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同周恩来、李克农举行秘密会谈的地址———延安城北的一座天主教堂
先打仗“上课”再释俘沟通 密谈一夜少帅心悦诚服 红军默契让出瓦窑堡 迎来改变历史契机———
驻守在陕甘苏区西面和南面的国民党军队,主要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中共中央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就是争取这两支蒋介石视为“杂牌”的部队。由于东北军是原来西北“剿共”的主力,对其进行争取又成为当日统战工作的重中之重。
榆林桥、直罗镇———红军连续给东北军“上课”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寄食于蒋介石而不得不听其调遣。几乎同所有军阀部队一样,东北军最初也迷信武力,对衣着褴褛、饱受围剿堵截之苦的红军,开始并不心甘情愿地接受其和谈主张。
最先给东北军上重要一课的是红十五军团。1935年10月初,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甘泉县劳山地区设伏,歼灭国民党东北军第一零零师大部,俘虏2000多人,师长何立中重伤后毙命。10月29日,红十五军团又发起了榆林桥战斗,全歼东北军第一零七师一部,俘虏了团长高福源。
中央红军到陕北后,也马上给东北军一个教训。当东北军骑兵尾追陕甘支队时,毛泽东亲自指挥第一纵队采取两侧迂回兜击、正面突击的战法,歼灭了何柱国的骑兵军两个连,缴获战马百余匹。11月中旬,毛泽东、周恩来等又亲自指挥了有“奠基礼”之称的直罗镇战役,以“围点打援”方式歼灭东北军第一零九师,俘敌5300余人。该师的师长牛元峰是张学良的亲信,逃跑途中走投无路又没有勇气自杀,便让副官开枪打死自己。
东北军的两个师先后被歼,蒋介石却立即取消其番号不许重建,并且不再提应发的70万元军饷。张学良就此对蒋介石产生强烈的不满。同时,张学良对红军的战斗力非常敬佩,多年后他还讲了当时的感受:“我是带过兵的人,知道长途行军后的部队是什么样子。人家走了两万里还那么能打,这样的部队不得了!”
红军不仅能打仗,俘虏政策也能攻心。在直罗镇战役中,因东北军的不少士兵曾经当过红军的俘虏,他们知道红军优待俘虏特别是下级士兵的政策,遇到猛攻便纷纷缴械投降。不过要争取整个东北军停止内战,还必须对其上层将领做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