军让出瓦窑堡帮张学良交差
经过秘密谈判,张学良同意帮助红军,长征途中的红四方面军北出甘肃,东北军可以让路;红二、六军团北上的通路在中央军区域,他可以从中斡旋。张学良还答应,帮助中共从新疆开辟一条通达苏联的国际通路,陕北苏区所需的一些普通货物可由红军到东北军控制区商店自购,他可以为红军代办军用品并供给子弹。
在谈判中,中共对东北军也提供了帮助,红军同意开放富县、甘泉、肤施的交通,当地东北军部队所需粮柴等物可向苏区群众购买。更重要的是,东北军从此不再遭受红军打击。
中共中央专门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东北军工作委员会,1936年6月20日还发出了《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称:“东北军有极大可能转变为抗日的革命的军队。”随后,中共中央还专门派叶剑英、彭雪枫到西安做上层统战工作,以朱理治为特派员来领导东北军内部的中共地下党组织。
张学良同红军秘密实施休战的情况,蒋介石不久便有所闻,严令不得停止“进剿”。为了使东北军能对南京政府有所交待,红军东征结束后便主动让出陕甘苏区首府瓦窑堡,张学良就此向蒋介石报告“收复”的“战绩”,其实他同红军的合作还在进一步开展。
点评
安稳后方 创造契机
中央红军长征刚到达陕北后,李克农在与东北军谈判中曾经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原则不让步,交涉不破裂。”正是通过耐心工作和刚柔并济的统战策略,使中共中央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获得了极大成功,这不仅使红一方面军东征、西征免除了后顾之忧,又使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北上实现三军会师减少了很多阻碍。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同红军走上合作之路,又为日后发生“西安事变”和迎接全国抗日民族运动的高涨创造了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