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续范亭不仅是一位革命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西安事变后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山西新军。1940年任晋西北军分区副司令员、行政公署主任。他与毛泽东和延安“五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有诗词往来。续范亭将军于1947年9月12日病逝,享年54岁,次日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泽东写挽联哀悼,其中有“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之句。今年11月27日是续范亭诞辰120周年。11月17日,纪念续范亭将军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党史研究专家、续范亭后人代表、山西省各级领导、范亭中学校友和晋绥革命后代代表共70余人相聚一堂,共同回顾了续范亭从一个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共产主义者的人生轨迹,缅怀其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赤胆忠心、奋斗终生的忘我情操。这里特发表续叶琴先生的文章,以表示对续范亭将军深深的敬仰和怀念。
辛亥风暴崭露头
续范亭1893年11月27日出生在山西省崞县(现为原平市)西社村(今属定襄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不满清朝统治,他不满20岁便秘密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跟随族兄续西峰担任起义军忻代宁公团卫队长,率部占领大同,驱逐了清朝官吏。在清军疯狂反扑的情况下,他带兵坚守大同40天,为山西的辛亥革命建立了功勋。
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忻代宁公团被强行解散。续范亭坚持革命,参加倒袁反阎活动,屡遭通缉。后与续西峰等参加了北方英豪华山聚义,参加了西北护国军和靖国军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曾担任国民联军第三军第六混成旅旅长和西北军新编第一军中将总参议。
历经十几年征战磨炼,续范亭成为孙中山先生及其三民主义的追随者和忠实信徒、奋不顾身救国救民的民主革命斗士。
愿将身躯易自由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大片国土,华北面临沦陷危机。危急关头,续范亭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
1935年11月间,续范亭偕同刘定安到达南京,拜见一些国民党中央要人呼吁抗日。12月9日,北平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学生爱国示威运动,国民党当局不仅不支持反而进行了血腥镇压。与此同时,却对日本侵略者妥协退让。目睹国民党如此腐败,续范亭悲苦交加,写下了《哭陵》一诗:“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
1935年12月26日中午,续范亭站在中山陵最高处的台阶上,向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深深鞠躬,高声朗读《祭总理文》和《绝命诗》后,拔出随身短剑,猛烈地刺向自己的腹部,幸被守卫中山陵园的卫兵发现救起。
续范亭中山陵剖腹明志,是射向国民党当局一发重型炮弹。
政治生涯分水岭
剖腹得救后,续范亭辗转到杭州休养。在那里,他开始阅读《资本论》《辩证唯物主义》及其他一些社会科学书籍。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如获至宝,孜孜研读。
1936年11月,续范亭应杨虎城之邀到达西安。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中,他积极为张学良、杨虎城出谋献策,对稳定“三位一体”格局、协调各方关系、发展事变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西安事变”也成为续范亭政治生涯的分水岭。因为共产党代表南汉宸多次找他面谈,他又首次会见周恩来进行亲切长谈。从此,他在共产党的指导下,以新的身份和姿态踏上抗日救国的征程。
“七七”事变爆发后,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成立,续范亭担任主任委员。他与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宸等密切合作,大力发动群众,半年之内即发展游击队、自卫队9万多人,成为山西新军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创建和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抗日反顽转战多
1939年3月,阎锡山召开“秋林会议”,布置投降反共,宣传抗战的前途是“中日不议而和,国共不宣而战”,抛出了《军事统一方案》,要消灭新军和八路军。续范亭对阎锡山的反共投降言论进行了坚决驳斥,痛哭流涕朗读孙中山遗嘱,使阎锡山坐立不安。会后,续范亭绕道延安会见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汇报了“秋林会议”详细情况和阎锡山的新近表现。毛泽东高度赞扬续范亭在山西组织抗战的功绩,并为他指出了抗战到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