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纪念续范亭将军诞辰120周年,本版曾先后发表续叶琴先生写的《云水襟怀 松柏气节》、续大田写的《再回家乡忆父亲》两篇纪念文章。今天发表的是续范亭将军秘书段云之子段晓飞写的文章,透露了续范亭将军去世后,毛主席深切悼念并题写挽联的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毛主席与续范亭将军同龄,今年也是毛主席诞辰120周年。12月26日,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有幸接到段晓飞先生这篇情深意切的纪念文章,感到十分珍贵。发表在这里,既飨广大读者,同时也藉此表达我们对两位伟人的深切怀念和由衷敬仰。
续范亭,山西省崞县 (今原平市)西社村(今属定襄县)人。1947年9月12日,续范亭将军带着对中华民族解放必胜的信念,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9月13日,中共中央从延安发电追认续范亭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评价 “以此引为本党的光荣”。
当时的陕甘宁和晋绥边区都知道,毛主席与续范亭将军同为癸巳(1893)年生人,且交往密切,感情甚笃。续范亭敬重毛主席,毛主席也欣赏续将军,中央档案馆至今保存着毛主席在延安时写给续范亭的14封信,封封情真意切。
当惊悉续范亭将军于山西临县都督村病故的噩耗,毛主席十分悲痛,即请在临县甘泉村的谢觉哉同志代拟挽联。谢老的日记中写到,这首挽词是毛主席托他代拟的,其最初原稿是:为民族翻身,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眼睛亮得很,骨头硬得很,典型顿失,人尽含悲。毛主席书写时将上联“为民族翻身”改成“为民族解放”;把下联的“眼睛亮得很,骨头硬得很”改为“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
事后曾有知情人回忆,续范亭将军出殡的头天晚上9点至10点钟,在都督村地主刘生福的院子里举行了简朴的告别仪式。住在相距十余里的甘泉村的毛泽东、彭德怀、康生等领导人,曾专程赶到都督村悼念。因当时战场形势十分紧张,国民党胡宗南部在陕北到处寻找毛主席的踪迹,所以他们一行人是特别化了装去的。悼念仪式结束后,毛主席用尺余的黄表纸写了挽词手稿即匆匆离去,此事很少有人知晓。而那时为了毛主席的安全,所有行踪是绝对保密的,毛主席对外亦使用李德胜的化名。
挽联首次发表于1947年9月18日的《晋绥日报》第一版上,大标题为“续主任遗体光荣安葬”,副标题是 “毛主席从河西送来花圈和挽联,主祭吴玉章同志徒步送灵,翻身农民及各机关代表千余人墓前致祭”。内文写道,“本月十八日,范亭同志光荣的葬礼,于临县某地庄严举行。在这前一天,毛主席从河西来电致唁,并送花圈和挽联,联词为: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由此可见,毛主席题写挽联的时间正是1947年9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