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安源党校建校100周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在市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文旅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为目标要求,围绕核心职责,坚持守正创新,全力以赴推进文物保护、宣传教育、展陈升级、文物安全、学术研究、环境美化及服务优化等工作,积极弘扬安源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面总结2024年度工作并规划2025年任务,于近日召开了年度工作总结及表彰大会。会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谢梦生作指示要求,馆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馆长丁煊淼代表馆领导班子作工作报告并对2025年工作进行部署。回顾2024年,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在多个方面成果斐然:与萍乡学院联合申报的“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成功入选;荣获江西省第二批“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称号;有3名同志分别获得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获一等奖、江西省十佳讲解员、第五届江西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第二名好成绩;荣获2024年度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国庆参观总人次同比增长百分之41.6,成功入选2024年国庆期间全省客流排名前十的博物馆;围绕重要节日开展各类宣教主题活动86场,服务大中小学生人次数近20万人次;申报的“百年安源正青春”红色印象之旅线路成功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案例和线路宣传展示五十强;《“红色股票”诞生记》脱颖而出,成为2024年革命文物讲解宣传展示活动的50项优质案例之一;举行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志》发行仪式;主办了萍乡市党史“七进”活动暨《红色工运的江西探索》读者见面会、湘赣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承办了萍乡市五四青年节活动;协办了“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2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全国主会场活动。

不仅如此,2024年的安源纪念馆更是亮点纷呈:
基础建设展现“新面貌”:我馆想方设法争取上级经费1000余万元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力气进行环境整治,馆区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升级改造打造优美环境。我们对进馆道路及景区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与升级,起到了人车分流、拓宽道路、美化环境作用:拓宽了进馆道路,改造了外围连接道路和内部参观步道,并增加了景观围墙和围栏。新建了建筑面积为600余平方米的游客服务中心,增设了张家湾停车场和旅游公厕,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环境。服务接待提质升级:建设了数字化标识系统及智能展示系统,更新原有标识牌、增设AED设备,确保标识直观、布局合理、数量充足。我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热情的服务态度持续提升接待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宣讲活动传承“红文化”:组建“红安源”宣讲团,创作了4堂专题思政课:《红色安源 初心起航》主题思政课,《青春·安源》主题思政课等。形成系列宣讲活动与豫章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开放大学、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萍乡学院、萍乡卫生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签订了共建协议,形成了馆校共建的思政联盟,打造了“百馆进千校”活动品牌。

宣传推广赢得“高关注”:今年以来,共有三条活动成功登上央视,包括备受瞩目的少先队建队75周年活动以及清明节“红色基因代代传红领巾寻源祭英烈”活动,均获得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此外,春运第一天红色文化进高铁活动也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而其他各项活动也相继受到江西卫视、中国纪检监察报、光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在荣誉方面,我们同样收获颇丰,2025年共获得国家级、省市级荣誉28项,彰显了我馆作为红色文化教育阵地的积极作用。


书籍出版彰显“影响力”:成功出版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志》《博物馆学论文选编》,丰富了学术研究成功。其中《馆志》全书740千字,分8个篇章,全面、系统、客观地记叙了安源纪念馆的历史与辉煌。这是建馆近60年来,首次系统、客观、详细地记载安馆发展历程的资料,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学术研究打造“新平台”:与萍乡学院携手合作,联合申报成功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并共同主办了新时代湘赣边革命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该中心以深化安源革命史和安源精神研究为重点,建立“价值阐释、精神引领、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革命文物协同研究模式,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安源特色的江西省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到2028年,将中心打造成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安源精神研究高地、安源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高端智库、安源红色文化学术交流重要平台、安源红色资源共建共享中心。充分利用、积极参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联盟平台,加强秋收起义史料研究和秋收起义精神阐述。

科技赋能打造“新体验”:为了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科技赋能,在馆区的重要展厅和革命旧址安装了多台AI数字馆员多媒体设备,实现了游客来访问答服务的自助化、智能化、精准化,为观众提供了便捷新颖的参观体验。

2025年,我馆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相关会议精神,紧扣“擦亮工运摇篮品牌、深刻阐释安源精神、全面深化文旅融合”三条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推进文博事业与旅游产业双轮驱动、协调发展。
一是强化宣传推广。借助“红安源”宣讲团,开展思政课与微宣讲活动,积极参与旅游宣传,并加强与湘鄂赣纪念馆及工运场馆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广萍乡与安源的魅力。
二是深化历史研究。依托研究平台,深入挖掘史料资源,推进资料汇编工作,为秋收起义100周年纪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生动讲述安源革命故事。
三是促进文旅融合。加大研学旅游合作力度,完善教学场地设施,打造优质课件及文创产品,提升旅游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