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纵队老战士、老共产党员何如伟。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1948年何如伟(前排)任文昌二区委书记时,同区委王平、符国光、高永秀等同志留影。
很多人,年轻时候入党,一开始也不是抱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伟大理想,少年何如伟入党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拿枪,打鬼子”。但随着革命的发展,时代的演进,思想认识的不断成熟,他对党,对一名共产党员所必须承担的责任,有了不断深入的认识。
琼崖人民有革命武装斗争23年不倒的光荣历史,而如今90岁高龄的革命老同志,老共产党员何如伟同志则有一个离而不休的23年,尽管这是一个巧合,却在何老的身上,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理想。
90岁革命老战士,老共产党员何如伟的一生,就像一本大部头革命经典著作,里面写满红色革命故事和名人轶事。
他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工作75年,入党73年,见证了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当过多年乡、区、县党委书记,参加过1962年的全国七千人大会,又接待过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无数革命领导人;参加海南宣传文化教育工作20多年,又参加我省党史研究工作多年,对我省解放前后的历史事实,可以如数家珍一气道出……
“宁做枪下鬼,不做亡国奴”
“年轻时候入党,可不是抱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就是为了抗日,为了‘拿枪,打鬼子!’” 谈起入党,何老的记忆又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1925年11月26日,何如伟出生在革命老区文昌市昌洒镇宝彩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在这个尽管贫穷,却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地方,少年何如伟在浓厚革命氛围的熏染下,浑身沸腾着革命的血液。
1939年2月10日,当日本侵略者的铁骑践踏琼崖,一首首雄壮激昂的抗日民谣在琼岛大地上四处传唱,14岁少年何如伟立志“拿枪,打鬼子!”
要打鬼子,少年何如伟首先想到的是拿枪。他清晰地记得,1939年的一天,他早上5点钟出发,顶着烈日跑了5个多小时,来到共产党员姐夫黄岐山的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的部队,要求拿枪,跟部队走。姐夫看这孩子人还没枪高,便要打发他回家。何如伟当时就急了眼,并给姐夫“上课”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两人进行了革命同志般的第一次谈话。
“如果要打鬼子就必须拿枪,全国那么多人,哪里有那么多枪可以拿?”姐夫开始向他发难,并告诉他:“抗战,不一定只是冲在前线,后方工作同样重要,把广大群众发动起来,站岗放哨送情报也是抗战。”这一句话点醒了少年何如伟。
回到家后,何如伟在文昌昌洒十三保(即现在的联成村委会)发动组织了100多名儿童成立抗日救国团,投身到抗日战争的伟大斗争中。
从儿童团长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
“可不要小瞧儿童团,他们思维活跃、身手敏捷,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非同小可!”谈起当年在儿童团的抗战经历,何如伟兴致勃勃。当年,他和其他儿童团团员们一起,干了不少“大事业”。
“儿童团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政治做宣传,站岗放哨送情报,深入敌占区了解敌情,打击敌人。”何老回忆说,他曾经利用邻村挑糖果叫卖的小贩伍雅馍老伯伯帮他采探敌情。伍老伯每天来往于昌洒镇到十三保的村庄之间,了解周边村子和日军基地的情况,并与他关系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