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赖洪祥:苏区干部的楷模(组图)
作者:赖光耀 搜集整理
浏览次数:
2025-04-22 10:01:5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1930年3月18日 四都农民暴动

诏安赤竹坪村(1934年饶和埔诏县委驻地)

广东饶平县岩下村

    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热血与生命。赖洪祥,便是其中一位熠熠生辉的英雄。他的一生,短暂却波澜壮阔,恰似一首激昂奋进的战歌,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为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1903年,赖洪祥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下赖村(现名红都村)的一户贫苦农家。自幼,他便深陷生活的泥沼,饱尝世间苦难,对旧时代的腐朽与不公恨之入骨。在他心底,一颗渴望改变、向往光明的种子悄然种下,只待破土而出的时机。

    1929年3月12日,这一天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赖洪祥的世界。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浩浩荡荡来到四都,军旗烈烈,队伍严整,红军宣传员的宣讲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尤其是毛泽东那一番鼓舞人心的话语,号召工农团结一心,打倒土豪劣绅,分配土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让世世代代受压迫的劳苦大众当家作主。这些话语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赖洪祥心中的革命热情,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追随共产党,投身于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斗争。

    同年秋天,赖洪祥满怀热忱地投身土地革命。1930 年 3 月 18 日,四都乡农民武装暴动的号角吹响,赖洪祥在堂哥赖兴银的带领下,冲锋在前。他们带领暴动队伍迅速包围国民党四都区公所,一举歼灭反动民团,推翻了欺压百姓的伪政府,并将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绳之以法。此次暴动大获全胜,随后,四都赤卫队、乡苏维埃政府和党支部相继成立,赖洪祥成为赤卫队的一员,自此踏上了更为坚定的革命征程。他立场坚定,在斗争中勇往直前,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对革命的忠诚,很快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33年,革命局势急转直下,国民党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一时间,乌云密布,危机四伏。就在此时,饶(平)(平)和(大)埔诏(安)县委书记刘锡三不幸被捕牺牲,党组织急需一位得力干将挑起这副重担。中共闽粤边区特委经过审慎考察,一致认为赖洪祥是不二人选。彼时的赖洪祥,身体已然抱恙,但他接到调令后,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奔赴饶和埔诏,担任县委书记。

    到任后,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县委机关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但赖洪祥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沉着冷静,带领同志们转移县委机关,深入分析当前形势,果断决定重新凝聚力量,发动群众,组建敌后武装工作队,开展灵活多变的武装斗争。在石炉、马坑等村庄,他们深入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进行反霸分田,为革命保存了珍贵的火种。

    1934年春天,命运出现了转机。红三团在执行任务时,意外与饶和埔诏县委取得联系,使得县委与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成功接上关系。赖洪祥激动不已,他深知,革命的火种不仅没有熄灭,反而将再次熊熊燃烧。同年3月,他亲自率领武工队员深入敌占区,积极组建工农红军饶诏边游击队。4月底,他又指挥部队配合工农红军闽粤边第三大队,兵分三路围攻黄牛山敌民团据点。经过艰苦战斗,成功扫清了诏安八仙山到诏安乌山游击走廊的障碍,为革命斗争开辟了新的道路。

    然而,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和恶劣的斗争环境,让赖洪祥的旧疾日益严重。1934年7月,他不得不前往饶平县岩下村养病。他患的是当时被视为绝症的肺痨病,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病情迅速恶化。县委得知情况后,决定拨出专款为他购买昂贵的盘尼西林,但赖洪祥坚决拒绝。他心系革命大局,深知反“围剿”斗争的艰难,县委经费紧张,每一分钱都关乎革命的成败。他宁愿依靠民间草药顽强抵抗病魔,也不愿因自己的病情耗费宝贵的经费。他始终怀揣着坚定的信念,渴望早日康复,重返革命一线。

    但命运无情,1935年初,赖洪祥终因病情过重,永远地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他的离去,如同一颗星辰的陨落,但他的精神却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1982年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赖洪祥为革命烈士。他是当之无愧的苏区干部楷模,是四都人民的骄傲,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理想与信念,无畏前行,永不放弃。

作者与刘源将军合影

作者在四都红军首次入闽纪念馆为刘源将军一行讲解

作者与红军医学博士涂通今将军合影

    作者简介

    赖光耀,男,中共党员,红军后代,汀西县苏维埃政府主席赖兴银嫡孙。
    1979年高中毕业,1982年1月—1985年8月在四都兽医站工作,任兽医技术员;
    1985年9月—1987年6月在四都中学代课,任美术、音乐教师;
    1987年7月—1994年9月在四都文化站工作,任站长,1992年在厦门大学中文系群众文化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并结业。
    1994年10月至2024年4月在长汀农行工作,现已退休。期间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学习,毕业。
    现为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民俗学会会员、刘少奇思想研究会会员、长汀县政协文史研究员、长汀县赖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中共龙岩市党史学会秘书长。
    1991年  《灯盏糕》等5幅农民画入选福建省首届书画节展览;
    1994年  杂文《莫以金钱论英雄》在中国文化报发表;
    1996年3月  宣传画《存款到农行 生活美如画》获全国农行系统书画摄影大赛优秀奖;
    1998年3月  客家学论文《汀州传统婚俗》入编由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联合出版的客家传统社会丛书之六;
    1998年8月  散文《爱上打杂这一行》获中国城乡金融报98年度“情系农行”征文优秀奖;
    2002年  客家学论文《四都的宗族与庙会》、《四都镇渔溪村石圣祖师崇拜》、《四都镇归龙山的罗公祖师崇拜》分别入编由国际客家学会、海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联合出版的客家传统社会丛书之15、16。
    2002年10月  书法获福建省农行系统职工书法大赛三等奖;
    2003年8月  书法入展首届中国敦煌国际书法艺术节展览;
    2003年12月  书法入展“全国百名书家写《兰亭》”书法展览并入编作品集;
    2006年10月  书法入选西泠印社首届手卷书法展;
    2008年 被评为全国农行系统第四届优秀书画人才;
    2011年  编著《青山作证——四都人民革命简史》一书;
    2012年 论文《试论福建省委迁移四都的原因》入选纪念福建省苏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交流并入编论文集;
    2016年  论文《刘少奇同志任职福建省委书记时间考证》入选中央文献研究室主办“刘少奇与中央苏区”学术研讨会交流并入编论文集;
    另有十多篇党史、民俗研究文章(如:“刘少奇与汀西县委县苏”、“鲜为人知的苏维埃纪念碑”、“英雄的四都 奉献的四都”等)发表于刘少奇纪念馆馆刊、福建党史月刊、长汀文史资料等刊物。
    2017年始,被龙岩市委党校、长汀县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聘为兼职教师。
    2018年12月,自撰联《初心不忘,金穗拓开兴业路;使命永铭,农行架起富民桥》获农总行2019春联大赛一等奖。自撰联《好领导带好员工事业蒸蒸上,新年度创新业绩收入节节高》获农总行2019春联大赛三等奖。
    历时三年,编校《峥嵘岁月 烽火汀州》(《红色中华》里的长汀),共24万字。2024年8月出版。
    2021年4月  论文《刘少奇长征前在四都的革命实践》荣获“纪念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60周年学术研讨会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奖。
    2021年7月  编著出版《红色馆前》、《红色四都》两乡镇革命简史,共20多万字。
    2022年,受长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之托,收集“长汀县革命烈士事迹”材料,共收集120位革命烈士事迹,约10万字。
    2023年,历时一年编著《英雄四都——四都革命故事选》,共20万字。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王鹤峰领导的太岳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英雄临汾旅战斗序列沿革(组图)
·下一篇:特稿:刘少奇与两个鸡蛋的故事(组图)
·红色头条:习近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组图)
·特稿:刘少奇与两个鸡蛋的故事(组图)
·特稿:延寿县生产队博物馆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组图)
·特稿:王鹤峰领导的太岳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英雄临汾旅战斗序列沿革(组图)
·崔建东:军休干部教军休干部学AI(组图)
·特稿:弘扬延安精神 探寻红色印记——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开展红色文化研学
·特稿:悼念红西路军诗词(十九首)
·特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奏响昂扬时代强音(组图)
·特稿:悼念红西路军诗词(十九首)
·特稿:“小红军”沉浸式军事体验,跨越时空传薪火!(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老匣枪传颂英雄壮歌
朱德光明磊落的坚强党性
“我的韶山行”打造思政课建设样板的实践与
湖南省党史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
习近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组图)
红色头条:习近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组图
赖光耀:刘少奇与两个鸡蛋的故事(组图)
特稿:刘少奇与两个鸡蛋的故事(组图)
赖光耀:赖洪祥:苏区干部的楷模(组图)
特稿:赖洪祥:苏区干部的楷模(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