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亲笔起草的电令
1949年4月2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同意对青岛举行威胁性攻击》命令,批准山东军区发起青即战役,解放青岛。为编辑《青岛解放档案文献图集》,笔者前往中央档案馆查阅复制这份在青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电文,出乎意料地发现这份电文竟然是毛泽东主席起草的。在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跨过长江,向全国进军的重要时刻,毛泽东为解放青岛亲笔起草命令,可见青即战役在中央看
来,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战役,这场战役关系复杂,意义重大,需要最高领导人作出决定和指示。
发起青即战役的电文
电文内容如下:
山东军区并告华东局,粟、张:
卯有(4月25日)电悉。同意对青岛举行威胁性攻击,第一步集十二个团,对若干据点试行攻击。得手后看情形再决第二步行动。其目的,是迫使敌人早日撤退,我们早日占领青岛,但又避免与美军作战(此点应与部队干部讲明白)。
军委,卯俭(4月28日)
此电虽文字不多,但内容丰富。一是明确指出了青即战役的目的和性质。即战役目的是逼退敌军,而不是打歼灭战;战役特点是对青岛之敌发动的是威胁性攻击,而且指示青即战役过程分步实施,对第二步的打算留有充分的余地;二是特别强调我军要避免与美军作战。毛泽东主席作出上述决策,充分考虑了青岛敌我态势,考虑到保全青岛城市的需要,考虑到中共、国民党政权与美国国际关系的特殊情况。
青即战役旨在“迫敌早退”
解放青岛是在全国解放大势已定、青岛战场敌强我弱背景下的一次战役。淮海、平津战役结束后,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在华北孤据青岛、长山列岛,驻守青岛一带的是国民党第十一绥靖区的三十二军、五十军、海军第二军区等海陆空部队,人数在5万人左右,主要阵地筑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此时解放军山东军区所属地方部队大批补充野战军,准备渡江作战,青岛附近我军作战部队主要是1949年2月组建的三十二军和胶东军区警备部队,可以参战部队只有12个团,兵力在3万人左右,这些部队不仅兵力和武器装备不占优势,且均由地方部队升级为主力部队,干部战士大都没有经过大战锻炼。战前,解放军主要是在青岛外围与国民党军队对峙,向其施加压力,伺机解放青岛。
1949年4月25日,在解放军打过长江解放南京之后,山东军区致电中央军委及华东军区,分析了敌我情况,建议趁青岛国民党军队动摇恐慌之际,以迫敌速走为目的,组织三十二军和胶东军区部队发动青即战役,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分散守备之敌,稳步前进,以便在敌军全部撤退时迅速进入青岛,防止敌人破坏城市。
以弱势之兵解放青岛,发动战役的时机极为关键。中央早已洞悉国民党军队弃守青岛、兵力南撤的图谋,把敌军撤退视为有利战机,以达到用最小的代价迫敌早退、保全城市的目的。山东军区在来电中报告,有情报讲,国民党空军全部南飞,驻青美军全部离陆登舰,敌204师已经南撤,国民党守军决定二周内撤离青岛。
从中央4月25日收到山东军区的电报,到28日回电,对这封标有“AAAA”(我军电报的最高等级,表示最为急要的意思)的来电,毛泽东主席在酝酿三天之后才予以批准,表明中央对发起青即战役非常慎重,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作出的决策,而且电文中使用了“威胁性攻击”、“试行攻击”、“得手后看情形再决第二步行动”等语句,内容非常谨慎。说明毛泽东主席一方面认定发起青即战役的战机已经成熟,虽然兵力上敌强我弱,但只要敌军无心恋战,我军完全可以以局部的胜利,形成高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