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领导决定,在安葬前,由张伟纳保管烈士遗骨。于是他特地选了一个3尺长、1尺宽的皮纸箱,把遗骨一块块包好,放进箱内,箱盖上贴了一张红纸,上书“方志敏同志遗骨”。他视若珍宝般爱护,把它小心翼翼放在工作室的一角,从不让人碰。
1967年初的一个上午,张伟纳来到工作室,推开门一看,他惊呆了,室内原来整整齐齐堆放着十几个骨骸箱和许多标本瓶不翼而飞。张伟纳慌了,急忙去找他的助手。他得到的回答是:“军代表下了命令,搞群众专政用不着这些死人的骨头,统统搬到赣江边烧了。”他的助手指着墙角落说:“喏,就剩下这两个箱子了。我想等今天问过你再送去!”
张伟纳疾步走上前一看,正是方志敏烈士的遗骨!他忙用双手捧起纸箱,紧紧抱在怀中。为了保护好烈士的遗骨,张伟纳将遗骨藏在工作室的空水池里。并把贴在箱盖上的“方志敏同志遗骨”的红纸撕了下来,并在箱子上盖上一块大木板,做成一个工作台的样子,再把瓶瓶罐罐等杂物堆在上面,直到自己感到看不出丝毫破绽,才轻松地舒了一口气。
从这一天开始,张伟纳如同一名忠诚的卫士,一直守护着方志敏的遗骨。就这样,在那狂热动乱的年月里,烈士的忠骨在法医工作室的水池里一直秘密珍藏了10年。
迟到的葬礼,无限的哀思
早在1964年5月21日,江西省副省长王卓超曾致信中央办公厅,请转交江西省委请求毛主席为烈士墓碑题词的信。同年11月9日,毛泽东亲笔题写了“方志敏烈士之墓”后,差人转交江西省委。十年动乱结束后,省委立即指示,重新抓紧基建工程,早日安葬烈士遗骨。
1977年8月6日是方志敏烈士殉难42周年纪念日。这天上午,人们终于迎来了一个迟到而隆重的葬礼。
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前,张伟纳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在省公安厅领导的陪护下,庄重地捧出遗骨箱。把他珍藏达20年之久的9块烈士遗骨,当着领导及烈士亲属的面如数清点,然后用红绒布包好放进汉白玉特制的棺椁内。棺椁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夹道护送灵车缓缓驶向墓地。
长长的绿色甬道从山脚通到山腰,两行挺直翠绿的柏树,排列在烈士墓前。两棵威严挺立的雪松,像忠于职守的哨兵,忠实地守护着烈士的英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