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月20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从参加中共“一大”13位代表人生轨迹看,尤其感到理想信念问题是何等重要。
一、必须始终拥有崇高理想信念
分析“一大”13位代表,他们留下的人生轨迹大致可分为五类:第一种是奋斗终生的。这其中包括毛泽东、董必武、王尽美。第二种是英勇献身的。这其中包括何叔衡、邓恩铭和陈潭秋。第三种身离心仪的。这其中包括李达和李汉俊。第四种是误入歧途的。这其中包括刘仁静和包惠僧。最后一种是投敌叛党的。这其中包括陈公博、周佛海和张国焘。他们当初都是共产党员,并且都是共产党员的先进代表,为什么结局却是天壤之别?根本的分水岭就在于有没有坚定共产主义人生追求,有没有高举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不动摇。
再看看去年被查处的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等这些省部级官员。他们大多有大好的政治前途和受尊敬的社会地位,这些好处远比金钱更稳定、更广泛、更能受益终身。为什么他们会在金钱上如此贪婪,会做出那种因小失大,为金钱断送自己的蠢事?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也是共产主义理念信念倒塌。由此可见,共产主义的人生追求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必须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毕生追求的问题。坚持了,人生就是辉煌的;没有坚持,人生就是灰暗的,甚至是可耻的。
二、必须及时校正理想信念偏差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理想信念的偏差,是最根本的偏差,也是最危险的偏差。回忆“一大”13位代表,起初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后来为什么有的走了弯路,有的甚至叛党投敌,主要的还是随着形势变化发展,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而且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所致。张国焘五四运动时是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之一,也是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却后来另立“中央”与党中央分庭抗争,投向国民党怀抱进行反共,最后魂丧异国。陈公博、周佛海曾经也是进步青年,成为中共“一大”代表,但后来都居然叛党而去,甚至在抗战期间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这主要是由于这3位代表当理想信念出现偏差时没有得到及时校正,然后一步一步走向深渊,最后落得这样的可耻下场。
透过这3位代表人生轨迹,同样也得出一个基本道理:过去理想信念坚定,不等于今天理想信念坚定;今天理想信念坚定,不等于将来理想信念坚定,必须始终重视理想信念问题,及时校正理想信念偏差。要及时校正理想信念偏差,就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这纷纷扰扰社会里,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名利惑心界,始终以科学辩证的思维审视人生追求,把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统一到党的共同理想上来。这既要承认合理正当的物质追求,更要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既要关注个人追求,更要融入党的事业;既要胸怀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干好工作,让共产主义人生追求之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三、必须为实现理想信念不懈奋斗
“一大”大部分代表是为实现崇高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典范。毛泽东为了祖国和人民,先后痛失6位亲人;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矢志不移,执着追求,勇于探索,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董必武因策动讨伐袁世凯两次被捕入狱,出狱后继续坚持斗争,表现了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顽强的战斗精神;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面对国民党反动当局的重金悬赏通缉,毫不畏惧,英勇战斗,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王尽美,本来叫王瑞俊,为了表达为实现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献身的决心,而改名为王尽美,并长期的忘我工作和艰苦生活,积劳成疾仅27岁就病故了。性情刚毅著称的何叔衡,为了掩护战友突围跳崖,赢得了“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型”的称誉。生长于贵州少数民族山乡的邓恩铭,靠着信念的力量,他以青春的激情参加了“一大”,此后从学校、工矿、监狱直至慷慨走下刑场,用鲜血实践了在南湖红船上的誓言。还有,1945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陈潭秋当选为中央委员,但当时代表们并不知道,早在1年 9个月前,他在新疆被捕并逼迫他“脱党”,但他却拒不屈服已被秘密杀害,用生命捍卫了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