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建立,有力地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以彝族为主体、28个民族共同生活在6.02万平方公里凉山大地上的州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让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坚持“三个离不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为坚定的信心。让我们在中共凉山州委的坚强领导下,打响“彝海结盟地、五彩大凉山”品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凝心聚力开创凉山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有了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凉山人民、彝族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永载史册!
注释:
①方国瑜,《彝族史稿》第555—556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②《“彝海结盟”的历史功绩及现实意义》,凉山州网,2015-04-25. ③伍精华,《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第38—39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①《凉山彝族自治州志》,方志出版社2011年出版. ②《中国共产党凉山历史(1929—1950)》第1卷. ③《中国共产党冕宁历史(1933—1950)》第1卷. ④《刘蒙: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传佳话》,2012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