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年代的尼克尔斯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供图
有尼克尔斯基照片的档案封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供图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倪兴祥(左二)、副馆长张小红(左一),指着“一大”参与者照片展中那醒目的空白,介绍说:“新发现的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即将挂在这里!”人民网记者 屠知力 摄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5位参加者,国内出席者13人,还有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15人中,14人的履历、照片和人生故事,都一清二楚,唯有尼克尔斯基,成了一个谜团,几乎无人知晓他的模样、他的故事。86年前匆匆走进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这位俄国人,作为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被郑重委派来华帮助中共建党,并在“一大”有过重要发言和建议。如此重要的历史角色,却仿佛成了一个隐约的影子,一晃而过,音容杳然……以致有俄国历史学者撰文称之为“被遗忘的中共一大参加者”。
于是,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第三展厅,在介绍15位出席者的版面中,14位均有大幅照片,唯独到了尼克尔斯基,成了一块醒目而无奈的空白,让许多参观者迷惑不解。
这块历史的空白,到了今年初秋,终于将被完整地填补:俄、蒙两国学者,经由不懈的努力,几乎是同时发现了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和档案!
中共党史研究专家闻讯,均分外惊喜。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著名党史理论专家李忠杰教授说,感谢俄罗斯、蒙古学者的热情帮助,也感谢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张静如教授也说,“真是重要发现,太不容易了!” 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学科组成员、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邵维正少将,听说中共创建史有如此重要发现,也格外高兴,称之为“重要成果”。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倪兴祥、副馆长张小红,掩不住嘴角的笑意,向记者滔滔不绝地介绍这一重大发现的来龙去脉。
寻寻觅觅,女学者发现尼氏传奇一生
本该悬挂尼克尔斯基照片处的那块空白,一直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心病”,他们从未间断过解谜的努力。据倪兴祥回忆:上世纪80年代,还曾通过外交途径,致信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请求帮助寻找。这一信息,引起了苏联有关方面的注意。
俄罗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卡尔图诺娃曾撰文说:1987年,苏共中央一位书记应中共中央邀请访华,回国后,他交给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一项任务:寻找中共一大参加者尼克尔斯基的生平材料和照片。卡尔图诺娃接过了这项“解谜”工作。尽管她多方努力,也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却一直没有重大突破。
直到去年,卡尔图诺娃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中央档案馆的帮助下,终于揭开了尼氏的传奇经历。
原来,“尼克尔斯基”是军人出身的弗拉基米尔·涅伊曼·阿勃拉莫维奇的化名。他生于1889年,1921年成为俄共(布)党员。不幸的是,1938年,他因莫须有的“间谍罪”被捕,很快便在哈巴罗夫斯克被枪决。1956年,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为他平反昭雪。
尽管尼克尔斯基的生平渐渐浮出水面,但是,因为找不到他的照片,他的面貌仍然模糊不清。热心的卡尔图诺娃教授忍不住在媒体呼吁:吁请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档案工作者和研究者,一旦发现尼克尔斯基的照片,请寄给我们或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柳暗花明,俄教授携照片重访“一大”会址
今年6月29日,在一个闷热的黄梅天,转机出现了!
小雨淅沥中,来自俄罗斯的参观者、远东国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阿列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