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皖西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2023-02-06 16:43:56
作者:梁远启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西苏区主要包括六安、霍山、霍邱、英山等县,以及河南省商城、固始两县的部分区域,一度还管辖过舒城、潜山的部分地区。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皖西苏区除积极发展生产、壮大革命队伍、保卫和扩大苏区以外,还适应革命需要和群众要求,积极发展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为革命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大力发展工农义务教育

    解放前,皖西地区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几乎没有象样的中、小学校,只有一些“蒙馆”“村塾”,就读者多为地主、富农子弟,工农子女很少有上学机会,文盲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的劳动人民,迫切要求享受教育的权利。

    党和苏维埃政府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视,摆上重要位置。皖西北特区及其领导下的县级苏维埃政府,均设立文化委员会;区、乡设立文化委员,负责领导辖区内的文化教育工作。从1929年秋、冬开始,普遍建立农村小学,教授新编的革命课本;相应停办私塾,停授四书五经。

    1930年3月下旬,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金寨七邻湾召开六安、霍山、英山、霍邱、寿县、合肥六县和红33师联席会议。会议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决议案》,强调要大力发展无产阶级的文化教育事业,培养革命人才。随后,在七邻湾和麻埠等地开办师资训练所,培养训练教师,参加人员多为原农村私塾教师和农村知识青年。经过短期的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后,分配到学校担任教师。据统计,1930年,六安六区(金家寨地区)总人口约6.3万,拥有农村小学22所,在校生1700余人。

    皖西苏区当时实行的教育制度,是工农义务教育制,即对工农及其子女实行免费教育,动员其入学学习。对生活困难者,由乡苏维埃政府发给课本、笔墨,并适当帮助其家庭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对特别困难的学生,乡苏维埃还提供衣服和伙食。对于地主、富农、商人及其它剥削分子的子女一度不准入学,后来允许入学,但要收取一定的学费。

    皖西苏区创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名称统一为“×区×乡第×列宁小学”。在中心街镇如金家寨、麻埠、南溪等地,设立列宁模范高级小学;各乡村则普遍设立列宁小学,或以原农村小学更名为列宁小学。在六安、霍山、赤城、赤南等中心苏区,平均每乡设列宁小学三、四所,赤白交界区域,学校则少一些。各校学生数,多者一百余人,少者三、四十人,甚至十余人,平均七、八十人左右。学校学生几乎全是儿童团员。

    列宁小学统一设计、配置校旗,校旗为红色,中间有镰刀斧头图案,旁边书写学校全称。为解决苏区青壮年文盲问题,一些乡村小学还附设夜校,组织成年男女利用农闲时间识字、读书。同时,区、乡还依托列宁小学,开办政治讨论班,以提高工农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苏区学校校舍,多数使用祠堂、庙宇或地主宅院。条件较好的学校,由乡、村苏维埃政府统一制作桌凳,一般是学生自带桌凳。个别学校仅有黑板,学生席地而坐听课。

    二、积极开展工农成人教育

    注重工农成人教育,是皖西苏区文化教育的又一重点。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工农群众克服困难,自己动手,从实际出发,创办了各种形式的文化学习组织。其中,各级青年团组织发挥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当时,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参加了工农识字班、妇女识字速成班、农民夜校和列宁小学附属夜校等,广泛开展识字运动。他们在晚饭后,来到学校,一边学习识字,一边讨论政策、商量事情。特别是几千年来深受压迫的妇女,更是积极参加学习,政治觉悟迅速提高,成为革命运动的重要力量,真正得到解放。

    如,六安六区十三乡(即今莲花山一带),辖七个村,每村都办了识字班,所有成年人都参加了学习。英山县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规定:少先队员、赤卫队员晚上学习文化、政治,每十户组成一个组,每组就是一个识字班。识字班和夜校的学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夜晚。遇到农闲或雨雪天,有时也在白天学习,以识字和政治教育为主。六安、霍山、赤城等地的苏维埃政府规定:教师由政府选派贫苦知识分子和社会知识青年担任;列宁小学的教师,义务兼任学校附近识字班、夜校的教师;列宁小学的学生放学回家后也分配教育任务,每个学生每五天教五个农民认十个字,教唱一首革命歌曲。识字班、夜校的识字课本和列宁小学的国语课本大致相同,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寓教育于识字之中。有的课本还有口语化的革命歌曲,通俗亲切,易于传唱。同时,还结合成人特点,编印“平民教育课本”和“工余课本”。识字班和农民夜校的建立,为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发挥了很大作用。很多学员后来参加了红军,有的还成长为高级将领。

    三、课本教材及教学方法

    皖西苏区的文化教育,有明确的培养对象和目标,致力于造就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有舍己为人和大公无私精神的优秀人才,为党、苏维埃和红军培养后备干部和骨干力量。苏区学校的课本、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方法,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

    课本、教材的编写、审定,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皖西苏区党和苏维埃政府以及红军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政治、文化工作人员十分重视。如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县委常委周狷之,亲自到学校讲课,亲自起草宣传材料,把苏维埃政府的组织法令,用通俗语言写成简短文字,编入学校课本。六安中心县委委员、六区区委书记桂伯炎,亲自为七邻湾师资训练所学员讲课,和学员们一齐编写新教材。中共皖西分特委常委、宣传部长薛英,学生时代即被称为“皖西才子”,他负责皖西地区的宣传、文化工作以后,经常去学校授课、讲演,在百忙中组织并亲自动手编写课本。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大大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本的编写。当时,课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人,农民,工农联合,苏维埃,反对迷信,妇女解放,中国共产党等等。红军作战胜利的战况,也及时编入教材,如“鲜花岭大捷”“攻克英山城”等。

    皖西苏区小学的课程,一般只有国语、算术、珠算、音乐、体操,也组织学习一些政治宣传材料。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除上述课程外,还开设地理、历史、政治常识、自然常识等课程。

    苏区教学坚持从实际出发,方法灵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旧学校和私塾里填鸭式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法。由于印刷条件困难,课本不足,教师就把课本或歌词写在黑板上,由学生抄下来。算术教学以基本运算为主,重视珠算的学习和运用。因为师资不足,有时由高年级学生辅导、管理低年级学生,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等能力。

    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三大任务:学习、劳动、宣传,以学习为主。学生在学校按规定完成学习任务,星期六、星期日或农忙时要参加劳动。劳动有家务劳动、耕种红军公田或学校公田、帮助烈军属耕种、挑水、砍柴等。学生从中学习到劳动技能,增强劳动观念。在社会政治活动方面,学生们在苏维埃政府安排下,开展慰问红军、扫盲、读报、读宣传品、宣传党和苏维埃政府政策法令以及各项中心工作任务。有时,还配合赤卫队站岗放哨,盘查行人,维护治安。在党和苏维埃政府召开群众大会等重大活动时,学校则临时停课,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宣传、慰问活动,活跃会场气氛。

    学校还努力开展体育运动和军体训练,为学生以后参加红军打下基础。

    四、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财力困难,皖西苏区学校教师没有薪金,仅由政府供给衣食,只有英山县一些教师领取少许零用钱。由于教师需求量很大,除使用原有的蒙馆、村塾教师外,还吸收了一些非工农出身的知识青年。党和苏维埃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求“加强列宁小学的领导,特别注意教师的选择,各级团部要输送政治头脑清晰的干部到里面去充当教员。”对教师的具体要求是:没有反动思想和富农思想,不迷信,不封建,不信宗教,无恶劣嗜好,有阶级觉悟,信仰共产主义,能教语文(白话文),能吃苦耐劳,能略知儿童心理,明白学校管理等。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革命老区红旗飘,新春佳节走基层。陕南安康牛蹄岭,络绎不绝纪先烈
·下一篇:无
·特稿:革命老区红旗飘,新春佳节走基层。陕南安康牛蹄岭,络绎不绝纪先烈
·红色头条:洪虎、洪晓狮著文怀念父亲洪学智上将(组图)
·特稿:郑州老战士之家:策划启动七大主题活动庆祝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组图)
·特稿:张梅讲与我父亲唐铎在莫斯科的故事——追忆张梅与我母亲唐瓦柳的最后一次会面(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革命后代做客吉林国敦集团紫啤运营中心(组图)
·特稿:童趣乡愁画作是一朵亮丽的文化奇葩——赵久峰新创的系列童趣画作,勾起我美美的
·特稿:满江红 刘光典烈士牺牲64周年
·特稿:流淌在血脉的红色传承——江西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代会长陈坚(组图)
·特稿:纪念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烈士奥巴索夫父子——回忆第二次世界大战往事纪念活动发
·红色头条:首都各界代表隆重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首发式在京举行(组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梁远启:皖西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特稿:皖西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
华军:革命老区红旗飘,新春佳节走基层。陕南安康牛
特稿:革命老区红旗飘,新春佳节走基层。陕南安康牛
山东沂南:红色情景“小剧”登上市级展演“大舞台”
红色头条:洪虎、洪晓狮著文怀念父亲洪学智上将(组
许言:郑州老战士之家:策划启动七大主题活动庆祝抗
特稿:郑州老战士之家:策划启动七大主题活动庆祝抗
唐瓦加:张梅讲与我父亲唐铎在莫斯科的故事——追忆
特稿:张梅讲与我父亲唐铎在莫斯科的故事——追忆张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