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近日,根据教学实施计划安排,武警指挥学院组织研究生赴福建东山岛开展现地教学,深入挖掘历史中的胜战案例,提炼胜战要素,为新时代强军事业注入精神动能。

东山战斗纪念塔
东山保卫战:血火淬炼的英雄史诗
1953年7月16日,国民党军在胡琏的指挥下集结一万余人,悍然向东山岛发起攻击,我守岛1200余名兵力与东山县民兵及群众同仇敌忾,击退国民党军的猛烈进攻,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东山保卫战”胜利的丰碑。毛主席评价:东山的胜利,不光是福建的胜利,而是全国全世界的胜利,意义很大!

现场教学
教学团队以“东山保卫战”为牵引,采取沉浸交互式战例研究和分步细训式专项课题想定作业教学模式,引导研究生学员现地感受典型战例。

聆听谷文昌先进事迹
学员们走进这场战役的4个核心坐标,感受硝烟散尽后的历史回响。海风裹挟着历史呼啸而来,在敌主力登陆点“马銮湾”,学员们复现态势,观测潮汐,分析战场环境对作战的深远影响;在首个抗敌据点“湖尾村40高地”,学员们登上这片被炮火犁过的山丘,代入角色,推演摆练,领会革命先烈坚守阵地的战斗精神;在敌伞兵空降场“八尺门大桥”,学员们跨桥勘察,思考复盘,感受军民齐心迎敌的战争伟力;在核心阵地旁的“东山战斗烈士陵园”,学员们敬献花蓝,默哀深思,瞻仰449名烈士无声的忠诚。

向革命先烈献花
通过一系列活动,学员们复现“原始案”,升华“优选案”,拓展“未来案”,不断在探索中学悟战争规律,在实践中谋求制胜之策,在战史中接受精神洗礼。

见学谷文昌纪念馆合影
谷文昌纪念馆:扎根群众的精神丰碑
“看见木麻黄,想到谷文昌”,这是东山县本地的一句俚语。在谷文昌纪念馆,学员们认真学习了8个展厅,仔细聆听讲解、观看图片资料、回味奋斗故事,一件件谷文昌同志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把大家的思绪带回了那个风沙肆虐的年代,大家用心感受谷文昌“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公仆情怀,“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铮铮誓言,“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精神内涵。

谷文昌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
学员们在谷文昌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与“四有”书记在党旗下展开了隔空对话,大家从认识谷文昌、学习谷文昌、传承谷文昌等方面展开了思想交流,纷纷表示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共产党人不朽的丰碑,要学好谷文昌先进事迹,做扎根人民心中的“木麻黄”。

抗日献机纪念碑前教学
铜陵女子民兵哨所:碧海丹心的巾帼传奇
铜陵木兰守海疆,哨所女兵展担当。1970年,东山县铜陵哨所改为女民兵执勤并延续至今,这支平均年龄25岁的女子民兵队伍,用青春接力守护着祖国的东南前哨。学员们走进铜陵哨所,与被称为“铜山花木兰”的女民兵共话使命担当。

走进铜陵女子民兵哨所
学员们在女民兵的介绍下参观了海防哨所,登上哨所制高点瞭望海疆,并沿女民兵任务区域体验了一把实地徒步海岸巡滩,切身体会她们辛苦的工作日常。双方战友们就奋斗强军、任务使命、军民共建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与哨所女民兵合影
从600多年来铜陵古城到今天的海上明珠,从抗日战争时期东山人民同仇敌忾,号召全岛“抗日节约献飞机”,到新时代的女民兵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用青春守望祖国的东南海疆的传奇故事,学员们感慨道:“从她们身上深刻感受到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永恒真理,不论现代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的伟力永不过时!”
此次现地教学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出征,全体同志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把东山岛上的英雄史诗转化为持续奋斗的动力,书写属于新时代军校学员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