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济渠,按周家谱系先取名贻德,后改名贻谦,再更名济渠,号竭之。他于清同治10年9月15日(公元1871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驸马巷周氏老宅,1936年去世于汉口,1937年安葬于南京永安公墓。
周恩来五祖父周鸣鹿(谱名骏庞,号敦甫)虽曾还生过周贻震和周贻升,但这兄弟俩均系未成年早夭,因此,周济渠等于是周鸣鹿的独生子。他在周家同辈兄弟中大排行老三,因此周恩来称之为三伯父。
周济渠幼年读书很刻苦,读的书也比较多,所以他还年轻时,就已精通经史子集,是位饱有学问的学者,并能写一手漂亮的颜体字。他的父亲出于对他前途和出路的考虑,还给他捐纳了一个“国学生国子监典簿衔”,以期他在清末官场中有个发展。在他长大成人后,就为淮安多家有名望的人家聘为塾师。他的同辈和后辈乡坊故老都喜欢喊他“老夫子”。这句淮安方言的意思就是褒奖他是个学问很高的人。因为周家在淮安的特殊关系和地位,周济渠也被引进师爷行业。但淮安地处淮河下游,清朝末年,朝政腐败,淮河等主要江河疏于治理,淮安先后于光绪32年(公元1906年)和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两次发大水,整个苏北一片汪洋,淮安城头上几乎可以行船。当地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出逃荒。周济渠所在衙门也不得不大批裁减员工。师爷本来就是个既不“入品”也不在“级”的人员。自然属裁减之列。周济渠为生活所逼,不得不带上妻子和四岁的儿子周恩彦,离家去东北投奔时任奉天右参赞的妻兄钱能训。
周济渠是成人后由父亲做主,先娶淮安曹甸(今属宝应)大户人家的曹氏为妻。曹氏去世早,他又于光绪30年(公元1904年)续娶寄居淮安城里砖桥的钱馥兰为妻。钱馥兰的哥哥钱能训,是浙江嘉兴人。光绪24年(公元1898年)他中了进士,在清末和民国年间曾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1918年曾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兼代国务总理,同年12月任国务总理,直到“五四”运动爆发才被迫引咎辞职。周济渠与其妹结婚时恰逢在京任监察御史的钱能训去南方有事,便顺道回老家淮安参加了妹妹钱馥兰的婚嫁事情,并在淮安住了一段时间。期间,钱能训也曾多次去驸马巷周家作客。当时周恩来只有6周岁,钱能训见其聪颖灵秀,十分喜欢,特意几次辅导周恩来的书法,给幼年的周恩来留下深深的记忆。
东北地区本是满清王朝的发祥之地。清入关后虽定都北京,但仍给东北以许多优惠措施。如把盛京(今沈阳)定为大清朝的陪都,建奉天(今沈阳)府为京府等等,事实上是把整个东北地区建成一个类似于今天的“特别行政区”。所以,当时东北的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较关内发达。
周济渠到东北后,钱能训就安排他到铁岭任税捐局主事,兼管铁岭的矿务。这在当时是一般人很不容易谋到的“肥官”。
也是缘于清末大水,1909年秋,周济渠奉命去湖北赈灾,10月清廷诏示周济渠在湖北赈灾任内“捐加四品衔并指归分省试用”。
就在周济渠这次赴湖北前,时在东北奉天的周贻赓就委托他这次去南方时,能顺道回淮安老家看看,去东门外祖茔地祭祀一下祖先,并把12岁的周恩来和时在武汉的周恩来父亲周贻能一起带来东北,以便让他这个侄儿能继续上学读书,也好让他的胞弟周贻能生活有个着落。
周贻赓是周恩来的亲伯父,在周恩来父辈嫡亲兄弟中居长。他也是利用周济渠与钱能训的姻亲关系才到东北谋上差事的,当时已在奉天度支司任司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科会计)。周贻赓在去东北前曾在淮安先后娶过王氏和继配赵氏两任妻子,但皆未生育,且去世较早。到东北后,他又续娶山东的杨氏为夫人,仍无出,便一直无儿无女。而当时周恩来因已失去嗣父母和生母,在武汉做小职员的生身父亲又收入微薄,根本无法养家糊口,故他只能失学在家。但他不甘心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