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团长成为关键人物 东北军不愿再与红军作战
东北军的家乡被日本侵占,蒋介石却把他们调来打内战,造成绝大多数官兵不满。这为红军进行统战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榆林桥战役中被俘的团长高福源,是张学良的亲信,因作战勇猛很受器重。红十五军团攻打榆林桥时伤亡比较大,军团长徐海东在暴怒之下亲手打了被俘的高福源两个耳光,并把他关押在军团部所在地。毛泽东知道此事后便给彭德怀打电话,要他将高福源接来,并特意嘱咐:“你们要好好地优待他,住到一定的时候,他愿意回去,就让他回去。”
高福源到达甘泉的红一方面军指挥部之后,彭德怀亲自迎接了他。更让高福源感动的是,身为方面军司令员的彭德怀与他同住一个窑洞并长时间深谈。原籍东北鞍山的政治部秘书长周桓则天天陪着他参观红军营地,并参加红军与东北军被俘官兵的联欢会。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旋律响起来的时候,高福源禁不住落泪。
高福源被释放后,张学良见了他还怒斥一番。高福源说了在红军中的感受,并劝说“少帅”同共产党联合抗日,争取打回老家去。经过高福源秘密穿梭往来,红军高层与东北军首领建立了接触关系。中共联络局局长李克农与东北军第六十七军王以哲军长在洛川谈判后,又与张学良举行会谈,两军实现了全面停战,为联络方便还交换了密码。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与二十位红军高级将领还联名发布了《为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
红军在对东北军开展统战工作时,将沈克、董英斌等将领都作为直接争取的对象。直罗镇战役刚结束,毛泽东就同彭德怀致电红一军团首长林彪和聂荣臻,要他们速释放被俘虏的东北军军官数名,具体与东北军第一零六师师长沈克交涉,说明“对一零六师的基本方针是用积极诚恳的方法争取其反日反蒋。无论沈克有无切实的回答,红一军团都准备撤回”。
不久,毛泽东又亲笔写信给东北军第五十七军军长董英斌,痛陈东北三省沦丧的历史教训,同董英斌做了三条约定:“东北军不打红军,红军亦不打东北军;任何东北军部队,凡愿抗日反蒋者,不论过去打过红军与否,红军愿与其订立条约,一同打日本打蒋介石;红军优待东北军官兵,不但一律不杀,可分别任职或资遣回队,负伤官兵,均照红军伤员一体医治。”
红军做出约定后,主动交还了在前几次战斗中缴获的东北军的武器,释放了被俘虏的官兵,此举在东北军中引起强烈反响。士兵们不仅不愿意和红军打仗,其中还有不少人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