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奔袭荆紫关
伏牛山区,为豫西“内乡王”别庭芳的势力范围,反动统治严密,加之这一带地域狭窄,人烟稀少,物资匮乏,创建根据地比较困难。红25军一进入伏牛山区,敌第40军和“追剿纵队”主力便相继追来。因此,鄂豫皖省委决定继续西进,直奔陕南。
1934年12月,红25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南商洛地区,经过长期浴血转战,创建了新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红军和根据地的逐步扩大,使蒋介石十分不安,这不但对他“围剿”中央红军不利,而且也威胁到关中地区的安全。于是,蒋介石紧急调动东北军9个团,河南的国民党40军和44师9个团,陕军38军及其警备第1、第2旅,湖北5个团共30多个团的兵力,对鄂豫陕根据地进行围剿,限令3个月内剿清红军。
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红25军根据鄂豫陕边区山大、交通不便、敌人辎重运输困难等情况,制定了以营团为单位、分散游击的作战方针,利用红军和游击师山熟、路熟、人熟,机动灵活的有利条件,大迂回、绕圈子,去调动敌人、疲劳敌人、袭击敌人。一个多月内,敌人不但没有找到红军主力作战,不时还被红军、游击师从背后痛快反击。敌《陕南快报》称:“东西无方,去来无定,昨于彼,而今忽此,今人防不胜防……”
1935年6月,为粉碎国民党军30多个团的第二次大规模围剿,红25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先疲后打”的作战方针,留少部兵力牵制敌人,其主力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跳出敌人包围圈,转向外线捕捉战机,以打乱敌人的围剿部署。6月上旬,红25军由湖北省郧西县二天门出发,经陕西省山阳县的漫川关,于13日包围了商南县城。14日,夺富水关占青山街,俘敌44师营级以下官兵170余人,并活捉该师军需处长。为了补充红军给养和枪支弹药,军首长决定远程奔袭敌后方重要补给站——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荆紫关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西南边陲,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水陆畅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鄂豫陕3省交界处的战略重镇,当时只有淅川一个地方民团驻守。为了确保长途奔袭荆紫关取得胜利,军部遂派出4名侦察员化装成敌44师军官,于15日上午到达荆紫关镇以西隔丹江相望的魏村。中午,该地保长魏凌云大摆酒宴,热情款待,席间红军侦察员以分析形势为名,摸清了敌军事部署。为了麻痹敌人,军部在同一时间又派出5名侦察人员,化装成敌44师军需处长及其随从,到达荆紫关镇公所,提出44师为追击红军,明日上午(16日)要路过荆紫关,特通告准备茶水。镇长刘伯显信以为真,热情接待。席间,红军侦察员再三叮嘱:“我们44师明日上午准时到达,今晚若有红军来攻打,你们一定要坚守住。”午餐后,几位红军侦察员立即离开荆紫关,顺利返回军部。
汇总分析侦察荆紫关的情报后,15日下午4时许,副军长徐海东亲率223团和手枪团,由富水关出发,急行军65公里,于16日拂晓抵达距荆紫关10公里的外围防御阵地金豆沟。在摸清荆紫关守敌驻军情况后徐海东决定智取。手枪团团长杜本润率部化装成敌57军围剿队,来到关前和警戒连通话后,警戒连连长刘汉章以为是“国军”到达,立即集合队伍迎接。当敌人要开城门时,刘汉章说要有团长命令才行。这时,手枪团已被怀疑,便决定缴警戒连的械。杜团长大声骂道:“你们怀疑国军,延误追剿战机,八成是私通红军,全部缴械!”手枪团战士们一听杜团长发话,300多支长短枪一齐对准了警戒连,敌人还在发呆时,已全部被红军缴械。
这时,徐海东率223团已赶到关前。8时许,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形成了对荆紫关的三面包围,红军手枪团尖兵排30多名指战员身穿国民党军服,打着敌44师的旗帜,大模大样地向北门走去。寨门前的几个团丁上前问话,尖兵排的战士当即将其击毙,夺下寨门。此时,运动到汉王坪的红军主力部队见寨门已夺,便一拥而入;徐海东组织占据荆紫关后山的红军,在6挺机枪掩护下,手枪团一分队搭人梯登城而入;守卫在东北寨的民团武装则被红军一举击溃;西河滩头阵地上的红军也对荆紫关发起进攻,枪炮声、喊杀声响彻云端。守敌对红25军这一突然攻击猝不及防,吓得晕头转向,慌乱一团,狼狈不堪地向东南溃逃。淅川县民团司令任泰升妄图组织顽抗,见民团已溃不成军,无法挽回败局时,只好由几个亲信保驾出逃,侥幸漏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红军攻占了荆紫关,歼敌4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军需民用物资。
攻占荆紫关后,红军不顾疲劳和盛夏酷热,刷写标语、张贴布告、散发传单、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号召劳苦大众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建立苏维埃政权,并打开财主、劣绅们的仓库,把布匹、衣服、被褥、钱、盐、粮食、糖等物资分给穷人。为了给荆紫关人民报仇除害,还处决了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劣绅史麻子、地痞马淘气、民团排长党青山等13人。
红军袭占荆紫关后,敌第67军3个师、第44师和警备1旅等齐向荆紫关扑来。为继续牵制敌人,红25军当日下午即撤离荆紫关,由白浪进入湖北省郧县,经鲍鱼岭、南化塘向陕西黑山街一带挺进。红25军在荆紫关停留时间虽短,却极大地鼓舞了群众,扩大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为后来共产党在淅川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徐海东率部奇袭荆紫关是红25军在陕南第2次反围剿作战中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使“围剿”红军的敌人大为震惊,蒋介石哀叹:“徐海东不死,国无宁日。”西安《民报》称之为“红军游击神威”。这场战斗调动了大批敌人向后方回援,打乱了敌人的“围剿”部署。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限令3个月剿清红军的计划也随之破产。
而后,红25军又转战陕甘等省,于1935年9月16日,最先到达陕北,与刘志丹、习仲勋等领导的陕甘红军胜利会师,为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北上并在陕北建立革命大本营奠定了基础。毛泽东致电祝贺,称红25军与陕北红军的会合“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一个伟大胜利,是西北革命大开展的导炮。”不久,在接见程子华、徐海东等人时,毛泽东当面表彰了红25军长征的历史功绩,称赞他们“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
红25军长征途经南阳的时间虽短,但唤醒了民众,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特别是红军将士们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早已成为南阳人民弥补珍贵的精神财富,无论岁月如何流逝,这段血与火的历史都将千秋永存在南阳人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