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中共中央档案在战火中的数次秘密转移
2009-02-20 10:06:12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刘守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中央文库的建立

  笔者曾在《材料工作通讯》1952年第5期上看到一份史料,是1931年4月瞿秋白起草的《文件处置办法》。这份史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共中央最早对文件档案而提出的处置意见。《办法》把中央文件分为四大类:最高机关决议及指示(以及材料);对外的宣言、告民众书等;政治局记录及常委重要问题记录(政治及组织问题记录);中央议决案及通告、宣传大纲(党员个人致中央的重要政治信件)。在战争年代,这些机密档案应该如何保存?该《办法》提出,最理想的保存方式是中央秘书处对各种文件应留存两份,“一份存阅(备调阅,即归还),一份入库,备交将来(我们天下)之党史委员会。”不久,根据《办法》中提到的入库做法,中共中央决定,专门设立保存中央档案的中央文库。

  建党初期,中共中央各部委的积存文件都是由各部门自行保存、处理的。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会议上,陈独秀建议在党内建立秘书制,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强对文件档案的管理。1926年6月颁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明确指出:“应增设中央秘书处,以总揽中央各种技术工作。”其中,秘书处内设的文书科文件保管处,就专事负责文件档案保管工作。这样,各部委的档案便可以实行大集中了,凡是需要留存的,都可以交到文件保管处保存。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逮捕共产党员。环境极其恶劣,中共中央机关决定从武汉迁往上海,秘书处也随同回沪。文书科科长张唯一奉命负责文件保管处的工作,他物色了两位政治可靠的同志于达和张小妹(张晓梅)担任工作人员。当时他们的主要任务,一是集中管理中共中央及中央领导人在工作中形成、留存的文件资料;二是接收中共中央下发的文件和各地上报的文件;三是接收中央各部委移交的文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接收和收集了4万多件档案。1927年10月,秘书处专门制订了一条规定:中央下发的文件和各地上报的文件,均实行“三套制”,一式三份:一份送共产国际代存,一份送文件保管处保存,一份由文件阅览处呈请中央领导人批办。在《中共中央对秘密工作给中央各部委同志信》中,甚至还作出这样的规定:由于环境恶劣,各机关不宜保存文件,凡是不需要的文件,必须随时送至保管处保存。应该说,从那时起,文件保管处已经承担了档案库的责任。

  1930年9月,中央决定精简机构层次,科以下的“处”一律取消。但文件保管处由于有20余箱中共中央重要的文件档案需要长期安全保存,这个机构必须保留。于是党指示张唯一:找一处安全、合适的房屋,建立秘密档案库。这便是被称为红色档案库的中央文库。

  中央文库阶段的数次秘密转移

  作为中共中央档案库,选址时首先要考虑的当然是安全因素。因此,组织上提出:库址一定要达到独立居住、独立活动的要求;为防不测,只派一名领导干部与文库负责人进行单线联系,其他领导成员不得过问文库的工作;文库工作人员也不能参加支部大会和集会游行,要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以免暴露身份。在白色恐怖下,文库地址当然不可能固定,每遇险情或更换负责人,都必须立即搬迁。在上海那几年,中央文库仅在市内就秘密转移过数次。

  文库最初设在戈登路(今江宁路)1141号。这里曾是中央秘书处办公地,也是文件阅览场所,邻里环境比较安全。但不久,一位熟知这里的人被捕叛变,文库不得不连夜转移。当时,张唯一雇用了两辆黄包车,将20余箱文件分若干次运往法租界恺自迩路(今金陵中路)的一幢独立小楼里。这里是他的家,文件这才得以脱离险情。

  1931年初,中央分管文库工作的周恩来前来视察。他发现许多文件被一包一捆地堆放着,尚未进行整理,当即指示张唯一,可以去找瞿秋白,请他写一个文件处理办法。不久,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文件处置办法》出台,周恩来专门作了批示:“试办一下,看是否便当。”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改变后,革命转入低潮,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四处搜捕共产党人,局势十分危险。中央决定撤往苏区,暂时将文库移交给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代管。1932年6月,党指派陈为人和妻子韩慧英前来接替张唯一,负责中央文库的工作。

  陈为人接受任务后,马上将全部档案秘密搬至位于小沙渡路(今西康路)的家中。这是一栋独门三层小楼。陈为人在第三层的小阁楼里钉制了一堵木板墙,将档案存放在两墙中间保存。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秘密工作条例》的要求,在白区开展工作要以“家庭化”形式出现,工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职业,以便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作为掩护。此后,陈为人摇身一变成了木器行老板,韩慧英是小学教师,交通员李沫英则是家中的佣人。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鲜为人知的隐秘机构“北京特科”
·下一篇:三任总书记在“周家”——周恩来故居二三事
·特稿:红色收藏家程宸展示中共领袖抗战形象的法文宣传画(图)
·红色收藏家程宸展示中共领袖抗战形象的法文宣传画(图)
·彭援军:红色收藏家程宸展示中共领袖抗战形象的法文宣传画(图)
·特稿:红色收藏家程宸展示中共领袖抗战形象的法文宣传画(图)
·青岛农业大学:慎终追远,缅怀先烈——青农大经管学院赴沂蒙社会实践团同吉林农大社会
·特稿:慎终追远,缅怀先烈——青农大经管学院赴沂蒙社会实践团同吉林农大社会实践团共
·习仲勋和常香玉:中共领导人同艺术家友谊的典范
·骆志勇:芦山县委办公室开展“学汪策、助重建”专题组织生活会(组图)
·浙江嘉兴发布中共创建史研究成果:一大召开时全国有58名党员
·广西:中共广西特委旧址纪念馆修葺后开馆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