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票券原稿经过设计者的反复修改、调整和补充,并由总行研究员马文蔚先生书写汉字魏体。之后,于1955年3月1日起至1962年4月20日止,共印制发行了11种面额、17种版别。由于毛泽东再次毫不留情地阻止,大家欲将毛泽东像印上第二套人民币的计划又落了空。
在设计印制发行第三套人民币时,由于有了前两次的情况,没有再提印制毛泽东头像之事。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还是发生了一段与印制毛泽东头像有关的令人啼笑皆非、发人深省的插曲。事情的经过,简单说是这样的:印钞厂的一些人,打电报给人民银行总行,提出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认为正在印刷中的1元券人民币有问题,要求立即停印,声称要印有主席的头像的钞票,并限期总行明确表态。总行及时上报中央,毛泽东得知后再次坚决反对,并要周恩来转达意见:“主席不同意在人民币上印他的像。”因而此事才告结束。
周恩来总理对第三套票币设计同样十分关怀,作了严格把关与精心指导,并提出了具体的三点修改意见。这套自1962年4月20日起陆续印制发行的人民币,一直到1980年4月15日终止。这样,第三套人民币上还是没有出现毛泽东领袖像。
第四套人民币诞生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和粉碎“四人帮”后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是1983年开始设计的。此时,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共主要领导人已先后辞世。
这套人民币仍然由罗工柳负责的设计小组承担设计任务。起初的设计方案最大面额仍为10元。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小面额币值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尤其在购买贵重物品时,要提上大量现金,很不方便,广大群众希望发行较大面额的人民币。为此,人民银行一方面呈报国务院增印50元和100元的大面额的票币,一方面向设计小组部署新的任务。
罗工柳受以往国庆节游行队伍里群众举着领袖画像的感人场面的启发,引发了灵感,提出要反映新中国第一代主要领导人的光辉形象。同时,这也是大家多少年来深藏心底的美好心愿。于是,设计人员经过充分研究,一致认为应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侧面浮雕头像放在100元券上,以科学概括“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虽然毛泽东过去多次坚决反对印他的头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极有必要在票面上印上伟人头像。这样,既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的缅怀和永久定格,也不失为对年轻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有效渠道。
这种设计思想一旦成熟后,设计人员受担负的神圣使命感的强烈驱使,义无反顾地立即上报了中央。他们满怀信心和希望等待着回音。正像他们所预料的,很快就得到了批准。于是,先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刻家司徒兆光用石膏做成浮雕,接着由中央美院教授侯一民和画家邓澍把浮雕画下来,然后由北京印钞厂凹版雕刻师苏席华花了几个月时间把浮雕画刻在钢版上,印好后于1987年4月27日首次发行,从而开创了建国后人民币中以领袖头像作图案的先河。至1992年8月20日止,第四套人民币共印制发行了9种面额、14种版别。
鉴于许多国家的纸币一般是七八年换版一次,我国第四套人民币流通了10多年,也该逐步换发新版币了。于是,1999年9月30日,朱基总理签发国务院第268号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10月1日起陆续发行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八种面额的第五套人民币,与第四套人民币混合流通。这是我国货币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向共和国50岁华诞献上的一份厚礼。
沉浸在欢庆建国50周年浓郁、热烈的幸福之中的人们,当看到建国初期的毛泽东头像醒目地独立成为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大钞的正面主景时,犹如阵阵春风扑面而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心情格外的喜悦和舒畅。放大了的毛泽东头像非常赏心悦目,非常亲切慈祥,了却了亿万人民长期崇敬和怀念开国领袖的心愿,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